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日一练《选词填空》(2018年03月16日)高频考点特训(十)
2018-03-16 07:15: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要想走近历史的“原生态”,首要的是要深入发掘一手的可靠的原始史料,要真正读懂历史文本,在史学分析时也应重视解释、追寻研究对象的原貌。尽可能地不作____的评论,不带任何偏见。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陈词滥调
B: 夸夸其谈
C: 不着边际
D: 信口开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为成语填空题。根据题干可知对历史进行评论是应该要有态度,文段指出应根据事实本身进行评论,C选项“不着边际”的意思是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因此不作不着边际的评论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A选项“陈词滥调”是指陈腐、空泛的论调;B选项“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D选项“信口开河”比喻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A、B、D都没有体现根据事实进行评论,因此都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题  现在有的人,遇到问题,就相互,谁也不肯主动承担责任。_____
A: 责备          
B: 推托          
C: 推诿          
D: 谦让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责备”与“谦让”均不符合此题题意,答案应从“推托”与“推诿”中选择,而“推诿”有推卸责任、推辞的意思,而“推托”则是借故拒绝的意思,因此此处选推诿更为合适。



3、单选题  对于许多欧洲爱好者来说,西欧已不够_____,他们希望尽快看到欧洲的另外半张脸。而“欧洲的另一半”也有同样的_____,他们等待了更为漫长的时间。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新颖 耐心
B: 稀罕 感情
C: 新奇 心结
D: 新鲜 心情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此题涉及历史问题,2007年12月,捷克、波兰等东欧9国加入欧盟申根国,被称为“柏林墙的第二次倒塌”,东欧不断向世界敞开。本题从第二空入手较为简单。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感情:①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②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心结:心中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喻内心的感情纠葛。心情:感情状态。结合句意,“感情”、“心结”均不能作为“欧洲另一半”的表语,排除B、C。再结合第一空,“新颖”多形容文章,这里形容“西欧”用“新鲜”更恰当。故选D。



4、单选题  电视读报是二次____报刊信息,它____报刊精华,聚焦热点话题。_____
A: 整合浓缩
B: 读取提炼
C: 编排体现
D: 加工抽取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
题目详解: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义的侧重点和词语的习惯搭配。整合:将相邻甚至相距很远的相融合。读取:读出当中的意思。编排: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先后。加工:通过特殊处理使原材料、半成品变得合用或达到某种要求:为改善外观、味道、用途或其它性能而工作。浓缩:泛指用一定方法减少事物中不需要的部分,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加。提炼: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通过某一事物具体表现出来。抽取:从中收取或取出。根据句意,信息的提取一般搭配为二次整合,浓缩搭配的为精华。故不难选出本题的答案为A。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实词的辨析>区别词义的侧重点



5、单选题  对森林的滥砍滥伐的行为,我们一定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予以坚决____。_____
A: 禁止
B: 制止
C: 杜绝
D: 阻止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实词填空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不同侧重点的辨析和语境搭配。“禁止”、“制止”、“阻止”、“杜绝”都有不让做某事的意思。“禁止”只限于不合理的事情,态度强硬,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加以阻止。“制止”也只限于不合理的事情,但往往是事发之后加以阻止。“阻止”使用范围较广,所“阻止”的某事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合理的,可以是事发之前、事发之时。“杜绝”意为彻底阻断不让做某事。材料中不让做的事情是“滥砍滥伐森林”,是不合理的事情,且必须在事发之前阻止。“坚决”表明态度强硬,排除B、D。滥砍滥伐的行为不可能彻底断绝、禁止,用“杜绝”程度太深,排除C。因此“禁止”最符合语境。正确答案为A。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8上半年公务员联考行测题库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