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系;三、四、五部分为主汛期内的工作,是由相同的部门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工作:首先应快速反应,然后准确报告、及时传递汛情,最后提高群众的避险自救意识,故为递进关系。本题正确答案为D。
54.A【解析】由该段第一句中的“严格把握汛情、灾情报送时限”,可以得出应该及时上报汛情、灾情。故选A。
55.B【解析】文段第7自然段中,强调主要领导亲赴现场,各部门第一时间快速应急响应并相互配合,确保不出人为责任事故,而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亲力亲为,故B选项错误。
56.B【解析】“蚁族”是将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比喻成蚂蚁般弱小的族群,而“蜗居”是将狭小的住所比喻成蜗牛的壳。二者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故选B。
57.D【解析】根据句意,前两空应该填一组表示充分条件关系的关联词,最后一个空要填一个表
示让步关系的关联词,只有D选项符合。故选D。
58.C【解析】文段第二段指出,“平等开放与普适化的教育是社会个体成员获取社会地位与资源,获得向上的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平等社会”。然而,“‘蚁族’的出现和蔓延”影响了这种途径。由此可知,“蚁族”的出现,将使得教育促进社会平等的作用减弱。故选C。
59.A【解析】结合上下文可知,这句话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平等开放和普适化的教育”是“形成开放平等社会”的前提,但是“蚁族”的出现,表明受过教育的社会个体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因此,人们对教育的功效产生了怀疑。B、C、D三项都是这句话表达出的信息,A项的意思刚好相反。故选A。
60.D【解析】根据就近原则,由“以知识技能见长的新兴阶层也终将难以成为支撑起社会中间阶层的稳定和坚实的社会力量”可知,“对此”的“此”指代的是D项。故选D。
61.D【解析】设每位钢琴老师带x人,拉丁舞老师带y人,则5x+6y=76,由5x必须为偶数可得,x=2,y=11,因此还剩学员4×2+3×11=41(人)。
62.A【解析】同余问题。谨记: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3、4、5的最小公倍数为60,差为1,又因为该数取值范围为100~150,故该数为60×2-1=119,选A。本题采用代入法,也可以很快获得答案。
63.D【解析】根据题意,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K是第11个字母,那么,A班有15人,K班有15+10=25(人),前面A~K班一共有(15+25)×11/2=220(人),剩下256-220=36(人)排到K后面的班级,1班按照题意排23人,剩下13人至M班,因此最后一个学生的编号为M13。
64.D【解析】因为除数都相同,如果设其为x,商分别为a、b、c,则可得下式:(a+b+c)x+100=157+324+234,即(a+b+c)x=615,由此只需判断选项中哪个数能被615整除即可。只有D项符合条件,故选D。
65.D【解析】符合题意的自然数可分为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三类。(1)一位数有1,2,3,5,6,7,8,9,共8个。(2)两位数可分两个步骤考虑:①个位有0,1,2,3,5,6,7,8,9,共9种可能。②十位有1,2,3,5,6,7,8,9,共8种可能。所以按乘法原理符合要求的两位数有9×8=72(个)。(3)三位数可分三个步骤考虑:①和两位数情况一样,个位数有9种可能。②十位也有0,1,2,3,5,6,7,8,9,共9种可能。③百位只有1,2,3,共3种可能。所以按乘法原理组成符合要求的三位数有9×9×3=243(个)。所以,根据加法原理,符合题意的自然数共有8+72+243=323(个)。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6.D【解析】第一次报4的倍数的12名同学向后转后,在报6的倍数的8名同学中,面向老师和背向老师的各4名。分析如下:报4的倍数的同学分别报4,8,12,16,20,24,28,…,48;报6的倍数的同学分别报6,12,18,24,30,…,48;第二次报6的倍数的同学中有4名同学的报数与第一次报4的倍数的同学相同,故两次报数结束后,先前4名背向老师的同学又面向老师,另外4名同学则背向老师。故可推出,背向老师的同学有12名,面向老师的同学有38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67.D【解析】5个不同的正整数,它们当中任意3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说明这5个正整数被3除,余数相同;5个不同的正整数,它们当中任意4个数的和是4的倍数,说明这5个正整数被4除,余数相同,因此,这5个数被3×4=12除,余数也相同。为了使这5个正整数的和最小,余数取1,则这5个数为1+12×0=1,1+12×1=13,1+12×2=25,1+12×3=37,1+12×4=49,1+13+25+37+49=125。本题正确答案为D。
68.D【解析】2003÷99=20…23;23+20×3=83。所以商是20时,余数最大是83,此时除数是99-3=96。2003÷95=21…8;8+21×3=71。所以商是21时,余数最大是71,此时除数是95-3=92。2003÷91=22…1;1+22×3=67。所以商是22时,余数最大是67,此时除数是91-3=88。2003÷87=23…2;2+23×3=71。所以商是23时,余数最大是71,此时除数是87-3=84。当除数小于84时,余数小于83。综上所述,余数最大是83,此时除数是96。
69.D【解析】一个两位自然数,将十位数与个位数互换,得到的新数与原数之差应是9的倍数。由题意知,交换前后的两次成绩之差是偶数,即交换后的成绩少了偶数分,而交换后小明的成绩少了62~78分,其中只有72既是9的倍数也是2的倍数,所以小明这次考了91分或80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0.C【解析】第一次报7-定会赢。以后另一个人报几,第一次报数者可以报这个数与9的差。这样一来,每一次报数后报出的数连加起来都是9的倍数加7;每一次另一个人报数以后,报出的数连加起来都不是9的倍数加7。而88除以9,余数是7,所以第一次报7者-定胜利。
71.D。【解析】A项为立体物体的正视图,B项为其仰视图,C项为其侧视图,D项若为其俯视图,塔的位置不正确,不可能与边相交。
