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某单位实行五天工作制,即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星期六和星期日休息。现已知某月有31天,且该单位职工小王在该月休息了9天(该月没有其他节日),则这个月的六号可能是下列四天中的哪一天?_____
A: 星期五B: 星期四C: 星期三D: 星期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星期日期问题解析该月有31天,即有四周加3天,四周有8个休息日,还有一个休息日,来自多余的三天,将这三天看做月初,则可知这个月的1日必为星期日,否则会出现更多的休息日,于是可知这个月的6号为星期五。故正确答案为A。
2、某班同学要订A、B、C、D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_____
A: 7种B: 12种C: 15种D: 21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共有四种方式:若只订1种,则有
=4种订法;若订2种,则有
=6种订法;若订3种,则有
=4种订法;若订4种,则有
=1种订法。根据加法原理:共有4+6+4+1=15种订法。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概率问题>单独概率
3、自然数A、B、C、D的和为90,已知A加上2、B减去2、C乘以2、D除以2之后所得的结果相同。则B等于_____。
A: 26B: 24C: 28D: 2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解析设A、B、C、D经过变换后,所得结果均为E。可得:A=E-2,B=E+2,C=E÷2,D=2E;代入A+B+C+D=E-2+E+2+E÷2+2E=9/2E=90,得到E=20,则B=E+2=22,故正确答案为D。和差倍比问题
4、杂货店分三次进了一些货物,已知每一次的进货单价都是上一次的80%,且第一次的进货单价为5元。已知这些货物恰好能够排成一个三层的空心方阵,且最内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恰好分别是第一、二、三次所进的货物,且最外层每边有7个货物。现要保证20%利润率的情况下,杂货店应该将货物至少定为多少元?_____
A: 3.90 B: 4.12 C: 4.36 D: 4.5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三次的单价分别为5、5×80%=4、4×80%=3.2元。最外层有货物(7-1)×4=24个,中间层有24-8=16个,最内层有16-8=8个。所以总进价为3.2×24+4×16+5×8=180.8元,要保证20%的利润率,货物定价为180.8×(1+20%)÷(24+16+8)=4.52元。
5、大小猴子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多采摘12千克。有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了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多少只?_____
A: 18B: 20C: 22D: 2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鸡兔同笼问题解析解析1:设猴群中小猴有n只,则[(15+12)×(35-n)+(11+12)n]×2+[15×(35-n)+11n]×6=4400,可得n=20。解析2:我们可以先把35只猴子全部看成小猴子,那么这8小时可完成量为11×35×8+12×35×2=3920。然后分析差异,大猴子每小时比小猴子多采15-11=4,可得大猴子的数量为(4400-3920)÷8÷4=15,故小猴子数量为20。所以正确答案为B。标签差异分析
6、已知一列货运火车通过500米的隧道用了28秒,接着通过374米的隧道用了22秒,这列货运火车与另一列长96米的客运火车相对而过,用了4秒钟,问这列客运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_____
A: 21米/秒B: 25米/秒C: 36米/秒D: 46米/秒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通过题干前两个条件可以先求出货运火车的速度为(500-374)÷(28-22)=21米/秒,则该货运火车的长度为21×22-374=88米。货车与客车相对而过,此时总路程是两车车长的总和,则两车的速度和为(96+88)÷4=46米/秒,客车的速度即为46-21=25米/秒。
7、河道赛道场长120米,水流速度为2米/秒,甲船速度为6米/秒,乙船速度为4米/秒。比赛进行两次往返,甲、乙同时从起点出发,先顺水航行,问多少秒后甲、乙船第二次迎面相遇?_____
A: 48B: 50C: 52D: 54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甲船顺水速度为2+6=8米/秒,逆水速度为6-2=4米/秒;乙船顺水速度为2+4=6米/秒,逆水速度为4-2=2米/秒。
8、某学校的全体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的人数是108人,则这个学校共有多少学生?_____
A: 724人B: 744人C: 764人D: 784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计数模型问题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D。秒杀技要拼成方阵,则人数必然为完全平方数,仅D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
9、果园里有梨树、桃树、核桃树共526棵,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求桃树有多少棵?_____
A: 105B: 115C: 125D: 13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解法一:设桃树有
棵,那么梨树有
棵,核桃树有
棵,因此
解得,
