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9年国家公务员联考行测每日一练《片段阅读》(2018年05月24日)高频试题强化练习(十)
2018-05-25 07:58: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1、单选题  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_____。
A: 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B: 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
C: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 做事情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用排除法。与A和C相比,B和D很容易就被排除。C项看起来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显然不能与“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选;本题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过在乎负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幸福,因此选项为A。



2、单选题  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所记各项发明都是为了解决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试图在某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从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独立研究它们的实体和属性,细致探讨它们的奥秘。这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段文字重在说明_____
A: 研究方法的缺陷使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停滞不前
B: 解决实际问题是推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动力
C: 中国古代的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及其历史背景
D: 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D。文段意在说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没有长足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科学著作大多是经验型的总结,而不是理论型的探讨;研究方法上来说,中国科技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重视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不是把研究对象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分离出来”。本题容易误选A项,其实A项错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科技并非停滞不前,而只是没有长足进步;二是研究方法的缺陷只是没有长足进步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



3、单选题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小范围、低水平的科普活动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理解科学”这个大“科普”,便成为迫切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和逻辑体系,也渐渐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与常识。人们很难凭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来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很难判断其社会价值与意义,这就使得一些科学技术成为横亘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知识壁垒。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
A: 公民的科学素养与飞速发展的科学存在差距
B: 提高科普工作水平所面临的种种困难
C: 现代科学技术有成为知识壁垒的可能
D: 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根据提问“意在”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原文第一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阐释了“新形势下”这一特定时期科普工作的现状,并接下来论述了在这一时期人们不能准确理解科学,及其所引起的各种变化而导致的后果,D项全面而又准确地表达了文段的旨意,即“在新形势下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的必要性”。A项只概括了文段的一部分;B项表述文段中无反映;C项偷换概念,“一些科学技术”不等同于全部的“现代科学技术”。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将下列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①培养了真正的大师。②但在今天难以想象的艰苦办学环境中。③要说艰难困苦。④原因就在西南联大恪守兼容并蓄、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学精神。⑤西南联大大概是空前绝后的。⑥西南联大却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_____。
A: ⑥③④①②⑤
B: ③①⑥②④⑤
C: ⑤③⑥④①②
D: ③⑤②⑥①④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语句排序解析此题属于语句排序题。第⑥句中“却”一字表明不能是首句,排除A项;第③句和第①句明显意思不连贯,排除B项;第②句的意思表达为完整,“但”一字表明不可能是末句,可排除C项;D项是符合逻辑,最连贯的。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尽管,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但是,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律生产产品。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_____
A: 行政决策过程中人的主观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B: 人的主观性常常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C: 作为行政决策的主体,人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
D: 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 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该题为隐含主旨题。根据文中转折词“但是”,可知重点在其后面的内容“决策毕竟是人的行动,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按照规模生产产品”可知,决策的精准度其实和人的主观因素有关,A项表述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A。文中“严格按照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行政决策可以减少失误,达到精确”,只是讲主观性可以减少失误,因此B项错误,排除;文段中讲到“人并不是像机器那样按照规律运行”说明人是不可能像机器一样“规律”,因此C项表述不准确,排除;根据关联词“尽管……但是”可知,尽管科学的思维可以减少失误,但是人不能像机器一样“规律”,因此D项错误,排除。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9年国家公务员联考行测每日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