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片段阅读》(2021年最新版)试题预测(十)
2021-04-05 06:10:23 【

1、单选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仿佛已经是很久了,知天乐命、宠辱不惊的达观精神,就支配着我们的灵魂,也支配着我们的散文写作。像《与吴质书》和《恨赋》中这种直面死亡因而对生命绝不苟且的态度,不仅为我们所陌生,而且也让我们难以接受。然而,这种态度的存在,正证明了中国思想从来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是不是已经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终于厌倦了把散文当作犬儒精神的传声筒,而重续起中国文学史上另一种精神的散文写作?通过以上文字作者意在表达的是_____。
A: 我们的时代呼唤生命意识的觉醒
B: 对知天乐命的达观精神充斥散文的否定
C: 对散文所传达的达观精神以及认真对待生命态度的赞美
D: 对另一种散文写作精神的呼吁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意图推断题。找到关键词“然而”,后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对“这种态度”进行澄清和肯定,最后一句递进,通过疑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思考,实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态度”的散文精神的呼吁。A选项凭空扩大了文段的内涵,B项是对作者观点的曲解,C项喧宾夺主,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通过经济手段征税,把碳排放作为一项成本,计入工业生产和个人生活中,在经济学上顺理成章,但在政治上却有着极大的风险。既难以得到工业界的支持,也不容易说服选民。虽然是以碳排放名义征税,却往往会被认为是政府变相加税,或者是通过人为增加成本来压缩市场需求,不得人心。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____。
A: 通过经济手段征税不得人心 
B: 以碳排放名义征税实质上是变相加税
C: 对碳排放征税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D: 对碳排放征税有极大的政治风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 解析: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句即主旨句,后两句是对其原因的解释说明。故D项是对主旨的最好概括。A项把话题主体指向通过经济手段征税,偷换概念,表述错误;B项属于断章取义;文段并没有强调征收碳排放税的影响,且丝毫没有提到其正面影响,C项概括有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项。



3、单选题  太平之世读书,易;马乱兵荒年,也能读书,难。静穆的乡村读书,易;在城市闹中取静,也能读书,难。明窗净几读书,易;败屋茅檐也能读书,难。于教室、图书馆读书,易;于车上、船上、旅途中,也能读书背书,难。闲时读书,易;忙时放下事立刻能读书,难。这段话告诉我们_____。
A: 读书有难有易,但能坚持读书难能可贵
B: 读书易中有苦,难中有乐
C: 读书的难易唯有自己明白
D: 读书的难易连自己也不明白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材料以读书难易为主线,讲述坚持读书之可贵,层次分明。A项最符合材料意思。



4、单选题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有人问他:“以德报怨,何如?”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与这段文字文意不相符的是_____。
A: 以一种恶意,一种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不道德,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止无休
B: 你献出恩德和慈悲,用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C: 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和磊落,坦然面对一切
D: 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据问题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由材料可知,孔子认为不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宽宥所有人的过失。材料重点是问和答,“以直报怨”,指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即不能以德报怨。由此,B选项“用仁厚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与材料意思不符,B选项正确。由要“以德报德",不能以怨抱怨可知,A、D选项符合文意;由“以直报怨”可知C选项符合文意;由“强调做事情的分寸”可知D选项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B。



5、单选题  在服装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坐着,他们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是当一个月结束的时候,_____。
A: 老板给女工发300元的工资,但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B: 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300元的工资,而男工所得的却是400元
C: 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400元工资,而女工却只能得到300元
D: 老板给男工发400元工资,但女工却只能得到300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C考点语句填空 解析此题为语句填空题。括号前的句子的主要论述对象是“男女工人”,可知括号里的内容的主语也应该是“男女工人”,故排除A、D。由“可是”这一转折词可知前后应意思应相反,男女工人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按理应该获得同样的报酬,但实际却不是这样。根据常识,男工人一般不擅长缝制衣服,所以最有可能的是,老板因此而给男工人更高的工资。正确答案为C。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常识判断》..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