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申论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沦要求两部分构成,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1、 给定资料 1.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人们记住意大利、希腊和埃及,首先是因为它们曾经有过灿烂辉煌的文化,而长城、兵马俑、中国文化年等,让世界知道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中罔。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成为主导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媒体娱乐业年出口额达900亿美元。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2.当前,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文化发展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文化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很突出,文化发展还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方面的功能亟待加强。二是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不相适直。三是世界范国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没有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和思想渗透。面对这些根本性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道德支撑。有了这种忧患意识,有了这种责任感、使命感,就有了推动文化“两大一新”的动力,就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去年以来,山东省吕乐县抓住潍坊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的重要机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努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树立全新理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昌乐县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和开展大调研、大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用“十年后的眼光看待今天的现象,用十年后的思维研究今天的问题,用十年后的办法发展今天的事业”,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建设上“敢想、善变、能干”.重点解决共事的境界、谋事的气魄、干事的胆略等问题。各级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树立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在发展战略上,把文化建设放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中重点推进;在发展思路上,坚持走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之路,整合文化资源,把工作重点放在姜齐文化、骨刻文等最能体现地方特色的品牌上,率先突破、优先发展,多搞“亮点”工程,不搞平推平建。
4.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不断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昌乐县紧紧围绕转企改制这个中心,着力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一是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从管直属单位向管社会文化转变。对县委宣传部所属的直管文化单位进行职能整合,组建文化新闻出版局、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和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二是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合并县文工团、县电影实业总公司,组建县演艺集团公司:改革财政拨款方式,引进政府采购模式,变按编制拨款为按项目拨款,由“养人员”改为“养事业”。三是创新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县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有限公司,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和运营,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四是改革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担险”的原则,改变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模式,激活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
完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解决主要矛盾,破解雄点问题,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富有效率的微观运行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成立文化建没和文化产业管理委员会,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实行岗位责任制。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把文化建设纳入考核内容,修订文化建设考核办法,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进一步构建政策支撑体系。认真落实有关政策规定,在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支持。四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对文化建设项目,优先安排、优先保证;对群众自发组织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全力支持、提供便利..
5.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经济学认为,不能进行竞争性和排他性消费的产品就是公共产品。公共文化产品具有消费的公众性、公用性,提供的公正性、公开性以及价值目标上的公益性等特征。它以政府部门提供为主、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为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关注民生、服务民众。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努力为民众 提供完善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幸福和快乐。幸福和快乐需要物质条 件作为基础,但更主要的还是源自内心的感受,源自文化的滋养。在今天,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 民生。
6.强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是维护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文化消费和文化休闲 的权利,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是公民的自主选择权利之一,也是国家理所当然赋予公民的神 圣权利。虽然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对于人的基本物质需要有时表现出某种滞后性,但对人来 说,文化具有更为本质的属性。享受文化、创造文化,也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没有文化,就 没有人文精神:没有人文精神,社会就不能健康发展。可以说,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程度是社会 文明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维护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 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7.女子马毯、皇家皮影、水上傀儡戏等,这些只能在史书上看到的失传数百年的宋朝艺术 表演,如今都以精美绝伦的实景展示和演出形式呈现在游客眼前。由河南省开封市鼎力打造的 大型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不仅以再现宋代张择端名画《清明上河图》风物景观成 为旅游胜地,同时也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集地。自1998年开园至今,园内已聚集民 间艺人上百名,其中包括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有5人获得了民间艺术家证书。
“目前国内主题公园多达2500多个。我们得益于挖掘弘扬其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市场 竞争中取得成功,成为巾两部地区主题公园产业中的典范,日前正在上市前的紧张筹备中。”清 明上河园音像公司总经理周旭东这样介绍。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清明上河同的成功之路正是开封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实现良 性发展的一个缩影。
8.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开封是能够集中 反映历史上北宋王朝和宋文化的唯一范本,让“大宋皇城”古韵再现,还原“东京梦华”,打造出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开封的最新定位。
“2005年以来,开封市先后编制了《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纲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一系 列中长期规划,为了避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造成对开封特有的宋都城历史文化的破坏,市委市 政府专门制定了《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规划》,不仅严禁对老城区古城的商业化改造, 还专门对一些历史遗迹保护恢复做了长期规划。开封市市委书记刘长春说:“对待历史文化,首 先要把保护作为前提,只有先保护好了,才能传承下去,才能进行下一步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环绕开封四周的古城墙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它全长15公里,雄伟壮观, 但由于年代久远,保护状况堪忧。为了彻底解决古城墙保护问题,开封市多方筹措,目前投资 14亿元的开封城墙保护修缮和绿化景观工程已完成5公里。投资3.5亿元的水系二期工程即 将全面通航,将彰显北宋都城“一池宋韵半城水”的水城特色。存水系工程进行中,开封市拒绝 了多家房地产开发商提出的沿河开发商品住宅的要求,并出台了明确的“限高令”,为的就是保 护宋都文化的完整性,再现一个真实的汴京城。
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开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坚持把市场 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文化产业发展,积极催生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实体和市场主体。目前,开封全市公益性文化单位已普遍实行全员聘任制,清明上河园、包公祠、开封府、翰园碑 林等景区已完成股份制企业改制,走上了品牌化和精品化发展之路。
开封的文化魅力不仅催生出一批品牌项目,也吸引了众多全国性的文化盛事。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和大型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已成为展示宋文化魅力的印象画卷;中国收藏文化论坛已在开封成功举办两届,参与人数超万人,形成多个收藏品专业市场;今年4月,又成功举办了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艺术节,期间全市接待游客111.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27.7%.
2008年,开封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占全市GDP的4.1%,同比增长18%,游客由2003年的959万人次提高到2008年的252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的40多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83,4亿元。在此带动下,去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23.3亿元,增长17.5%。
9.在建设文化大省的政策春风吹拂下,浙江省民营文化产业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领域越来越宽。从影视、印刷、演艺娱乐到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4万余家民营文化企业涉及10余个行业,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年营业总收入300亿元以上。
宋城集团,以文化理念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先后开发了7个主题文化旅游景点,成立了宋城艺术团,2008年仅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就演出1100多场、观众达210万人次,总收入2.8亿元,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
浙江中南集冈卡通影视有限公司尽管遭遇全球性金融危机,但公司收入、利润均比上年翻番,并成为动漫出口的龙头企业。这个6年前由民营建筑企业“转身”的动漫新秀成功地打造出一条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动漫产业链。
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走出了一条“基地化、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