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冲刺模拟题三(附答案详解)(五)
2014-03-09 08:19: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的。
ACD选项说法错误。

11C。【解析】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2C

13C。【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14A。【解析】公共行政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共行政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15A。【解析】中央和地方机构的关系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6C。【解析】违法行为的客体,指法律所保护的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17C。【解析】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故选择C

18D。【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此处应强调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

19C。【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干集体所有。ABD正确。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因此C是错误的,应选。

20D。【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所以D正确。

2lD【解析】A选项,“指导性”一般带有强制性意味,如上级指导下级工作。B选项,“战略”本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后泛指为完成某项任务而做的规划和策略。C选项,“战术”原指指导战斗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战斗的基本原则、战斗的方法和战斗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具体做法对会议进程谈不上指导性、战略性或战术性意义,故排除前三项。D选项,“建设性”具有推进、促进项目实施的含义,文中发展中国家的做法有助于推进、促进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因此符合题干描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C【解析】科学家用DNA基础的测试方法排除了外星生命形式并非起源于地球的可能性,即“表明”科学家曾期望外星生命能够具有与地球任何已知有机生命完全不同的DNA结构。A选项,“预示”,预先显示,事物在酝酿产生的过程中所显现的短暂而轻微的征象;B选项,“标志”,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C选项,“意味”,有表明、包含之意;D选项,“暗示”,用含蓄的言语、示意的举动或制造某种气氛、景象使人领会。题干是说科学家做了这么一件事情,表明、证实他们曾经有过某一种想法,后者是前者的动机。有“表明、证实”意味且符合语境的只有C选项。ABD项都为较适宜接结论性句子的词语。

23B【解析】“厘清”指澄清、查清楚,其支配对象往往是“关系”“原则”“任务”等。“理清”一般用于有条理的事物,如理清头绪、理清思路。题干中支配的对象为“职责与定位”,应用“厘清”。“干涉”一般指过问或制止,多指管不应该管的事情。“干预”一般仅表示比较关心、过问别人的事情,没有强行管制。而就感情色彩而言,“干涉”态度更为强硬,多为贬义,“干预”则较为中性一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B选项。

24A【解析】根据文意,可明显排除B项的“大起大落”;“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用在这里不恰当,排除D项;AC项第二空都是“风吹草动”,指“微小的变动”,故应对应“脆弱”,而不应用“强韧”,答案为A

25A【解析】题干是说贝尔及其助手将电话从理论变成了现实,理论是一种“设想”,故A项最为合适。

26D【解析】“不齿”指的是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剧变”指的是急剧的变化,强调的是变化之快,同下文的“当机立断”呼应。“搜集”指的是搜寻聚集,突出搜寻的过程,同前文的“费尽心力”呼应。“预见”指的是根据科学规律预先料到事物的变化结果,又能同前文的“问题”搭配。综上,本题选D

27B【解析】毛泽东的经典论述:“我们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正确答案为B

28B【解析】其他选项都用千形容高大的建筑、山峰,用在老人身上不合适。

29C【解析】通过词语搭配来看,“熟悉”搭配“历史”更合适,“熟习”表示了解深亥J、掌握熟练,多与“技术”、“业务”搭配。“扶持”后面一般搭配人,放在该处不合适,所以选择C选项。

30B【解析】从第一空来说,说蝶是“虚幻”的、“感动”的,与昙花、流星之间没有共性,排除AC。再看BD,“泯灭”指痕迹、印象等消失,“精神泯灭”与文意相符,搭配恰当;“毁灭”略有贬义,不符合语境。故本题应当选择B选项。另外,流星、昙花都是让人震撼的自然奇观,蝶与之类比,因此也能用震撼来形容;且“倏忽而逝”表示昙花一现,符合语境。

3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宾搭配,宾语是矛盾,依据题意该对策是缓解矛盾的措施,故正确答案为A

32B【解析】本题的解题点在于词义的辨析。具体解析如下:超越,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超脱,超出,超过。警醒,警戒醒悟;惊醒,受惊动而醒来。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委屈,受到误解而心里难过。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3B【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区别近义词的具体含义。具体解析如下:发源地主要是指河流起源的地方;而发祥地多指民族、文化发源的地方。表明指表示清楚: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并存指同时存在;共存指共同存在。故正确答案只能为B选项。

34A【解析】根据文意,与“闭塞”和“蒙昧”相对应的应该是“文明”,对社会国家体系能够进行“重建”,而不是“重构”“重组”“重塑”。故本题选梯A选项。

35A【解析】“身体瘦弱”“意志薄弱”“性格软弱”“感情脆弱”都是固定搭配。

36A【解析】文段虽然看似介绍了很多内容,实际上只是在谈论火山灰对飞机飞行的影响,最后一句只是举例说明,故A项为正确答案。B项不是文段主旨,C项文中未体现,D项过于片面,并非主旨。故本题选A

37D【解析】由文段开头的“文化产品的载体”和后面的“借助科技创新的种种新工具”可知,科技创新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载体和工具,故本题选DA项错误,文段并未表明谁包含谁的问题,B项偏离了主旨,C项文中未体现出文化创新进程的加快。

