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场
C.第五次普查的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大约是第四次普查数据的4.8倍
D.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5.92%
三、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31~135题。
2004年全国主要机械产品产量统计表
指标名称 单位 累计 12月 比去年同期增长%
累计 12月
工业锅炉 蒸发量吨 118974.17 13210.91 7.58 -16.13
内燃机 万千瓦 39509.99 3505.29 24.84 27.18
金属切削机床 万台 35 3.78 36.32 48.56
电动工具 万台 13910.43 1410.4 14.88 -3.48
冶炼设备 吨 209260.2 19318.5 18.74 15.6
化工设备 吨 277137.9 27012.87 14.36 5.86
饲料加工机械 台 110350 11332 -7.69 -26.73
包装机械 台 55227 4675 -6.31 15.05
大中型拖拉机 台 91191 7828 87.4 132.7
小型拖拉机 万台 163.58 12.41 0.81 -8.96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 台(套) 113463 8178 31.23 -0.96
机车 万千瓦 297.39 38.38 7.72 94.57
民用钢质船舶 万综合吨 931.33 86.6 65.71 22.42
发电设备 万千瓦 6133.21 917.57 99.1 80.96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10163.3 1019.65 25.02 9.09
131.下列对2004年1~12月份主要机械产品产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2004年1月以来,机械整体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B.小型拖拉机产量在2004年全年呈负增长趋势,市场低迷
C.大中型拖拉机市场的火爆,反映出农民收入明显提高,购买力增强
D.2004年饲料加工机械产量呈负增长趋势
132.2003年包装机械产量为( )。
A.58947台 B.56110台 C.66038台 D.49831台
133.2004年12月份,化工设备产量较2003年同期增加多少吨?( )
A.7823.64B.5287.29C.1495.33D.34799.76
134.2003年12月份,工业锅炉产量占2003年饲料加工机械产量的( )。
A.14.2%B.13.2%C.11.0%D.11.9%
135.下面哪项陈述可以从上表中得出?( )
Ⅰ.机车生产可能在2004年上半年增长率低甚至处于负增长态势
Ⅱ.民用钢质船舶、发电设备在2004年呈成倍增长态势,反映出全国煤电油运紧张
Ⅲ.冶炼设备在2004年度,前期增幅高,后期猛跌
A.仅有Ⅰ B.仅有Ⅱ C.仅有Ⅱ、Ⅲ D.仅有Ⅰ、Ⅱ
四、根据下列图表,回答136~140题。
136.2004年度,天然气产量最高的月份为( )。
A.1月份 B.5月份 C.8月份 D.11月份
137.通过图表,可知天然气单月产量超过35亿立方米的年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01~2004年间,各年的天然气单月产量逐渐递增
B.2003年6月份的天然气产量高于2002年11月份的产量
C.2004年1~6月份,天然气产量逐渐递减
D.2001年6月份的天然气产量等于2002年4月份的天然气产量
139.天然气年产量超过360亿立方米的年份是( )。
A.2004年B.2003年C.2002年D.2001年
140.根据图表,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2003年10月份的天然气产量接近2002年11月份产量
B.2001年5月份的天然气产量低于8月份产量
C.2003年天然气单月产量均低于2004年单月产量
D.2001~2004年间,1月份的天然气单月产量逐年递增
全部测验到此结束!
参考答案及详解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B[解析] 文中第一句话为中心句,即主要内容为“新兴的光子产业首先在通信领域找到了突破口”。A、D项表述片面,C项与文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2.A[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选出符合语段的表述,剩余项即为所选答案。B、C、D项均符合原文,故A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3.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对照文中第三句“……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可知D项理解正确。
4.C[解析] A、B、D三项是对本段的信息归纳,C项明显与文意不符,故答案为C。
.D[解析] A、B、C三项均能从文中找到相应表述,D项明显与文意相反,并与B项意思矛盾,故答案为D。
6.D[解析] 该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即万事万物都是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在变化中得到永恒。故人应当踏实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不能常为人生的悲哀、得意而惑,而患得患失不能前进。
7.B[解析] 该段文字从一个平常简单的生活故事中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而盲者的看法与“佛的透悟”并不沾边,只是盲者的个人看法,故B项错误。
8.C[解析] 该段文字前面是对自然万物都有缺憾的描述,由“那么”一词可得,该段文字重点强调的是“人生也是一样”。故该段强调的是人生也是有缺憾的。
9.A[解析] 该段文字通过对人的生与死的比较,阐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价值。由此判断,只有A项符合。
10.C[解析] 由该段文字可得,“世界的喧哗和纷扰”在文中是指“也许现代社会太多的艰难也太多的诱惑……是非利害都是牵动我们的绳子。”由此判断,只有C项不属于其范畴。
11.B[解析] 由原文段中“基因污染是在天然的生物物种基因中掺进了人工重组的基因……随被污染生物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