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 十九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逻辑判断》(2021年最新版)在线测试(十)
2021-04-30 06:41:56 【

1、单选题  某市举办学生足球比赛。在进行第一轮淘汰赛后,进入第二轮的6个队伍实力相当,不过,总是可以分出高下。在已经进行的比赛中,甲队战胜了乙队,乙队击败了丙队。甲队和丙队将进行比赛。请根据题干,从逻辑上预测比赛结果_____。
A: 甲队肯定会赢。
B: 丙队肯定会赢
。
C: 两队将战成平局。
D: 甲队很可能赢,但也有可能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其他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各队水平相当是必然条件,即甲队、乙队、丙队水平相当,而甲队战胜了乙队,乙队战胜了丙队.排除比赛中的偶然因素,甲队的实力要能高于乙队,乙队的实力高于丙队,由此可知道,甲队的实力强于丙队。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但是竞技类比赛都存在偶然因素,因此在水平相当的前提下,甲队和丙队比赛,有可能赢,也有可能输,排出偶然因素的存在,甲队赢的可能性更大,故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  某市由于粮食价格上升带动饲料价格上涨,又发生了“生猪高热病”,养猪户由于猪价低而不愿意花钱给病猪治疗,致使该市大量肉猪死亡,养殖成本增加导致猪肉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两倍。这就大大提高了猪肉深加工企业的成本,估计猪肉制品价格将有大幅度的提高。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_____
A: 去年猪肉制品价格是历年最低的
B: 近年来猪肉深加工工艺有了很大改进
C: 猪肉深加工企业还能从其他省份购买生猪
D: 最近的猪肉价格上涨被高估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猪肉制品价格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论据是猪肉深加工企业的成本大大提高。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本题论点与论据间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需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题干主旨是成本增加⇒猪肉上涨⇒猪肉制品价格提高。A中“去年猪肉制品价格”跟现在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中近年来猪肉深加工工艺有大改进,可认为生产工艺对今年和去年是相同的,因此B项属无关选项;C中其他地区的生猪价格可能会比该市还要高,因此其他地区的生猪跟该市猪肉上涨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D认为最近的猪肉价格没有显著上涨,是直接对题干观点的否定,削弱论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



3、单选题  在某次调查中,有高达2/3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影响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收入的高低。分析不同收入人群的安全感,发现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6000~8000元的人群。因此,收入越低,安全感越低。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削弱上述观点?_____
A: 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生活成本比其他群体更高
B: 很多人认为收入稳定比收入多更容易给人安全感
C: 收入在1500~3000元的人群更有安全感
D: 收入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唯一因素,食品、婚姻等都对安全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削弱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论点是收入越低,安全感越低。论据是月收入在3000~6000元的人群安全感要明显低于月收入6000~8000元的人群。第二步:判断削弱方式论点和论据间存在逻辑联系,需削弱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B中"很多人认为收入稳定比收入多更容易给人安全感"和D中"收入不是影响安全感的唯一因素,食品、婚姻等都对安全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都说明导致安全感低的原因不是收入问题,B、D削弱了论点中的原因,B、D削弱了论点。C中"收入在1500~3000元的人群更有安全感"表明收入低的人群更有安全感,C直接削弱了论点。题干说收入水平与安全感的联系,而A说3000~6000元的人群生活成本,A与题干论点无关。故答案为A。标签削弱论点



4、单选题  以前,为了吃到放心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蔬菜,他们认为这样的蔬菜没有打过农药,因为如果打过农药,虫子肯定就不会去吃这样的蔬菜了。而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转变了观念。以下各项判断如果为真,则哪项能够解释消费者观念的转变?_____
A: 蔬菜有虫眼,表明虫子吃过蔬菜
B: 如果虫子会吃某种蔬菜,则这种蔬菜一定没有打过农药
C: 如果蔬菜打过农药,虫子就不会吃了
D: 有虫眼的蔬菜也可能打过农药,因为农药可以在虫害之后喷洒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加强题型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本题论点是以前,为了吃到放心蔬菜,很多消费者喜欢购买有虫眼的蔬菜,他们认为这样的蔬菜没有打过农药,因为如果打过农药,虫子肯定就不会去吃这样的蔬菜了,而现在,大多数消费者已经转变了观念,没有论据。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所以需加强论点。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A项:蔬菜有虫眼,表明虫子吃过蔬菜,这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B项:虫子会吃⇒-打过农药,这也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C项:打过农药⇒-虫子会吃,这也是符合消费者以前的观念,与转变观念无关;D项:菜农在虫害之后也可能会喷洒农药,说明“有虫眼”和“没有打过农药”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这就否定了以前的观念,很好地解释他们观念的转变,加强论点。综上,故正确答案为D。标签充分必要条件加强论点



5、单选题  大众意识到新闻传媒中可能有偏见并且怀疑新闻传媒强有力的传播效果。然而,大众对被报道的每一条新闻貌似有理的评价与新闻主体是不一致的,因为大众的评价是以从新闻媒介中得到的资料为背景的。如果作者上述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他在试图说明_____。
A: 如果在新闻传媒所报道的新闻中普遍存在偏见,那么公众要识别这些偏见是困难的
B: 新闻传媒修改他们的报道以适应特殊的政治议事日程
C: 新闻媒介把其偏见强加在往往不会被意识到失真的报道中,反而使它变成大众感兴趣和可信的观念中的一部分
D: 新闻报道者与大众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新闻报道者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日常结论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第一句强调大众意识到新闻传媒中可能有偏见,第二句说明大众的评价是以从新闻媒介中得到的资料为背景的。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大众意识到新闻传媒中有偏见,但是大众评价还是从新闻媒体中得出的。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B与偏见无关,C说明新闻媒体的偏见是大众感兴趣的,与题干不符,D说明新闻报道者与大众在重大的社会问题上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对于重大问题的观点,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A。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图形推理综..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