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一列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车厢顶部某一点先后落下a、b两个小球,站在路旁的人看来,它在空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则正确的是_____。
A: 图甲
B: 图乙
C: 图丙
D: 无法判断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机械推理解析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上抛下的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依然做与火车速度一致的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活体运动。因此a、b在水平方向上应该始终速度一致,没有路程差,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取经归来后,亲自设计建造了大雁塔,用以供奉带回的佛经、金银佛像、舍利等宝物。但直到现在,玄奘所带回的珍宝到底藏在哪里,却无人知晓。考古专家认为,就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只是尚未发掘而已,并由此推测,大雁塔下的地宫里极有可能藏有玄奘当初带回的珍宝。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_____
A: 玄奘所画的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
B: 已发掘的其他几座古塔下的地宫里并没有发现宝物
C: 考古学家已经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
D: 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带回的宝物已全部进献到皇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的论点是“大雁塔的地宫可能藏有玄奘带回的珍宝”。论据是“像法门寺古塔下面存在千年地宫一样,大雁塔地下肯定也藏有地宫”。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大雁塔图纸上没有地宫”,说明大雁塔地下没有地宫,因此珍宝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点,A不选。B中“其他古塔地宫里没有发现宝物”,不能直接说明大雁塔地宫没有宝物,因此B未削弱题干。C中“考古科学家在其他地点发现了玄奘带回的佛经”,说明珍宝可能在其他地方而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点,C不选。D中“宝物已献到皇宫”,说明珍宝不在地宫里,这削弱了题干的论点,D不选。故答案为B。
3、单选题 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_____。
A: 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公里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
B: 限速每小时120公里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C: 时速达120公里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
D: 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公里,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虞。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论点: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公里转为120公里。论据: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中限速转为120公里会明显增加事故,影响高速路使用效率,即降低使用效率,直接削弱论点;B项说的是不能迅速提高使用效率,但并不否定限速转为120公里以后有提高使用效率的可能性,削弱论点;C项说的是大多数司机考虑到油价,通常不会开到时速120公里,说明时速120公里不一定能够提高使用效率,同样是削弱论点。D项说的是司机对车速的顾虑,没有说明是否影响道路使用效率,属无关选项。A、B、C三项都削弱论点,但B、C两项只说明不能提高公路使用效率,而A项强调的是会降低使用效率,削弱力度比B、C强,故正确答案为A。标签削弱论点
4、单选题 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小,主要原因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的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一些人根据德国的例子得出结论: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确定性。如果以下各项为真,哪项能够质疑上述结论_____。
A: 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
B: 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
C: 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
D: 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是只有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才有高度的确定性,即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论据是德国经济建立在先进的制造业的基础上,德国的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业保持了很强的竞争力,使得德国经济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小。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因果联系,需要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小,有些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的情况如何,与"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B项:某国制造业不发达,该国经济一直动荡不安,该国经济动荡同时制造业不发达,与"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C项:有些国家保持长期经济稳定,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即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正是题干论点"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的矛盾关系,直接否定论点,削弱作用明显;D项:有些国家制造业很发达,但经济并没有长期保持稳定,这与"经济有高度的确定性⇒具备强大的制造业竞争水平"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矛盾关系削弱论点
5、单选题 甲国生产了一种型号为su-30的新型战斗机,乙国在是否要引进这种战斗机的问题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su-34较以往引进的su-30有更加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支持者的声音?_____
A: 目前市场上有比su-34性能更好的其他型号战斗机
B: su-30足以满足对地攻击的需要,目前乙国需要提升的是对空攻击作战能力
C: 目前还没有实际数据显示究竟是su-34有更大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
D: 甲乙两国目前在双边贸易中存在诸多摩擦,引入su-34会有很多实际困难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据是支持者认为SU-34较以往引进的SU-30有更加强大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论点是支持者认为要引进这种su-34战斗机。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要构成削弱,可对其论证进行削弱,使得论点和论据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是无关项,市场上有比su-34性能更好的其他型号战斗机与是否引进该战机没有直接关系。B项说明乙国需要的是对空攻击作战能力,而不是对地作战能力,削弱了论证关系,进而削弱论点;C项“没有实际数据说明”并没有对两种战斗机的对地攻击作战能力提出明确的判断,削弱的是论据;D项引入是否困难与是否支持引进无关。综上分析比较,B项削弱程度较C项更高。因此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