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据悉,一只成熟的母鼠大约20天左右即繁殖一次,一胎少的可生六七只,多则十来只小老鼠。而一只小老鼠出生1.5~2.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有趣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老鼠具有“计划生育”的功能。当一个地区老鼠的总量较多时,老鼠会减缓其繁殖频率,而在老鼠较少或人们大举灭鼠后,它们会加快繁殖力度,使老鼠快速地成倍增长。这段文字的主旨是_____。
A: 老鼠的寿命短,因此出生周期也短
B: 老鼠中存在着生育数量自我调节现象
C: 老鼠的繁殖能力惊人,危害性很大
D: 老鼠的繁殖能力取决于外界环境因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通过老鼠的繁殖周期及数量揭示了老鼠具有“计划生育”功能。A、C两项文段没有提到,可首先排除;文段认为老鼠的调节生育是自我调节的,而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决定,因此排除D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2、单选题 “十点半,桥南百货大楼上,那闪烁的霓虹灯,准时灭。他还在河堤上站着。他算过卦。卦人说,酉戌相害。他属鸡她属狗。他不信。他只信一个字:缘。”这是不久前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大赛创作的“龙头”。有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从他开的这个头接力下去,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在李佩甫看来,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苏童、赵本夫、范小青、毕飞宇、黄蓓佳等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彩信或短信小说,但也有人认为短信文学对文学的实质毫无意义。这段文字主要是说_____。
A: 短信小说之争
B: 短信小说是文学吗
C: 由“龙头”衍生出的短信小说
D: 短信小说具有传统小说无法比拟的特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知此题是主旨概括题。文段通过一段文字引出“短信小说”这个关键词,而后指出针对““短信小说“是否属于文学存在的两种态度,故正确答案为B。文段并没表现出”争“,所以A选项错误。C选项只说了”短信小说“的出现,没说明对”短信小说“的态度。D选项只是李佩甫的个人观点。
3、单选题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闪电交作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且清新宜人。这段文字主要介绍_____。
A: 闪电形成的机制
B: 宇宙射线对人类的危害
C: 臭氧对人类的贡献
D: 闪电对地球的保护作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根据提问知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是总分结构,提出闪电是人类的“清洁工”,然后分两段论述闪电使地球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危害,闪电使空气变得纯净,这两个具体作用对地球环境均是有益处的,与D项表述相符合。A项闪电的形成机制在文段中未提及;B项在文段中只是稍有提及,并不是文段要介绍的主要内容;文段主要介绍的是闪电的作用,主体是闪电,而非臭氧,C项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
4、单选题 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我们的外交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外国人在中国博大精深、错综复杂的文化历史面前望而却步,甚至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精要的描述这一深刻变动的古老文明,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和谐世界"等战略框架和口号,更多地着眼于国外的战略决策者,而不是针对那些普普通通,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国外民众,用现代形象管理学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广告词"和"象征符号"还不太贴近群众,在视觉触摸感和情感想象力上,还总让人感到有些缺憾。这段文字谈讨的核心问题是_____。
A: 外交官在对外交往中遭遇的困境
B: 古老文明走向世界需要突破的难关
C: 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误区
D: 中西不同文化间客观上存在的隔膜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此题为主旨概括题。文段首先指出外交官在以前的对外传播和交往中所遇到的困境,即难以精要地描述我们的文明。接着引出目前我们提出的一些战略框架和口号都是针对国外的战略决策者的,而忽视了国外民众。最后一句从专业的角度指出这些战略框架和口号所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整个文段是在讲我国在对外传播和交往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故本题选C。文中主要强调的是对外宣传策略问题,A、B、D三项未把握文段重点。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教育目标不是教学生如何执行别人为自己制定的规范,而是帮助他们了解规范应该如何形成,自己如何参与创造合理的社会规范。换句话说,我们不应该教他们如何听话,而是教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管理自己,如何挑战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创造新的制度。这段文字最可能批判的是_____。
A: 阻碍学生进行创新
B: 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
C: 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D: 不注重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主旨概括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非典型的主旨概括题。文段先阐明了“教育目标”应该采取的做法,“换句话说”是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是文段侧重说明的内容,即“我们不应该教他们如何听话,而是教他们学会如何自己管理自己,如何挑战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创造新的制度”。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有主见的人,而不是盲目地顺从,即批判一味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故正确答案为B。A、D两项只是文段片面的复述,不全面,可排除;C项的“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文中没有提及,也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