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材料题
1、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考生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请考生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所选项涂黑。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规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1.有人说,“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的10年问,走过了其他国家30至50年的历程,完成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教育部部长周济则说,“今非昔比,教育已成为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虽然从2003年首届扩招学生走向社会开始,持续不断的大学生就业难开始成为社会的另一个烦恼,但也被称作“幸福的烦恼”。清华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杜汇良说,“虽然学生数量增加了,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更全面了!”周济则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认为,“中囡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困转变的目标,正在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发展阶段被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称作“两大跨越”之一,另一大跨越则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1999年高考扩招第一年进入大学的所有学生都是义务教育的受益者。当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时,他们都只有五六岁年纪。受益于这部法律,二十多年后大学里很多专业的女生甚至多于男生。
二十年后,这部新中围影响最深的法律之一做出修订,明确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1.6亿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这意味着中国全面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
两年后的2008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5%;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3.58%以下。新中田成立即确立的“教育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理想终于变为现实。
日前,中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达2.6亿,包括100多万硕士研究生和24万博士研究生。其中,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7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20年,全国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口数达到8200万,孙霄兵说“这样的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前列的”。
急速“成长”不可避免伴随着“烦恼”。周济承认,在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不规范、不和谐的现象仍然存在,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理解民众的抱怨,不必气馁,也不用回避。”高校扩招需要靠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去破解质疑,素质教育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去平息争议,高考招生需要“阳光工程”去促进公平……
如今,“以促进教育公平引领教育发展”正成为管理者的另一日标。周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让公共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城乡新增劳动力都能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培训。
正在研究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对到2020年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在新世纪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2.8月30日,2009年浙江省高考录取结束,然而状元的话题却仍在继续。
8月31日,《中囤青年报》的报道《谁是真的“状元”》又再度引发了“裸分状元还是加分状元,哪个更公平”的话题。。
所谓“裸分状元”指的是没有任何加分的省内高考最高分学生,而“加分状元”则指的是经过加分后排名第一的学生。
当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将加分后总分第一的沈凌波名字排在全省文科第一位时,新吕中学制作的高考成绩光荣榜上,该校陈昱嘉同学以实考成绩703分的分数荣登全省高考文科状元。
当高考成为社会评价教育公平的工具时,它所承载的,远不止一场人才选拔考试,也许只有还原它仅仅只是一场考试的本来面目,“裸分状元”与“加分状元”的讨论才会更加清晰。
3.2009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郎——考了659分的何某,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是被由重庆市纪委、民宗委、公安局、教委、招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查出的违规考生之一。
何某是巫山县官阳镇人,据了解,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
“何某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也没有一科特别不好。”据何的老师周斌介绍,何某虽然一直是年级前十名,但从没拿过年级第一名。对于何某考了659分的最高分,周老师表示:“是爆出了冷门”。
2009年6月24口下午6点,重庆市招办正式公布高考分数。重庆多家媒体记者开始联系采访文科状元何某,却发现既无法电话联系上他,也找不到其住址,何某成了一个“失踪者”。
6月25日,有网友报料,称何某是因为民族造假被查,所以不敢面对媒体。
4.学校招生一般是按照学区划分来进行,但近口在铜川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招生却要看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此举引起许多群众的不解和质疑。
2009年5月21口,铜川市第一中学新校区开始报名,市民李先生一大早就来到该校为孩子报名。学校大门内侧摆放着一张桌子,旁边坐着两名工作人员。李先生兴冲冲地拿出户口本,交给两名工作人员。两人看了看户口本后,请李先生出示工作证。“给孩子报名上学,看大人工作证干啥?”他问。两人告诉他:“此次招生只招市委、市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子女!”“为什么?’,李先生一下子蒙了。“学校有规定!”一工作人员说。很快,这名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一页纸,“这上面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孩子才可报名!”
记者在“报名处”也见到了那页纸。上面罗列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单位名称:“市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政府办、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财政局、民政局……”“为什么不招别的学生?’’记者问。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新校区主要解决市委、市政府工作人员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今年只开4个班,资源有限!”
孩子被拒绝入学之后,李先生有些生气:“公立学校应该是公共资源,怎么能专为公务人员享用?”