72.B。【解析】①②中的字母q、N之间隔了两个字母,u和W间隔了一个字母,不符合题意,排除A;①②中的数字2和6之间是3倍关系,据此可排除D;①②中分别有一个实心黑点和一个空心黑点,且两个点在不同的箭头上,③中实心黑点在指向字母的箭头上,故下一个图应为空心黑点在指向数字的箭头上,排除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73.D。【解析】观察图形,不难看出J的右边是完整的,比A的长,则J一定位于A之上,排除A;D的左边和下边都是完整的,J只有右边完整,D应在J之上,排除B;H的左边是完整的,比G长,H一定位于G之上,排除C。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74.C。【解析】A项不是正方休的外表面展开图;B项“
”应为“
”;D项“
”应为“
”。故本题选C。
75.B。【解析】②是①(正四面体)的展开图,四个选项中能折成③(正方体,即正六面体)的只有B选项。注意:图形中有“田”、“凹”的不可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A、D分别J有“凹”、“田”形结构,故选B。
76.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体验产品”,选项A、C、D中都没有体验产品的行为,均可排除,选项B中含有新产品体验活动,符合定义,所以选择B选项。
77.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行政主休”,考查定义的主体。选项B中的消费者协会是群众性社会团体,不属于行政主体。所以选择B选项。
78.B。【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劳动成果的感情”、“自己动手制作东西”。选项A、C、D中都只是满足自己动手制作东西这一条件,没有体现对劳动成果有感情,均不符合定义;选项B满足定义的所有条件,所以选择B选项。
79.D。【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同类群体影响力是人们对他人行为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主观上的。选项D中的罚款是客观上的、强制性的,不符合定义。所以选择D选项。
80.A。【解析】“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则该数一定不是偶数”成立,说明这两者构成必要条件关系。B、C、D三项M不出现,并不必然影响N的形成。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81.A。【解析】B、C、D都是管理中的不正之风,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82.C。【解析】关键词:工作情境,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动机等关键特征。A项不在工作情境中,予以排除。B项请人帮忙完成订单,体现不出知识、技能、能力等关键特征,予以排除。C项小王用一周时间才整理出合格供应商的名单和真实报价,说明其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较差,胜任力低,应当选。D项小周所在班组被评为优秀班组,并不是在工作情境中,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C。
83.C。【解析】C项是高碳排放出行方式,而A、B、D项都有效地降低了碳排放,属于低碳出行。
84.B。【解析】实现个人潜能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不属于外源性动机。A、C、D项是典型的外源性动机。
85.B。【解析】B项不符合“诱导人们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的定义要求,张奶奶的念叨是自己心里的期盼,没有诱导他人。
86.C。【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按照航线飞行,按照提纲发言。所以选择C选项。
87.B。【解析】考查属种关系。武术包含太极拳,田径包含跨栏项目。
88.A。【解析】本题考查对应关系。根雕是树根做成的艺术品,剪纸是纸张做成的艺术品,同时根雕和剪纸都是从材料上去除多余的部分。所以选择A选项。
89.C。【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构成动宾关系,装帧书籍。与之逻辑结构相一致的只有C项,熨烫服装。
90.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及与其有关的成语的对应关系。“望梅止渴”与曹操有关;“陈桥兵变”与赵匡胤有关;“焚书坑儒”与秦始皇嬴政有关;“背水一战”与韩信有关。
91.C。【解析】题干中导游和旅行社是从属关系,同时导游按照行程带领游客游览观光。选项C中教师和学校是从属关系,同时教师按照大纲进行授课。所以选择C选项。
92.A。【解析】衣服放在衣柜里面,有的衣服有拉链。鞋子放在鞋盒里面,有的鞋子有鞋带。故正确答案为A。
93.A。【解析】题干中是三个相互接壤的国家,符合这一规律的只有A项。其他选项中都存在不接壤的国家。
94.B。【解析】见义勇为和奋不顾身是近义词,见利忘义和损人利己是近义词。
95.D。【解析】本题考查象征关系。凤凰是吉祥的象征,狼烟是入侵的信号。所以选择D选项。
96.B。【解析】要想让论证成立,必须在详细的职业规划和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之间建立联系。故首先排除C、D项。推理1: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的目标都是无效目标,即无法量化及不设定时限是无效目标的充分条件;推理2:无效的目标都没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即无效目标是无实际操作方法的充分条件。B项说详细的职业规划有实际操作的方法,即否定了推理2的后件,因此,详细的职业规划不是无效目标,即否定了推理1的后件,即可推出题干的结论。故B项是论证成立的前提。
97.D。【解析】若D项为真,则意味着22%的儿童中耳炎患者来自20%的不吸烟家庭,这意味着不吸烟家庭的儿童罹患中耳炎的几率更大,从而说明得出结论的依据是错误的,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论证。此外,若D项为真,20%的儿童来自不吸烟家庭,而题干说78%的儿童来自二手烟家庭,意味着有22%的儿童来自不吸烟家庭,数据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说明调查的结果不可靠,也削弱了论证。
98.B。【解析】题干是通过对260名的杀人犯个体推出了杀人犯整体的共性特征,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选项中只有B项根据已出现的天气现象,推断出天气规律。也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本题正确答案为B。
99.D。【解析】题干结论是分手这类社会拒绝行为会引起他们躯体疼痛,依据是对分手等社会拒绝产生反应的大脑部位与对躯体疼痛反应的部位重合,要想在论据和结论间建立联系,还需要说明大脑反应的部位重合会导致身休产生同样的反应,故D选项正确。
100.A。【解析】本题论点是:治疗有必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