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有意放任,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下列属于间接故意的是_____。
A: 李某由于邻居赵某经常辱骂她而怀恨在心,找人恐吓赵某,赵某由于惊吓过度而突发心脏病死亡
B: 某日深夜,李某在家中听到外面有女子呼救,由于心里害怕没有出门察看,结果第二天警方发现在李某家附近有一女子被害
C: 李某在不知赵某正在维修机器的情况下合上了电闸,导致赵某触电身亡
D: 李某高速驾驶中看到有一老人正在横穿马路,但没有减速,将老人撞成重伤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间接故意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两点: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危害社会,有意放任。D项中看到老人过马路而没有减速,是一种有意放任的态度,因此是间接故意。
2、单选题 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措施的是_____。
A: 政府规定每平方公顷草场放牧的牧畜数量
B: 某地政府出资修缮年久失修的道路,并规定载重超过20吨的车辆禁止通行
C: 为防止外人随意游牧,政府将草场划分给牧民个人并在边界安装围栏
D: 某风景区旅游区规定,每天进入景区的旅游人数不得超过1000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环境承载力强调“生态系统”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B中“道路”并非“生态系统”,“20吨”不是“数量”,“车辆”也不是“有机体”,因此政府对道路的维修、限行不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A中“草场”、“畜牧数量”,C中“草场”、“牧民数量”,D中“景区”、“旅游人数”均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定义,因此A、C、D中的措施都属于保护“环境承载力”的措施。故答案为B。
3、单选题 人性定理是指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他自己的目的的。”根据以上定义,不属于人性定理的内涵的一项是_____。
A: 不存在完全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
B: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
C: 对自我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欲望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D: 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不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人性定理是指任何一个正常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特定目的的。A项是对这一定理的曲解。人的自我肯定的内容不仅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还包括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因此人是有可能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的,在这种活动中,人得到了自我价值判断的实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所以B项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在确知生存需求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这后两类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因此C项也是人性定理的内涵之一。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D项反映了自我肯定原理。故本题答案为A项。
4、单选题 可见光:是指能够引起人们视觉的电磁波。按照定义,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
A: 天空中,许多发出红外线、紫外线的天体,我们无法用可见光光学望远镜看到。这说明红外线和紫外线不是可见光
B: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房间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不意味着没有可见光刺激我们的眼睛
C: 通过滤色镜观察一个球是黑色的,这说明某些波长的可见光引起了我们眼睛的视觉
D: 医生为患者做X光透视时,他可以看到屏幕上成的像。对医生而言,X光是可见光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A「解析」在可见光中,紫光的频率最高,再上去就是紫外线。红光的频率最低,再下去就是红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皆为不可见光。
5、单选题 重婚是指有配偶的男女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或者没有登记结婚而与他人同居而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的,以及未婚男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属于重婚的是_____。
A: 甲在家乡已经结婚,出门打工后被人拐卖给了乙,被迫与乙生活在一起
B: 甲乙离婚后又同居在一起
C: 甲在隐瞒了自己已结婚的情况下与乙领取了结婚证书
D: 甲乙同居多年,甲突然提出分手,并很快与丙结婚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单定义判断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强调“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中的甲被拐卖给乙,但并未与乙登记结婚,不符合定义中的关键词,故不属于重婚;B项中的甲乙已经离婚,然后同居,不符合“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故不属于重婚;C项中甲未离婚又与乙登记结婚,符合“未办离婚手续又与他人登记结婚”,属于重婚。D项中的甲乙同居多年,虽然已构成事实上的婚姻关系,但甲在于丙结婚之前,已经和乙分手,故不属于重婚。因此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