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了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即目标管理,他认为,目标不仅是管理者下达的,而且要得到被管理者的认同,只有这样,有难度的工作才不会被员工所拒绝和回避。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_____
A: 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方法
B: 目标由管理者确定
C: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应共同商定目标
D: 工作不应有难度,否则员工会拒绝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本题为表面主旨题。材料先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再对目标管理进一步解释,主旨句为第一句,故A项正确。B项虽然表述无误,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C项材料中提出了管理者应使被管理者认同目标,并未提出需要共同商议;D项与文段内容无关,故均不选。故正确答案为A。
2、单选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不一,许多欠发达地区是每人每月50元或60元,某地新闻报道中还以“低保水平提高到每月50元”为题以示政绩。各地的物价水平、生活指数当然很不相同,但是,在今日的中国,即便许多发达城市的低保线是每月300多元,低保户维持生计尚显困难,那么一个月50元的艰辛就不难想见。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_____。
A: 我国实行的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不一。
B: 一些地方以提高低保水平为政绩指标。
C: 发达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较低。
D: 欠发达地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较低。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表面主旨题 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题干第一句属于陈述客观事实,第二句才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由“即便许多发达城市的低保线是每月300多元,低保户维持生计尚显困难,那么一个月50元的艰辛就不难想见”可以推断作者认为5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偏低的。A、B、C三项都只是背景铺垫,不是文段主旨。故正确答案选D。
3、单选题 邻居在房屋的周围种上许多梨树,其中有一颗正好靠近我家稻田,致使我家稻田的两平方米面积或多或少减产,但父亲从来没有怨言。后来,邻居觉得不好意思,每到梨子成熟的时候摘最大的梨子送到我家,还将猪圈里的肥料朝我家稻田里。因此,我家稻田的收成总体上没有减少。父亲便以此为例,告诫我:_________。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_____。
A: 以德报怨,是为自己造福
B: 宽容是不会蚀本的
C: 不要锱铢计较
D: 退一步,海阔天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排序衔接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断不当,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段际逻辑,具体表现在句子在文中的作用。题中所要填写的位置在段尾,那么句子就应该具有总结或呼应的作用。由原文的“以此为例,告诫我”可知空缺处的语句是对前文所体现的道理的总结。前文共两句话:第一句讲父亲对于邻居对自家稻田造成的减产从无怨言,非常宽容:第二句讲父亲的宽容得到了邻居的回报。两句话共讲了两个要点:宽容、回报。所以空缺处的语句也要包含这两个要点。四个选项中AB都符合这个要求,但原文中并没有关于“以德报怨”的“怨”的内容,根据“须与原文文意相符”的原则,排除A。所以,本题选择B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排序衔接类>语句衔接
4、单选题 夸父这个形象是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以全部生命力_____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一曲壮歌!他_____了整个时空,从_____的原始社会到因特网时代,从东方到西方。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唱出超越混沌
B: 描绘穿越野蛮
C: 谱写掩盖简陋
D: 描述跨越粗鄙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先看第一空,“描述”、“描绘”与句中的“壮歌”搭配不当,故排除B、D。再看第二空,句意是夸父精神的影响力从古代一直延伸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这是一种对时空的“超越”,因此本题答案为A。
5、单选题 我起初学“桐城派”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桐城派”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人手,觉得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唐诗没有的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____。填人横线上最恰当的是_____。
A: 往往一开始喜欢甲派,而后又更喜欢乙派了
B: 往往是学习一派、研究一派,就喜欢一派、笃嗜一派
C: 往往从喜欢甲派而了解乙派,从了解乙派到对甲派产生怀疑
D: 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语句填空解析本题考查语句填空。文段主要说的是作者学习古文、诗以及外国文学的经验,而三者是大致相同的。由古文与诗的经验推及外国文学,作者应是先喜欢甲派而不了解乙派,待了解了乙派,才发现甲派也有不如乙派之处。与此意思相符的为D项。照此规律,可排除A、B、C,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