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现实生活中,做人的学问往往比做事的学问更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也更难掌握。做事仅靠技术就能__,做人则是一门弹性极强的艺术。讲求的是无法量化和__的分寸感,做事学一次即有毕业的可能,做人却活到老学到老,要一辈子下功夫。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独当一面 学习
B: 如鱼得水 把握
C: 游刃有余 控制
D: 臻于佳境 复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辨析填空。第一空处强调的是做事的境界水平,从关联词“仅……就……”可以看出。A项“独当一面”指单独承当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B项“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最相投的人或最合适的环境,也比喻有所依靠,两者只能形容人而不能形容“做事”,故A、B项排除。C项“游刃有余”比喻做事熟练,解决问题轻松利落;D项“臻于佳境”指达到最佳境界,形容状态极佳或解决问题非常轻松,在C、D项中选择。再看第二空,空格处所填入的词语用来修饰“分寸感”,“做人”是一门艺术,主观性极强,这种分寸感并非不能“学习”、“控制”或者“把握”,而是无法“复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方式,分寸感全凭自己拿捏。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中国女足很长一段时间陷于____,国人对女足的关注似乎仅____。2011年8月21日,中国女足最终获得大运会女足冠军,铿锵玫瑰再次____在球场上,国人不禁回想起当年中国女足的辉煌。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低潮 弹指之间 怒放
B: 低回 转瞬之间 盛放
C: 低迷 昙花一现 绽放
D: 低落 电光火石 开放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和实词的混搭填空。从第二空入手。“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转瞬之间”非常短暂的一瞬间;“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电光火石”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结合语意,“国人对女足的关注”对于女足来说是一种好事,是一种激励,因此“昙花一现”最符合语意。答案锁定C。第一空。“低潮”比喻事物停滞或缓慢发展阶段;“低回”指起伏回旋;“低迷”指低落,多形容形势、境况;“低落”指向下降,一般指情绪。材料谈的是中国女足不受关注的状况,将C项的“低迷”符合语意。第三空。“怒放”、“盛放”都强调开放之盛;“绽放”侧重于“绽”——形容花开时由花蕾花瓣紧闭到展开的样子。此空形容的是“铿锵玫瑰”,因此用“绽放”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C。
3、单选题 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总有些__的“史实”并不真实,又或者,有些历史真相看起来无可置疑,但在它们背后,却隐藏着另一层真相。当我们试图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经验,为未来提供借鉴时,却发现历史并非全部都是真相,而是被__过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盖棺定论 增添
B: 言之凿凿 加减
C: 铁证如山 修饰
D: 无可厚非 纂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混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近义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B项“言之凿凿”表示说得非常确实,但一般都指表面看上去真实,后面常常会否定,填入空格内符合语境。A项“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C项“铁证如山”强调证据确凿、不容反驳,文中没有提到“证据”;D项“无可厚非”指做的事情不能算错,不必过分地加以责备。A、C、D三项一般都表示肯定意思,没有否定含义,因此排除。第二空由原文“有意还是无意”可见D项“篡改”不合适,因其表示有意地改动。原文“历史并非全部真相”只能推断历史是变动过了的,不能确定是“添加”或是“修饰”。B项“加减”切合语意。故正确答案为B。
4、单选题 工业革命以来,两百余年的时间,生产力的飞速提高造就了昌盛的工业文明,在人类为自己创造的奇迹____时,却丝毫不曾察觉已经在透支未来,外部性、知识与技术的瓶颈,以及人性的____让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走向了尽头。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洋洋得意 虚伪
B: 陶醉 无知
C: 沉迷 罪恶
D: 沾沾自喜 贪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混搭填空解析考查语境搭配的实词与成语填空。“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题干第一个空应是形容人们认为工业文明成就卓越而得意,“沾沾自喜”贴合题意,排除A项。第二个空涉及人性,不能用“无知”或“罪恶”描述,排除B、C两项。文段描述工业文明辉煌的物质成就走向尽头的原因,与之相对应的是人性的负面因素,“贪婪”与句中的“透支”相呼应,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D。
5、单选题 “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__三分__。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自豪 遗憾
B: 无奈 悲伤
C: 感伤 埋怨
D: 骄傲 惭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实词填空解析本题考查实词的语境填空。根据语境可知,空格处所填入的词语应是相反的关系,用来表达作家、学者、翻译家说这句话的态度。根据前文“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可以看出说话人的自豪感,体现出了“中国诗歌的独一无二”,但同时又为“不可翻译”所带来的“走出国门”的难题担忧,所以带有三分“遗憾”,最佳选项为A。BC项中的“无奈”和“感伤”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中的“骄傲”带有一定程度的贬义成分,不符合文意,也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