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人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依法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有一般对象和特殊对象,前者是要审查其是否是具备援助条件的中国公民;后者是指符合刑事诉讼法和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刑事法律援助的联合通知规定的刑事被告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律援助对象的是_____。
A: 在中国犯抢劫罪的外国人
B: 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人
C: 因经济困难无能力聘请律师的作为残疾人的刑事嫌疑人
D: 在刑事案件中,委托了辩护人的外国籍被告人
2、单选题 甲出售伪劣“良种”,被农民乙丙丁起诉。甲应诉答辩后突然失踪。对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_____
A: 中止诉讼
B: 终结诉讼
C: 延期审理
D: 缺席判决
3、单选题 下列人员中,可暂予监外执行的是_____。
A: 张某被判处拘役,声称女儿正在读小学,需要其接送
B: 王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在狱中多次自杀未遂,致使生活不能自理
C: 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服刑过程中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D: 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声称其丈夫在外地工作,老母病重,儿子年幼,需要其照顾
4、单选题 下列对《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诉讼人”的表述,最适当的是_____。
A: 在同一诉讼中,对原告、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总称
B: 在共同诉讼中共居于相同诉讼地位的当事人,即原告或被告一方为两个以上
C: 在诉讼中,对他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的诉讼参加人
D: 在同一诉讼中,与诉讼标的有利害关系的所有诉讼参加人
5、单选题 不服地方各级法院第一审未生效判决时,哪类人有权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_____
A: 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B: 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
C: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 被害人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