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每日一练《逻辑判断》(2017年12月15日)考点巩固(十)
2017-12-15 06:59: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核电站遍布于世界各地。核电站运行噪音低,所产生的电能也较为廉价。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不会污染环境。因此,核电站不会产生任何危害。如果以上论述正确,以下哪项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最严重的质疑_____。
A: 一旦发生核泄露,就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严重核污染
B: 建设核电站会对当地的居民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
C: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会释放出对生物体极其有害的高能粒子和射线,其危害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失
D: 开发核电的过程极其复杂,成功的开发和安全维护需要政府付出高昂的代价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核电站不会产生任何危害。论据是核电站运行噪音低,所产生的电能也较为廉价,正常运行的核电站不会污染环境。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本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削弱论据。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说的是核泄漏后产生的危害,削弱了论点;B项说的是核电站对当地居民造成了心理恐慌,从居民的反映可以看出核电站有一定的危害,削弱了论点;D项说的是核电站成功开发与安全维护的代价高,与是否产生危害性无关,属无关选项;C项从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有危害性这一事实信息说明核电站有危害,削弱了论点,且用的是事实信息,相比较其他三个选项,削弱力度更强,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梅、兰、竹、菊是张老汉的四个女儿。有一次,某客人问起四姐妹的年龄,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说:“兰比竹小。”兰说:“我比梅小。”竹说:“兰不是三姐。”菊说:“我是大姐。”憨厚的张老汉在旁补充道:“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呢,二女儿和小女儿说得对。” 据此,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可以推断四姐妹依次为_____。
A: 梅、兰、竹、菊
B: 梅、兰、菊、竹
C: 兰、菊、梅、竹
D: 菊、兰、梅、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真假破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菊说自己是大姐,假设她的话为真,那么这就与张老汉的说法矛盾,因此菊的话为假,即菊不是大姐。第二步:根据突破口继续推导由第一步知菊的话为假,即菊不是大姐,又知只有大女儿和三女儿撒谎,因此菊只能是三女儿;从而竹说兰不是三姐为真,又知竹称三女儿为三姐,因此竹只能是四女儿;从而梅说兰比竹小为假,由此可以判断梅是大女儿,兰是二女儿。综上,按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四姐妹依次为梅、兰、菊、竹,故正确答案为B。备注:其实当推知菊是三女儿后,结合选项不难发现,只有B项符合,此时便可选出正确答案,望考生注意。



3、单选题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的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以推知_____。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湖北人年龄最小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排列组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对象,即河南人。由"甲和河南人不同岁"知,甲不是河南人,由"河南人比乙年龄小"知,乙不是河南人,因此河南人是丙。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和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人:丙乙<<地:湖北河南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人:(甲)丙乙<<地:湖北河南(山东)通过分析,只有D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甲、乙、丙三人各自举着红旗、绿旗和黄旗,分别从东面、南面和西面三个方向朝山顶攀登。甲不举红旗,也不从东面上山,举红旗的人从西面上山;乙举着绿旗。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举绿旗者从南面上山
B: 丙从东面上山
C: 举黄旗的不是甲
D: 乙不从南面上山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举红旗的人从西面上山”而“甲不举红旗”,所以甲不从西面上山,又因为甲“也不从东面上山”,所以甲只能从南面上山。因为“甲不举红旗”,“乙举绿旗”,所以甲只能举黄旗。第二步:根据事实信息进一步推导“红旗的人从西面上山”而“乙举着绿旗”,所以乙不从西面上山,只能从南面和东面上山,又因为从第一步可知甲从南面上山,所以乙只能举绿旗从东面上山。综上所述,甲举黄旗从南面上山,乙举绿旗从东面上山,剩下丙举红旗从西面上山。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不管你使用哪种牙膏,经常刷牙将降低你牙齿腐烂的可能性,科学家得出结论: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因此你可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告别蛀牙。下面哪一项是对上面论述推理的一个批评?_____
A: 用加氟牙膏刷牙可以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
B: 刷牙可降低牙齿腐烂可能性的事实并没有表明氟不起任何作用
C: 几乎没有人可以通过刷牙充分地消除牙菌斑
D: 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人们的牙齿上都有牙菌斑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可以不用加氟牙膏,只要认真刷牙就能告别蛀牙。论据:当刷牙时,通过去除牙齿与牙龈上所形成的牙菌斑薄片可降低牙齿腐烂的可能性。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B项都指出用加氟牙膏对牙齿腐烂是有作用的,是对题干推理过程的批评,但A中“可能性”表明,A项对题干推理过程的批评不如B项强,所以B项较A项来说批评效果更好。C项说明了大部分人“不能通过刷牙充分消除牙菌斑”,并不能推出“需要加氟”才能消除牙菌斑,以至防止蛀牙。D项”人们的牙齿上都有牙菌斑“与题干推理过程无关。因此答案为B。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每日..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