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前来学习、调研。
瑞典促进创新的主要政策工具有:一是公共研发投入。瑞典研发投入约占GDP的4%,其中约1%来源于公共财政。由于瑞典国家较小,在研发投入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瑞典选择一些重点领域进行集中研发。二是通过消费市场补贴反向刺激某个领域的创新活动。如对环保汽车,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每公里温室气体排放量小于一定量的新购买的汽车给予10000克朗的补贴,同时环保汽车进城免收拥堵费。以此刺激环保汽车及其相关领域的创新。三是对特定项目免征税收。瑞典政府通过税收杠杆刺激风险资本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由于创新体系市场评价的复杂性和周期过长,使之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尽管如此,瑞典创新局曾对三个重点领域,即数码通讯领域、光电子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评估。1975~2000年有关数据显示,对这些支持政策回报达到10~30倍,经济效益良好。
创新成果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进行产业化是重要条件。风险资金在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瑞典的国有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市场融资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体系。政府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市场融资渠道解决投资问题,但私有金融机构一般不愿为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这时,国有融资机构就承担起融资服务的责任。
瑞典政府采取措施,积极支持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在创新署具体支持和引导下,目前几乎瑞典所有的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其中最著名的是查尔姆斯理工学院以及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孵化基地。Ideon科学园区,是欧洲最大的科学园之一,也是该省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孵化器。雄厚的科研技术背景,加上易于获取的风险资金和管理技术,以及充足的技术人员是该省在ICT领域成功的重要因素。瑞典拥有一批世界顶尖的知名学府,如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乌普萨拉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隆德大学。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使瑞典创新的动力源源不断。
瑞典的文化和教育环境,培养了具有独立人格的创新人才。瑞典从小学受到的教育就是讲究和谐、平等、团队,尽量不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一切任由天性和本能。这种从小就树立和培养起来的放松心态,让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带有功利思想,不急于求成,更能自由地进行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创新也是更多地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瑞典的这种创新的文化氛围,是瑞典创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瑞典的微观创新组织主要指研究院(所)、研发型企业、大企业的研发部门,普通意义上的企业创新能力也较强。瑞典创新组织之所以活力强,与其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的外部网络是分不开的。一是创新组织的架构适应创新的发展。瑞典创新组织的结构呈扁平化,层级少;研究团队的组建自由度较大,垂直、水平信息传递障碍很小,因此在组织内交流很活跃。二是组织文化有助于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性别之间比较平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研究人员心情舒畅,容易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创新组织之间交流活跃。瑞典将创新组织联系的网络视作智力资产的一部分,重视与国内外创新组织建立联络。瑞典的商、协会经常组织“Networking”(一种加强组织之间联系的聚会),讨论会也经常不断,使创新组织能够及时了解业界的最新进展,并进行相互启发。
8.提起浙江,杭州软件、宁波服装、温州皮鞋、永康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为数众多的区域特色产业名声响亮,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提起浙江,“小企业、大集群”加“小商品、大海洋”的特色为人熟识,制造业基地、商品市场联动,造就市场大省。而且,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还“激活”了国有经济,“比翼齐飞”、互促共进。
浙江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是重要精神动力。浙江人勇立改革开放时代潮头,靠着“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创下一个个创业奇迹,完成一次次逆势上扬。
自主创新成为了丽水松阳企业的发展“加速器”。该县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6.32亿元,同比增长51.7%,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依靠自主创新,走品牌立企、科技强企之路,已成为松阳企业发展的新亮点。浙江卖油翁油品有限公司以其综合实力跻身“2011浙商全国500强”。浙江万通革业有限公司成功入围“浙商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近年来,松阳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应用高新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不少项目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松阳县个私协会会长吴宝良说:“自主创新成为了企业发展最强音,让松阳企业挺起脊梁。”
浙江科马摩擦材料有限公司是该县创新型企业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它的产品转型、研发能力提升等方面为该县企业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公司先后成功开发了芳纶纤维无石棉离合器面片、无橡胶缠绕离合器面片等新型产品,优化了主营产品结构,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主流供应商。公司董事长王宗和说:“做强企业,技术创新是关键,要改变以低端产业、低附加值产品、低层次技术、低价格竞争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快企业自主创新。”
在浙江凯尔泰竹业有限公司,其自行研制的新款竹木门,不但让企业起死回生,而且更是在短短的两年内成功打入阿联酋、沙特等国外市场。
9.“速度”向“质量”的跃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是一个历史的分水岭。细心的人注意到,在这一“时间之窗”的前后,发展的质量与结构,成为引领和衡量自主创新的新指标。
“速度”向“质量”的跃升,是历史使命所托。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时,鼓励深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自主创新是根本,培养人才是关键;温家宝总理提出要“用创新赢得尊严”。在《珠三角规划纲要》中,37项目标值一半以上与自主创新内容相关。
“速度”向“质量”的跃升,是科学发展所系。深圳决策层遵循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以“深圳质量”的新标杆指引方向,形成“高、新、软、优”的产业特色,打造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纵观几年来的战略创新,深圳有一条明显的“质量路线图”--2010年的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跃升,未来5年深圳不仅换“赛道”,而且准备“换挡”。年底提出具有鲜明科学发展内涵的“深圳质量”理念,正式颁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条例,建立政府推动、人大和社会监督的实施保障机制,依法推动深圳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年初出台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战略创新之下,“质量”雨露如同一种血液,播洒在近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两年多来,深圳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一万亿,2011年上半年超5100亿,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近六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达3.5%,对外技术依存度在30%以下,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010年,深圳每平方公里土地产生4.78亿元生产总值和1.74亿元财政收入,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为0.51吨标准煤和20.3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10,万元GDP碳排放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2011年上半年,要素投入指标之一的工业用电量增幅,远远低于产出指标的GDP增幅。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小题。(25分)
1.概括给定资料1~4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250字。
2.给定资料1~4反映了我国诸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问题,结合给定资料5~6,谈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偏低的原因及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15分)
要求:准确、简洁、有深度。字数不超过300字。
(二)某省准备开展创建创新型强省活动,假如你是省政府工作人员,单位派你到瑞典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学习、考察。请结合给定资料7,拟写一份调研报告供领导审阅。(25分)
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字数不超过50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以“自主创新”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50分)
要求:
(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1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1.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大幅提高: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二是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三是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四是人财物投入严重不足。
2.
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一是市场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体制和制度环境;二是政府作用和政策没有发挥好,有时甚至成为自主创新的障碍;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的动力机制有待完善;四是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机制不健全。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非常必要。一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利用;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全球化对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四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二)
关于建设创新型强省的调研报告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不断提高我省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对瑞典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策略与实践的深入调研,通过深入学习、搜集材料、科学分析,得出以下几点调研结果,相信会对推进我省构建“创新型强省”有所裨益:
一是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促进体系。选择一些重点领域集中研发,加大公共研发投入;通过消费市场补贴反向刺激某个领域(如环保汽车)的创新活动;对特定项目免征税收,通过税收杠杆刺激风险资本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资。
二是培育良好的创新成果市场化环境。将国有创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与市场融资机构如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等相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体系。
三是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利用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支持和引导大学建立自己的产业孵化基地,积极支持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器,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
四是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从小学起即进行讲究和谐、平等、团队的教育,培育具有独立人格的创新人才,从而使得创新更多地出于个人兴趣爱好。
五是设立极具活力的微观创新组织。设立扁平化、层级少的创新组织,构建有助于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