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
正确答案:AB
第【7】题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BD
第【8】题 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D.理在气先
正确答案:BCD
第【9】题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汇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D.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材料
正确答案:BCD
第【10】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ABC
第【11】题 下列各对范畴之间的关系,包含思维和存在关系性质的有( )。
A.自由和必然B.真理和客观存在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正确答案:ABD
第【12】题 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C.意识的作用能超过物质的作用D.意识作用永远超不过物质的作用
正确答案:AC
第【13】题 造大楼得先设计图纸,然后造楼,这说明( )。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D.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正确答案:BC
第【14】题 物质是( )。
A.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B.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 D.人的感觉的组合
正确答案:ABC
第【15】题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正确答案:AC
第【16】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 )。
A.运动就是静止,静止就是运动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静止中包含运动 D.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正确答案:BCD
第【17】题 意识的本质是( )。
A.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B.人脑的机能C.人脑的属性
D.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答案:BCD
第【18】题 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 )。
A.主观性B.稳定性C.普遍性D.重复性
正确答案:BCD
第【19】题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 )。
A.改造客观规律B.改善客观规律C.认识客观规律
D.利用、掌握客观规律
正确答案:CD
第【20】题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 )。
A.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B.唯心主义的”精神万能论“的表现
C.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D.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正确答案:BC
第【21】题 高级运动形式和低级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是( )。
A.高级运动是由低级运动转化而来的
B.高级运动形式中包括低级运动形式
C.高级运动形式不依赖低级运动形式
D.低级运动形式也不依赖高级运动形式
正确答案:AB
第【22】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因为它( )。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B.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C.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路线
D.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正确答案:ABCD
第【23】题 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中,必然性( )。
A.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是与偶然性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D.深藏于偶然性背后,并制约着偶然性
正确答案:ABCD
第【24】题 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
A.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
B.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
D.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
正确答案:BCD
第【25】题 假象( )。
A.是主观的B.是客观的C.容易使人产生错觉D.也是本质的表现
正确答案:BCD
第【26】题 运用可能性区分为多种情况的观点,指出下列关于”大海捞针”与“水中捞月”的说法中正确的( )。
A.“大海捞针”是可能的,尽管很艰难
B.“水中捞月”是不可能的
C.“大海捞针”属于抽象可能性
D.“水中捞月”是人主观意志的想象,可以转化为现实
正确答案:ABC
第【27】题 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
正确答案:AD
第【28】题 认识事物的量的意义在于( )。
A.它是认识事物的开始和认识事物的前提
B.它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C.它对事物做出数量分析,使人们做到胸中有数
D.它能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
正确答案:ABCD
第【29】题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正确答案:BD
第【30】题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特殊的。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的有( )。
A.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否定形式
B.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C.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
D.不同事物的发展周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正确答案:BCD
第【31】题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正确答案:ABCD
第【32】题 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从属地位,它( )。
A.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B.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作用
C.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具体特点
正确答案:ACD
第【33】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
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
C.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D.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ACD
第【34】题 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分别是( )。
A.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B.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C.否定与肯定绝对对立 D.否定是由外力推动的
正确答案:AB
第【35】题 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
A.循环论B.诡辩论C.激变论D.直线论
正确答案:AD
第【36】题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B.事物在它刚刚形成时没有矛盾
C.矛盾只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
D.每一事物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运动
正确答案:AD
第【37】题 社会意识( )。
A.是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由社会存在决定
C.具有相对独立性 D.在阶级社会里,某些形式具有阶级性
正确答案:ABCD
第【38】题 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差别在于( )。
A.社会心理是高水平的,思想体系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