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张珊喜欢喝绿茶,也喜欢喝咖啡。她的朋友中有人喜欢喝绿茶,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喜欢喝红茶。由此不能推出的是_____。
A: 张珊的一些朋友喜欢喝咖啡或红茶
B: 张珊不喜欢喝红茶
C: 张珊的所有朋友喜欢喝的茶在种类上并不一样
D: 张珊喜欢喝的饮料,没有一个朋友也都喜欢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A项可以推出,因为所有的朋友都喜欢喝红茶,必然有的朋友喜欢喝红茶,“或”表示相容选言,一项符合即命题成立;B项不能推出,题干没有在张珊和红茶之间建立联系;C项可以推出,题干指出有人喜欢喝绿茶,所有人喜欢喝红茶,所以并不一样;D项可以推出,因为没有人既喜欢喝绿茶又喜欢喝咖啡。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有三个骰子,其中红色骰子上2、4、9点各两面:绿色骰子上3、5、7点各两面;蓝色骰子上1、6、8点各两面,两个人玩骰子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两人各选一个骰子,然后同时掷,谁的点数大谁获胜。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先选骰子的人获胜的概率比后选骰子的人高
B: 选红色骰子的人比选绿色骰子的人获胜概率高
C: 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
D: 获胜概率的高低与选哪种颜色的骰子没有关系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C解析:由题意可知,赢得概率是:绿>红;红>蓝;蓝>绿,相当于剪刀包袱锤的情况,所以没有任何一种骰子的获胜概率能同时比其他两个高。
3、单选题 为验证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疗效如何,临床医生给100位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有65人的血压的确下降了。因此制药厂宣称该药的确有效。最能削弱以上结论的是_____。
A: 服药期间测量血压时间不固定,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一天中原本有一定波动
B: 给高血压患者服有一种和该药物外型一致但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片,患者血压不下降
C: 给一组100名高血压患者服用该药物,另外一组100名高血压患者服用外型一致但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物。前一组患者中血压下降人数和后一组患者中一样多
D: 医生给1000名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患者中只有500人血压下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新药的确有效,论据是临床医生给100位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有65人的血压的确下降了。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BD中的说法都不能确定新药是不是有效,C项为类比削弱,两组对象分别是100名服用该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和100名服用外型一致但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是前一组患者中血压下降人数和后一组患者中一样多,说明该药没有明确的效果,从而有力地削弱了题干,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类比削弱
4、单选题 由于在乐业天坑中最大的天坑——大石围的底部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桫椤,有人据此推测,大石围应形成于恐龙时代,即6500万年前。如果下列各项为真,哪项最能反驳上述推测?_____
A: 桫椤至今仍然存在
B: 在其他乐业天坑中未发现桫椤
C: 恐龙无法进入这个极深的天坑
D: 没有在大石围中发现恐龙化石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大石围应形成于恐龙时代,论据是在大石围的底部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桫椤。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与论据间存在明显因果关系,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说明大石围底部的植物桫椤是现在生长的,不是和恐龙同时代的,不能说明大石围形成于恐龙时代,削弱论点;B其他乐业天坑的情况不能说明问题,如果论据为真,只要一个天坑有就足以说明论点;C恐龙存在的时间和恐龙能不能进入天坑没有任何联系;D没有在大石围中发现恐龙化石,不能说明恐龙没有生存在大石围时代,故正确答案为A。标签削弱论点
5、单选题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促进思想和言论自由,那么在这一段能自由表达思想的时间内,这个社会的创造性将会得到激发,美国在18世纪时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因此,很明显美国在18世纪时思想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激励。下面的论述除了哪一项之外,都犯了与文中论述同样的推理错误?_____
A: 对航空业来说,要使航空旅行更安全,机票价格就必须上涨,既然机票刚涨过价,因此我们可以非常确信地认为航空旅行比以前变得更安全了
B: 我们可以推断出希尔塞得警察局已提高了它的工作效率。因为希尔塞得的犯罪率有所下降,众所周知,当警察局的工作效率提高时,犯罪率就会下降
C: 真正对保护野生动植物感兴趣的人很明显是不会猎取大猎物的。既然她从未猎取过大猎物,并从未打算去猎取它们,因此很明显,她是个真正关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人
D: 没有一个所谓的西方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是个民主国家的话,每个公民的见解就一定会对政府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而这些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中每一个公民的意见会有这样的效果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原文论证的错误在于:言论自由是激发社会创造性的充分条件,而作者误将其作为必要条件来使用。A、B、C三个选项都犯同样的逻辑错误。而D的论述则是由原命题成立推出逆否命题也成立,因此D是本题的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