38A【解析】本文前面主要强调的是“因此在互联网上如何吸引注意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后面通过假设句指出“忽视了对吸引力的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会造成的后果一一对注意力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进而会形成“一种严重的精神伤害”,可见文段是在强调注意力精神方面的价值,所以B项是错误的。文段“道德评价和精神意义”是并列的语义,C项强调一面显然不对。D项中“对网络注意力污染和扭曲的管理”属于过度引申,因此,本题选A

39B【解析】文段的前两句讲述电动汽车从问世至令与现实生活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三、四句讲电动车研发的巨大困难,最后一句指出要解决电动车的问题,“需要汽车厂家具备雄厚的研发能力”,作者的言外之意即为;目前的汽车厂家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故作者对电动车发展前景的态度是否定的,而D项的表述与作者对电动车将来发展的态度不符,D项是对电动汽车广泛应用有信心,而作者是对其没有信心。A项,电动车蓄电池问题并不是作者想要说明的重点。C项在文中并未体现。B项,因为汽车厂家还不具备研发电动车的实力,所以电动车走进现实生活还有一段距离。故本题选B

40C【解析】文段开始介绍食物加热后其所含的各种维生素会有一定的损失,并提供了一些数据,但同时指出“这些数据不一定非常准确”,由此可见,D项的“比例”并不是文段所要说的重点内容。根据文段中的“一个有意义的印象”“受温度影响不大”及最后一句“总体而言,把食物加热做成熟食后,维生素的损失大致在10%25%之间”体现出作者的态度倾向,即加热对食物中维生素的破坏是有限的,C项正确。文段中的A项明显错误,B项只是对文段意思的简单重复,而非主要强调的内容。故本题选C

41A【解析】通过关键词“与此同时”可知,为应对金融危机,一部分跨国公司实行战略性收缩,另一部分则提高了新兴市场和新兴产业在战略中的比重,故概括起来,应为A项表述“采取了不同策略”。BD项文段未体现,C项只提到了一个方面,不全面。故本题选A

42C【解析】文段围绕“负面新闻”展开论述,讲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公众产生的不同影响,由此看来,如何处理负面题材是影响新闻效果的关键因素。A项不是文段重点,B项和D项本末倒置,文段重点在于“负面新闻”,而非“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故本题选C

43B【解析】文段重点在于后半部分,“显然这是一种误读”说明作者不同意“不少人”的意见——“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而且后面强调了“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故应选择B项“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A项不够具体,未能切中要害。C项“最好手段”文段未体现,D项只体现了文段前半部分的内容,并非文段论述重点。故本题选B

44C【解析】本段主要讲的是放风筝(传统民间游戏活动)具有娱乐和健身的作用,与C项意思相符。A项没有涉及;本段没有谈到治疗疾病的问题,所以B项不正确;D项为引申意,非主旨,排除。故选C

45D【解析】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为官不仅要廉洁,更要勤政,要有功于民,注意本段强调的是后者,所以C项不准确,没有突出勤政;A项没有涉及;B项后半句文中没有涉及。故正确答案为D

46A【解析】本段介绍了我国卫生资源和卫生需求的分布状况,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国卫生资源供需配置不平衡,后面说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是一种可行的、新型的就医模式”也是围绕这一论点提出的d故选A

47A【解析】这段话通过列举扁鹊的成就来说明他之所以受到后世敬仰的原因。B项的概括太肤浅;C项的说法与本文无关;D项的说法夸大了扁鹊的成就。故选A

48D【解析】文中讲述的两个人在做无用功,没有结果的工作等于没做,即选DABC选项均偏离文段给我们的启示。

49A【解析】先从泥巴的比喻出发来指出一种逻辑方式,即“当时擦一定会很糟,所以就等到泥巴干了再去处理”,接着又用类似的比喻“泥点变成了油漆,大衣变成了玻璃”来否定这种逻辑,说明生活中逻辑是纷繁多样的,即使看似相似,但实质两种逻辑是不同的。因此得出文段中的“生活给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逻辑,它们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全文均在讲逻辑,故排除BC项,又由于该题要求的是文字标题,应尽量语言简洁,概括全面,因此A项是最佳答案。

50C【解析】文段首先给出的是微软招聘的一道题,接着又提到某青年花费几个钟头来寻求这道题的答案,仍不得其果。但是他却被录用,原因是他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这也就表明微软招人除了考察聪明才智外,还考虑毅力这一要素。纵观整个文段,主要就是在讲男青年凭借持之以恒的精神被微软录用,“微软”这个关键词必须在标题中体现。故正确答案选C项。

51A【解析】标题应体现出短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强调的是主汛期安全迎汛工作的安排,排除BD两项。通知适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或聘用干部。通告是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下行公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52D【解析】第二部分主要要求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检查和开展针对性的演练,选项中只有D选项包含这两个方面的意思。故选D

53D【解析】短文中一、二部分针对的是汛期前的预防工作,两项工作由不同的部门同时进行,故为并列关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