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张教授认为,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与环境状况、气流运动和海拔高度有关。为了证明这一理论,张教授在山上的不同高度分别打开装着煮过的培养液的瓶子,发现海拔越高,培养液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小。在山顶上,30个装了培养液的瓶子,只有2个长出了微生物。张教授的学生莫聪另用于草浸液为材料重复了张教授的实验,却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所有装了培养液的瓶子都很快长出了微生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张教授和莫聪实验所得到的不同结果?_____
A: 只要存在氧气,微生物就会从培养液中自发地生长出来
B: 培养液在加热、消毒、密封、冷却的过程中会被外界的细菌污染
C: 张教授和莫聪的实验设计得都不够严密
D: 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培养液一旦冷却,枯草杆菌的孢子就会复活,迅速繁殖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要解释张教授和莫聪实验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就要指出二者实验中的不同之处。只有D项指出,张教授和莫聪所用的培养液不同,正是由于莫聪使用的干草浸液中含有一种耐高温的枯草杆菌,才会导致所有的瓶子中都会很快出现大量的微生物。A、B、C项在二者的实验中都会出现,属于相同之处,无法解释结果的不同。故本题选D。
2、单选题 出于安全考虑,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在必须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所有S品牌电梯都不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B: 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
C: 有些S品牌的电梯不需要更换钢索
D: 所有必须更换钢的电梯使用限都超过了10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关联词推导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1)超10年⇒换钢索,(2)有些S品牌⇒换钢索,(3)S品牌⇒﹣存在安全隐患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得出答案。利用逆否规则A项,有些存在安全隐患⇒换钢索,根据逆否规则,由(3)可知"存在安全隐患⇒﹣S品牌","﹣S品牌"否定的是(2)前件,否前件无法得出绝对表达的结论,只能得出可能性结论,即只能得出有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可能需要更换钢索,A错。B项,有些S品牌⇒换钢索,可从(2)直接推出,正确。C项,有些S品牌⇒﹣换钢索,"有些S品牌⇒换钢索"和"有些S品牌⇒﹣换钢索"构成下反对关系,前者为真无法判断后者的真假,C无法推出。D错,换钢索⇒超10年,"超10年"肯定推导关系(1)中的前件,否前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D错。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充分必要条件逆否规则反对关系
3、单选题 世界经济出现缓慢复苏已经得到许多国家和经济学者的确认,可是许多国家的失业率却继继续上升。在经济有所复苏的情况下,失业率继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_____。
A: 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失业率会降低
B: 应对危机,企业往往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办法减轻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可能少用或不用员工,企业劳动生产率有明显提升,并足以抵消劳动力的减少
C: 一个国家为了减少失业而增加就业,脱离消费需求是不可取的
D: 经济复苏了,就业形势马上出现好转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加强支持型,论点:失业率继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B选项直接加强论点。A、C、D选项与论点阐述的内容无关,是无关选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单选题 小红、小兰和小慧三姐妹,分别住在丰台区、通州区、朝阳区。小红与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小慧比住在朝阳区的姐妹年龄小,而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那么按照年龄从大到小,这三姐妹的排序是_____。
A: 小红、小慧、小兰
B: 小红、小兰、小慧
C: 小兰、小慧、小红
D: 小慧、小红、小兰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排列组合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为信息量最大的对象,即通州的姐妹。由“小红与住在通州的姐妹年龄不一样大”可知,小红不在通州;由“住在通州的姐妹比小兰年龄大”可知,小兰不在通州。因此在通州的是小慧。第二步:抄信息于表中,即将题干与第一步的所有信息放在一个表中通州<朝阳小兰<小慧第三步:填空,即填上每一个集合的空格丰台<通州<朝阳小兰<小慧<小红因此正确答案为A。
5、单选题 狭义的心育指培养良好的性情,广义的心育则指完善人格,包括培养性情,也包括培养高尚的道德感。我国现行学校教育虽较重视德育,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关注。许多孩子尽管道德感很强,心理却很不成熟,常常不能接纳现实的自我。由此可以推出_____。
A: 德育不能代替心育
B: 心理越成熟的人道德感越弱
C: 德育对完善学生的人格不起作用
D: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没有心育的内容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包括两个主要信息,一是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上,虽较重视德育,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关注。二是学生实际表现上,许多孩子尽管道德感很强,心理却很不成熟,常常不能接纳现实的自我。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A:通过题干信息可分析得到道德感强,不见得心里成熟,德育也不难代替心里教育,A正确;
B:心理越成熟的人道德感如何,无法判断;
C:表达绝对化,题干仅说德育不能培养完善的学生人格,但不见得不起作用;
D:表达绝对化,题干仅说我国对学生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关注,但不见得完全没有心育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