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有关犯罪预备,正确的说法是_____。
A: 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法规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 犯罪预备尚未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 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答案:ABCD
2、单选题 下列关于肖像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 法人也有肖像权
B: 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C: 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进行
D: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本题考查肖像权的基本知识。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使用公民的肖像,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进行。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据此,本题D、C、B均表述正确。肖像权是自然人专属人身权,法人不享有肖像权。因此,A表述不正确,为应选选项。
3、单选题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
A: 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 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 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及解析:C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应以制定法为依据,排斥习惯法,故A项错误。根据《立法法》第8条第4项,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故B项错误。刑法只禁止犯罪化,强化惩罚或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追溯既往,对非犯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法律则允许有溯及既往的效力,故C项正确。刑法分则中部分条文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的特征,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之所以采取这种简单罪状的方式,往往是因为这些犯罪的特征为众人所知,无须具体描述,所以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故D项错误。
4、单选题 正当防卫的目的是。_____
A: 保护本人的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B: 保护公共利益、本人利益免受不法侵害
C: 保护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权益免受侵害
D: 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是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的行为人采取造成一定损害的方法,以防止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遭受侵害的有限度的行为。也就是说正当防卫的目的必须是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只有D项强调了这一点。
5、单选题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下列哪一法院审判?_____
A: 犯罪地人民法院
B: 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
C: 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
D: 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及解析:C《刑讼法》第25条规定:“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