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理学重道德的修养固然不错,其对于中国社会日后发展贡献,也不容忽视,但不能都认,理学所倡导的偏重道轻视事功的倾向,还有他那过分的内省自律,正好为专制帝王起到了为渊驱鱼的效果。读书人的大丈夫气概日渐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从梁山里诞生。宋、明两次亡于外族,无疑与宋代以来主流思想的自宫与内敛不无干系。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_____。
A: 理学特有的价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统治者的统治需求
B: 理学所倡导的精神导致古代读书人中很少出现英雄豪杰
C: 读书人大丈夫气概的缺失和理学自身的特点有关
D: 宋明两次亡于外族,理学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单选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得到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
这段话主要谈论的是_____
A: 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B: 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途径
C: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D: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单选题 人离开了文化,离开了文化的创造与积累,离开了文化世界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自然丧失了现实文化价值的意义,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本质。反之,文化若离开了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这段话支持了一个论点,即_____。
A: 文化与人的本质实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B: 人如果没有文化,则其就没有做人的资格
C: 文化只能反映人的活动
D: 没有文化,人也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人的本质
4、单选题 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农民工城市融入是城市化的重要环节。如何使大量留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和所在城市融合为一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必须要解决的课题。当前,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种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社会融合问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
A: 农民工在城市中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
B: 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因素之一
C: 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D: 农民工需要在经济、制度、文化层面融入城市
5、单选题 1941年,美国正式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美国和英国都是使用英语的国家,美军与英国军民的接触没有语言障碍。但是随着双方接触的增加,逐渐发生了一些摩擦。英国人指责美国人没有礼貌,少教养,喜欢表现自己,待人接物太随便。美国人则责备英国人自高自大,自以为是。这种情况使英美关系有些紧张。在盟军即将进行诺曼底登陆,攻占欧洲大陆的情况下,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
“这显然是一个不利因素”的“这”指的是_____。
A: 大批美国士兵来到英国
B: 美国人英国人互相指责
C: 英美之间关系有些紧张
D: 盟军即将攻占欧洲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