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时期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以下不属于“和合”思想在中国历代对外交往上的表现的一项是_____。
A: 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B: 历代王朝在建立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
C: 鼎盛时期的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
D: 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 D 考点细节判断题解析由提问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从文段的意思来看,“和合”思想强调的是包容与和睦,D项中的“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没有体现出和睦之意,因而不是“和合”思想的表现。A项的“开放和包容”、B项的“止戈息武”和“协和万邦”、C项的“睦邻友好”都能够体现“和合”的思想。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据了解,针对药价虚高的现象,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药品降价的方式来解决。据统计,自政府恢复对部分药品价格实行管制以来,已经进行了17次药品降价。截至目前,已经制定、调整了国家医保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烦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的差异。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_____。
A: 国家已经通过调整国家医保目录的1000多种药品最高零售价解决了药价虚高的问题
B: 患者认为药价过高是患者期望值过高的缘故
C: 对药品价格实行管制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
D: 通过减少流通环节和实施透明操作使药品降价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推断类中的劝导说服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对原文信息进行读取,寻找中心句。“但由于流通环节的烦琐和暗箱操作等原因,药品价格依然很高,实际药价与患者的期望值仍然具有较大的差异。”这是文段的中心句。从这我们可以知道,药价虚高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A项是错误的。同时,这句话也说明对药品价格实行管制并不是解决药价虚高的根本办法。因此,C、B都是错的。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考查点:言语理解与表达>片段阅读>推断类>劝导说服类>寓意启示
3、单选题 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由于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这段文字主要是在强调:_____
A: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
B: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暗示效应。
C: “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总结为“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D: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艺术家中更容易产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A这是一道比较简单的题目,通过一个故事引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而之后通过文中“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效应”一句,我们可以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所以,B选项是明显错误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期望效应不是暗示效应,C选项明显是个补充说明内容,并不是全文的重点,D选项则完全不着边际。
4、单选题 与营养餐相比,音体美教育的缺失似乎显得不那么迫在眉睫。这样的逻辑并不错,然而,换一个角度的话,或许能逼视出这种逻辑的不足:与物质匮乏相比,心灵缺乏滋养,难道不是一个至少同样重要的问题?我们有理由呼吁:各种慈善努力,无论官方或民间,务请聚焦贫困地区音体美的匮乏。这段文字结论错误的是_____。
A: 营养餐和音体美教育同为贫困地区学生所需
B: 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匮乏
C: 作者认为营养餐比音体美教育更亟需
D: 慈善事业对贫困地区的音体美教育关注不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态度理解题解析由“与物质匮乏相比,心灵缺乏滋养,难道不是一个至少同样重要的问题?”可知,营养餐并不比音体美教育更重要,C表述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
5、单选题 1801年在英国同丹麦进行的哥本哈根海战中,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上校在激战中处境危险,接到了撤退的信号。舰长弗雷问他怎么办,他将望远镜举到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有看见那个信号。”于是又勇敢地继续指挥战斗,结果取得了胜利,丹麦被迫停战。这段话的主题是_____。
A: 强调纪律在军队中的重要性,纳尔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其不听命令,擅自作主的做法是错误的
B: 肯定了纳尔逊审时度势,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执行命令的行为
C: 说明纳尔逊取得哥本哈根海战的胜利是个奇迹,因为当时上级已发出了撤退的信号
D: 告诉我们纳尔逊上校是如何在哥本哈根海战中找到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理由的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文段主要论述了英国海军取胜的原因,即纳尔逊审时度势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从“英雄”、“勇敢”、“胜利”这些字眼,可以判断文段对于纳尔逊上校的做法是褒扬的,据此排除A项。“纳尔逊取得哥本哈根海战的胜利是个奇迹”与“上级发出撤退的信号”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排除C。“将望远镜举到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有看见那个信号。’”是为了表现上校继续战斗的决心,而不是介绍其“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理由”,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