此后,还有多名带孩子来报名的家长都被拒之门外。于是一些家长愤然离开,另一些家长将此事反映到铜川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5月21口上午,基础教育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在义务教育阶段,只要是学区内的学生就可免试进校读书,学校不得考试,也不得设置门槛。“新区有好几所初中,只要家在新区的学生在任何一所学校就读都符合规定。之所以有这么多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市一中,是因为该校教学质量较高,家长遂产生了择校心理。”接到群众反映情况后,该科已与市一中校长王斌取得联系,得知确实是“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我们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秩序。此问题出现后,我们将重新划定学区,并设法纠正这种不合理现象。”
5.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退出竞争了。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温总理最近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到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有专业人士认为,温总理的讲话无疑触及了我国教育界口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城乡教育的不均衡。
此前关于重庆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消息也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据新华社记者调查,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的统计,2009年重庆有上万名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其中有不少来自农村学校。
“现在就业形势竞争太激烈了,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干脆就直接去打工挣钱。”重庆市永川区永荣中学杨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农村孩子想考好大学越来越难。”
农村考生目前大多沉淀在高等教育的“中下层”,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城乡发展的不均衡,是“高等教育前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的投入差异带来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郑新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高考前,城市和农村考生已经出现了获取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农村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有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约有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其中80%在农村地区任教。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现在想留在北京好一点的高中当老师,都要求重点师范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彭宇凡告诉记者。北京市不少中学教师早已要求是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小学教师也都是本科生。
而在中西部农村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80年代初的中专师范生,他们通过函授或自考取得大专文凭,现已人到中年。有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还存在“不对口”的现象。据河南农村学校的一份调查显示,河南省多数农村小学根本没有专职计算机和英语教师,大多是一个老师教好几门课程。
2008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张琼大声疾呼:“重视农村教师问题!”在一些偏远地区,当地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一般只有800多元工资,没有其他津补贴。工资和福利待遇问题让很多教师选择“大逃亡”,县里教师每年以约10%的比例外流,“却没有人愿意流进来”。
“正因为口前城乡的教师队伍差距太大了,所以农村不少收入好一点、有点门路的家长,也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市去读书,使城市学校人满为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指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杨老师眼里,“教育下乡”决不仅仅是向农村宣传一些科教文卫的东西,而是实现“教育公平”,让农村孩子也能得到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
6.罗某,一名普通的农家女,2004年参加高考,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于是复读考上了大学。五年后,罗某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篡改。这时,她才发现第一年高考时,被人顶替上了大学,顶替者正是同班同学,当地原公安局政委的女儿王某。目前,顶替者王某的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已被注销,她的父亲也被公安机关刑拘。
《新京报》的评论指出,此事按程序分析,需“摆平”公安部门、教育考试部门、高校等多个部门。而这种“摆平”,恰恰是公众对升学招生所存在的问题中,最为忧虑之处。评论认为,要真正做到“阳光高考”,必须加强法律监督与舆论监督。在招生监督中,不妨引进异地监督和上级监督,打破地方力量的官官相护,同时,通过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布每所学校的招生进展和录取详情,在不涉及隐私的情况下,尽可能全面公示每个考生的信息,由此最大程度地压缩造假、作弊、潜规则的空问。
7.高考在即,一则关于重点大学减招本地生源的消息备受关注。据《人民日报》2009年5月14口报道,口前各地高校陆续公布的2009年高考招生计划中,许多重点大学压缩了在所在省市的招生计划,扩大了在外地的招生名额。比如复旦大学的本地生源招生计划降至34%左右,武汉大学则达到了教育部此前提出的“本地生源逐步控制在30%以内”的要求。
继1999年实行“省部共建”后,重点高校生源本地化现象一度愈演愈烈,多数重点高校所在地生源招生比例达到5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70%。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的变化的确是不小的进步,但重点大学从“地方名牌”向“全国重点”的回归还有漫长的路要走。30%的黄线达标不是重点大学“去本地化”的终点,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影响高校招生的内外部因素,从体制、从理念,而不仅仅是数字上下功夫。
大学之大,首在胸怀。无论是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包”,都道出了大学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