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问题据美国K大学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能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活的意思是_____。
A: “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 “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 “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 “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可知,“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是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为了说明这句话,下文先介绍了厂家的说法,又谈了研究人员的看法及试验结果。试验表明厂家的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即名不符实。原文并没有否定“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科学性,倒数第二句话还对这类物质的特点作了分析:原文也没有否定“生物降解”的现实性,开头强调并不能真正生物降解的塑料是“大多数”,结尾讲“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的“每个产品”是“经他们试验”的产品,并不是所有产品,所以A、C选项有误。D选项是无中生有。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2、单选题 在新的环境里,中国人往往以家庭道德和家庭感情为社会母本,迅速复制出官员是“父母”,下属是“子弟”,朋友和熟人是“兄弟”的仿家族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对这段话中所指的“人际关系”现象理解错误的是_____。
A: 这是一种仿家庭和准血缘的人际关系
B: 这种关系往往以家庭道德和感情为社会母本
C: 这种关系是父母为官员,子弟为下属,朋友和熟人为兄弟
D: 这种关系往往在新的环境里产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C选项是偷换概念中的偷换归属,原文是“官员是‘父母’,下属是‘子弟’,朋友和熟人是‘兄弟’的仿家族”。A、B、D三项可以从原文找到。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3、单选题 中国的粮食问题,仍然还是要靠自己,这是由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粮价是市场创造过程的客观结果,我们与其在价格干预上绞尽脑汁,不如把目光放长远,切实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进步方面下大力气,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项要素投入,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和粮食自给率的合适水平。在(此基础)上,才可能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底气。文中画线的“此基础”表示_____。
A: 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B: 提高粮食的销售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C: 改善农业生产要素,保证足够适量的粮食产量
D: 加大宏观调控,避免粮食市场掉入盲目的误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注意关联词“与其……不如……”,强调的重心在“不如”后面的部分,所以“此基础”指的是“不如把目光放长远,切实在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技术进步方面下大力气,珍惜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项要素投入,保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和粮食自给率的合适水平”。所以,本题答案为C选项。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多义词“松懈”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A: 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B: 它是一种腐蚀剂,使团结涣散,关系松懈,工作消极,意见分歧。
C: 为了搞好总复习,许多同学废寝忘食,毫不松懈。
D: 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松懈:①不紧张;松弛,不集中。②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密切,动作不协调。A、C、D中“松懈”应按意项①解释。B中应按意项②解释。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
5、单选题 在环境保护的宣传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提醒了人们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下列4句话中,与这句口号的提出者想法最相近的一句是______。_____
A: 宇宙中其他的星球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B: 宇宙中即使有其他的星球适宜人类居住,人类也无法迁住那个星球
C: 如果地球被污染了,人类将束手无策
D: 人类不可能找到比地球更适宜自己居住的星球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原文中“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表明不管宇宙中其他的星球状况如何,就最适于人类居住而言,都是无法和地球相比的,因为人类就是在地球上产生的,而这正是选项D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没有断言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存在,所以选项A不成立。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局部精读类>词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