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预测试卷三(附答案详解)(一)
2014-02-09 10:45: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三

 

  试卷说明:

 

  ◇ 本卷共分为 1大题 1小题,作答时间为 150分钟,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 试卷年份:2014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相继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显著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

 

  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22011112日,汤姆路透(Thonson Reuters)知识产权解决方案事业部公布了《2010年创新报告:12个重要技术领域及其创新情况》。报告显示,中国的机构在4个领域中进入前十位。分别是电信领域,石油和化学工程领域,食品、烟草和发酵领域以及农业化学和农业领域。最靠前的是中石化,位列石油和化学工程领域第2名。其他列入创新前十名名单的中国机构还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兴通讯机构。

 

  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较大。根据该报告中的数据,日本的专利总量是中国的100倍以上,美国是中国的4.3倍,韩国是中国的1.8倍。日本机构进入了11个领域的前十名。其中航天航空、汽车、医疗设备、石油和化工、药品等5个领域创新水平的第一名均是日本机构。在汽车领域,日本机构包揽了前5名;计算机和外围设备领域,日本机构占了8个席位;在家电领域和半导体领域中占了7个席位;在电信和医疗设备领域中占了6个席位,并包揽医疗设备领域前4名。美国机构和韩国机构分别入围9个领域。其中韩国机构在电信领域、半导体领域、家用电器、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等4个领域占据创新水平第一位。

 

  根据报告中的数字,全球技术创新位列前三名的领域分别是计算机和外围设备领域、汽车领域和电信领域,分别占到2010年专利总量的28%12%11%。专利增长量最快的是航空航天领域,增长率达到25%。在这几个领域中均没有中国机构进入前十名。由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我国不少行业存在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成为我国产业进一步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瓶颈。

 

  3M专家指出,我国不仅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而且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我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我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进口。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尽管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位,但与其他国家相比,特别是在相对指标(如每万名劳动力拥有的RD人员)方面,差距仍十分明显。投入不足是长期困扰我国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GDP一直徘徊在0.6%0.7%左右,2004年上升为1.23%2005年是1.3%。当前,我国尚未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型科研设施以及科研资料、科学数据等严重匮乏、分散落后,并且还存在着盲目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形成社会共享机制。由于缺乏国家层次上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共享,科技人员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最新的科技文献和数据,无法有效利用先进的科研设施。

 

  4.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这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18。近几年,一些重点产业用于消化吸收的经费还有相对下滑的趋势。例如,2004年软件产业消化吸收比只有116,低于2000年的110;纺织行业的消化吸收比只有135,并且在19982003年间,消化吸收比最好的年份也只有120。由于消化吸收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薄弱,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仍比较薄弱。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同时,企业之间科技资源低水平重复严重,同一课题,重复立项,重复投资。在基础性研究、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企业间没有广泛建立和形成技术创新的战略联盟或协作关系。

 

  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推动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产学研的结合还不紧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资金,得到企业资金支持的较少。企业对目前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很不满意。企业认为国家的经费偏重于支持高校,而高校搞出来的成果往往市场性不强,成果转化困难。大学、科研机构往往只注重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忽视了市场需求。产学研在前,没有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同时,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转制科研院所,都注重现实经济效益,对关系国家竞争能力和企业长远利益的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研究的重视度不够。

 

  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成员W表示,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背景,也有政策导向的问题;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和理念上的误区,但主要是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政策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公平竞争和讲究诚信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尚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法制环境。整个社会缺乏创新的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精神,尊重个性、恪守诚信、公平竞争、激励探索、提倡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还没有形成。

 

  W指出,虽然全国上下普遍重视和强调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但有些地方和部门并没有把技术进步和创新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这主要表现为: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在产业发展中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并存;相关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缺乏协调机制,影响了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国家对一些重要产业缺乏对自主创新的总体部署和有效安排;现行政策体系与支持自主创新导向不协调以及政府资金投入使用效率不高,重复浪费严重等多个方面。

 

  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在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企业普遍重生产轻研究开发,重引进轻消化吸收,重模仿轻创新,创新层次低,高端发明少。很多企业处在有制造创造、有产权知识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靠仿造和假冒生存。我国还没有形成真正能保护企业家利润动机的机制和规则。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制度和利益机制不健全,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短期行为,重当前、轻长远,缺乏通过自主创新做强做大企业并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目前,大学的科研力量还比较分散,科研工作缺少长期、持续发展的综合目标;科研规划与重点项目的整合程度不高,难以实现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还时有所见;大学现有技术创新平台的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以及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得不到强有力的投入和支持,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只有不到10%的科研成果或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多年来,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活动,存在着单纯的技术导向倾向,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先进性,但对市场需求和规律缺乏把握,其成果往往不具有市场能力。

 

  6.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

 

  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将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目标,加大投入强度,在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政策中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倾斜。同时,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成功率。

 

  当今世界,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创新和产业化运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这些都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原本就具有科技优势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极力维护其技术垄断地位,如何有效保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产业安全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

 

  由于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已经凸显出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和平崛起。

 

  7.一个小国,诞生了爱立信、沃尔沃、宜家、ABB、伊莱克斯等世界知名的大企业,诞生了人造心脏、伽玛刀、鼠标、心电图记录仪等造福人类的一大批发明,诞生了发明家诺贝尔、植物分类发明家林奈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悠久深厚的创新文化融合了现代意识,瑞典的创新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外专家、学者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