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以下是一个西方经济学家陈述的观点: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从这个经济学家的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_____
A: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
B: 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不可能并存
C: 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
D: 在一个经济运作无效率的国家中,财富一定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关联词推导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①经济有效率运作⇒富有;②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③财富公正分配⇒-经济风险;④经济有效率运作⇒经济风险。利用逆否规则,从④可推出⑤:-经济风险⇒-经济有效率运作。利用传递规则,可得出⑥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经济风险⇒-经济有效率运作。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A项,政治稳定⇒-变得富有,由⑥可知,政治稳定⇒-经济有效率运作,即政治稳定说明经济无法有效运作,但无法推出经济上是否变得富有,所以A项错误。B项,政治稳定⇒-经济有效率运作,与题干的推导关系一致,为正确选项。C项,富有⇒经济有效率运作,这是对①的肯后件推出肯前件的错误推理,推理无效。D项:-经济有效率运作⇒财富公正分配,从⑥可知,财富公正分配⇒-经济有效率运作,D项中"-经济有效率运作"是肯定的是⑥中的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A、C、D的推理都有误,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管理理论中的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木桶定律和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从这段文字推不出_____。
A: 本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B: 污水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是组织中有用的一个部分
C: 木桶定律讲的最短的木板的有用性比其他部分差一些
D: 强弱只是相对的,无法消除,问题在于你能否容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本题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污水定律”是说当一滴污水滴入一锅清水中后,清水也就成了污水。该定律与“木板”毫无关系。况且材料中关于“污水定律”只有一句话:“木桶定律和酒与污水定律不同,后者讨论的是组织中的破坏力量”。既然是破坏力量,那就不是组织中的有用部分。所以B的内容是推不出的,故正确答案为B。
3、单选题 去年某地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2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今年有人提出如果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外投资,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可以增长四个百分点,对此有人反对,认为即使能够吸引到50亿元的资金,这一愿望也未必能实现。以下能够支持反对者意见的是_____。①去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②该地今年很难吸引到50亿元的国内外的投资③该地不具备支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百分点的重工业基础
A: 1和2
B: 1和3
C: 2和3
D: 1、2、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是即使能够吸引到50亿元的资金,该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可以增长四个百分点这一愿望也未必能实现。论据是去年某地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23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两个百分点。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①说明增长不是靠资金,而是得益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所以①支持反对者意见。②讨论的是能不能吸引资金,而不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四个百分点这一愿望能否实现,所以②不能支持反对者意见。③说明不具备增长基础,那么增长愿望不可能实现,所以③支持反对者意见。只有②不能支持反对者的意见,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测谎器已被证明有时可能被蒙骗。如果受测者真的不知道自己在说谎,而实际上他说了假话,那么测谎器就没有价值了。据此可知_____。
A: 测谎器经常是不准确的
B: 测谎器在设计上是没什么价值的
C: 有些撒谎者可以轻易地蒙骗测谎器
D: 测谎器有时也需要使用者的主观判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从题干可以知道A、B、C是无法推知的,只有D是可以从题干直接推知的,所以选择D。
5、单选题 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下列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_____
A: 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
B: 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
C: 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
D: 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题干推理过程为佛教寺庙?全国各地,普救寺?佛教寺庙,所以,普救寺?全国各地。题干将“我国的佛教寺庙”这一普遍概念的特性“分布于全国各地”,赋予了“普济寺”这一个体概念,导致逻辑错误。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父母酗酒?孩子冒险,小华冒险?小华的父母酗酒,“小华冒险”是肯后事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B项文明公民?遵纪守法,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文明公民,“遵纪守法”属肯后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C项寒门学子?上学机会少,小华?﹣寒门学子,所以,小华?﹣上学机会少,“﹣寒门学子”属否前件,无法推出绝对表达的结论;D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独生子女,所以他?娇生惯养。将“现在的独生子女”这一普遍概念的特性“娇生惯养”,赋予了“他”这一个体概念,与题干逻辑错误相似。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