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为避免养老金制度面临破产之灾,英国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改革这项制度:一是增加养老保险缴费。从2011―2012财政年度开始,雇员和雇主的缴纳比例将各上升1%,合计为25.8%。二是推迟退休年龄。无论男女领取养老金的年龄都将进一步提高。三是对职业养老金加以改革,规定第二支柱自愿职业养老金将自2012年10月起成为强制性的职业养老金,要求所有年收入7475英镑以上、年龄在22岁到法定退休年龄之间、没有参加任何职业养老金计划的劳动者都将“自动加入”职业养老金计划。四是成立了由政府资助的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储蓄信托具有超低的0.3%年管理费率,届时第三支柱的私人养老金、个人寿险会更多地和第二支柱融合,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从而构成英国养老金的主体。英国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的实质是_____。
A: 增加更多的养老金品种以供选择
B: 统一使用国家职业储蓄信托平台
C: 增强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
D: 增加养老金收入并节约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政府养老金制度改革措施有四项:增加养老保险缴费;推迟退休年龄;对职业养老金加以改革;成立了由政府资助的低成本的国家职业储蓄信托。第一、三项措施增加了养老金的收入,第二、四项措施则减少了养老金的支出。因此其改革措施的实质是增加养老金收入并减少支出,D准确。A项材料并未提及;B项只是第四项措施,不是实质;C项错误,举措增加养老金收入并减少支出,并不能增强该制度的吸引力。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_____
A: 人需要有门排除外界干扰,以提高脑子的思考力
B: 人需要有门,使自己不受拘束,自主地生活
C: 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有赖门作一些必要的回避
D: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和选项知可知此题是隐含主旨题。从材料的最后一句“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可知,人是独居动物,且是有思想感情的。前面讲“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由此可知,门的存在能够使人不受拘束,保持自己的“隐秘”,且在门后,“头脑的工作最有效”,所以人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A、B、C均为D选项的一种情形,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目前,有许多正在装修的家庭缺乏家装常识和经验,自作主张,随心所欲。而有些家装公司为了经济利益更推波助澜,对业主要求惟命是从。但装修后终究是住户自己居住,如果留下隐患,造成邻里纠纷,出现质量事故只能自食其果。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____。
A: 装修不能随心所欲,要注意质量
B: 家装公司装饰不认真
C: 正在装修的家庭缺乏家装意识
D: 装修后的房子由住户自己居住,所以装修公司不负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A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根据提问“主要”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主要讲述了一个社会现象,即很多家庭装修都为所欲为,自作主张,而不注重质量。从“正在装修的家庭”和“家装公司”两方面来分析原因,提出造成该现象不只是装修家庭自身的原因,还有家装公司的推波助澜。A项所述是针对文段主旨所提出的,将所述的社会现象表述为一种警告是合理的。BC项说法太过片面,只提到了其中的一方面,无法构成主旨。D项表述不准确,负责的不只是“家装公司”,还有“装修家庭”自身,排除。正确答案为A。
4、单选题 解决城市交通可以尝试一种新机制:公交因为承担着低收入者、环保人士等提供社会公益性服务的职能,由政府购买公交服务低价提供给公众;个体自行车出行或纳入到政府购买体系,或推行自行车优先措施;出租车因为价格的高低并不会影响需求者对出租车这种出行方式的选择,所以自然由开放的竞争市场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对小汽车的使用者可以征收道路使用费,是交通拥堵的外部性内化,这种机制的实施,还要求有配套措施,比如完善公交优先基础设施,鼓励拼车行为、恢复或建设自行车车道、制定针对绿色出行的政策法规,引导和鼓励绿色出行方式等。对文中的“新机制”最恰当的概括是_____。
A: “主体---配套”机制
B: “多元---环保”机制
C: “保障---市场”机制
D: “公平---高效”机制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词句理解题解析由提问可知为词句理解题。冒号后面对新机制的阐述说明。总结起来包括保障措施和市场调控,可概括为“保障—市场”机制。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这段文字意在_____。
A: 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
B: 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C: 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 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隐含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文段先对比了文明和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然后用转折词“其实”引出城市化是文明的结果,最后用转折词“但是”点明文中的观点,即“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说的是城市化过程中,不要忽视文化的作用,即不要为了追求城市的现代化而牺牲城市的个性,C正确。“城市化”为文段的论述主旨所在,A、D项没有突出这一关键词;B项未把握重点,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并非文段意在探究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