。所以,选D。解法二:“梨树比桃树的2倍多24棵”,如果梨树少24棵,则刚好是桃树的2倍。“核桃树比桃树少18棵”,如果核桃树多18棵,那么刚好与桃树相同。则有:桃树的数目是:
(棵)梨树的数目是:
(棵)核桃树的数目是:
(棵)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和差倍问题
10、铁路沿线的电线杆间隔是40米,某旅客在运行的火车中,从看到第一根电线杆到看到第51根电线杆正好是2分钟。这列火车每小时运行多少千米?_____
A: 50B: 60C: 70D: 8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程问题解析从第一根电线杆到第51根电线杆,火车经过的距离=(51-1)×40=2000(米),2分钟行驶2000米,则火车每小时运行2000×(60/2)=60000(米),即60千米,故正确答案为B。
11、某S为自然数,被10除余数是9,被9除余数是8,被8除余数是7,已知100<S<1000,请问这样的数有几个?_____
A: 5 B: 4 C: 3 D: 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被N除余数是N-1,所以这个数字就是几个N的公倍数-1。10,9,8的公倍数为360n(n为自然数),因为100<S<1000,所以有两个数符合条件。
12、一只自动开关的电灯,早上六点整开灯,然后整数分钟后关闭,关闭时间是开灯时间的3倍,再又重新开启,开、关自动进行周期性的循环,每一循环开关的时间都一样。在早上6点11分以前5秒是关的,在上午9点5分以后5秒是开的,上午10点15分也是开的。那么上午11点后第一次由关到开的时间是_____。
A: 11点08分B: 11点14分C: 11点24分D: 11点32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在早上6点11分以前5秒灯是关的,这说明每次灯亮的时间不超过11分钟,设灯亮的时间为x分钟(x<11),在上午9点5分以后5秒灯是开的,即六点开始过了(9-6)×60+5+1=186分时灯是开的,则有186除以4x的余数应小于等于x。而在1-10中,x=9或5。再根据“上午10点15分也是开的”,即从六点开始过了(10-6)×60+15=255分时灯是开的。同理,255除以4X9的余数是3,255除以4×5的余数是l5,只有9符合条件,即每次灯亮9分钟。上午6-11点时有300分钟,若要灯刚好由关转成开,那么这个时间要能被36整除。在大于300的数中能被36整除的最小数为324。则上午11点后第一次由关到开的时间是11点24分。
13、某试卷共25题,答对的,一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的,一题扣1分,小王得了60分,则小王答对了多少题?_____
A: 14B: 15C: 16D: 17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 [解析] 设答对了x道题,则未答对的题为(25-x)题,可得4x-(25-x)×1=60,解得x=17。故本题选D。
14、有一批长度分别为3、4、5、6和7厘米的细木条,它们的数量足够多,从中适当选取3根木条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可能围成多少个不同的三角形?_____
A: 25个B: 28个C: 30个D: 32个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我们分三种情况分析:(1)等边三角形:有
,并且能全部围成三角形;(2)等腰非等边三角形:有
,其中3、3、7和3、3、6不能围成三角形(不能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还剩下18个;(3)非等腰三角形:有
(个),其中3、4、7不能围成三角形,还剩9个。综上,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一共有:5+18+9=32个。所以,选D。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几何问题>平面几何问题>与线、角相关问题(平面)
15、有甲、乙两汽车站,从甲站到乙站与从乙站到甲站每隔10分同时各发车一辆,且都是1小时到达目的地。问某旅客乘车从甲站到乙站,在途中可看到几辆从乙站开往甲站的汽车?_____
A: 9B: 13C: 14D: 11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 【解析】某旅客所乘之车在甲站起动时,正好有一辆从乙站开来的车到站停车;同样,当该旅客所乘之车到达乙站时,正好有一辆车从乙站开出,这两辆车均不算该旅客在“途中”看到的,这时,下一辆从乙站开来的汽车离甲站还有10分钟的路程,这辆车与该旅客所乘的车相向而行,相遇时,离甲站有10÷2=5(分钟)的路程。由此可推知,该旅客在途中每隔5分钟就可看到一辆从乙站开往甲站的车。所以从甲站到乙站,该旅客在途中看到60÷5-1=11(辆)从乙站开来的车。
16、(2007北京应届,第25题)某学生语文、数学、英语平均93分。语文、数学平均90分,语文、英语平均93.5分。该生语文成绩是多少分?_____
A: 88B: 92C: 95D: 99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依题意可知:
即

=
:=
所以,语文为88分;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平均值问题>算术平均值
17、小王和小李6小时共打印了900页文件,小王比小李快50%。请问小王每小时打印多少页文件?_____
A: 60B: 70C: 80D: 9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D。设小王每小时打印X页,因为小王比小李快50%,则小李每小时打印为X (1-50%)页,则根据题意可列:6X (1-50%)+6X=900,则X=90。
18、小张数一篇文章的字数,二个二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三个三个一数最后剩一个,四个四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五个五个一数最后剩一个,六个六个一数最后剩一个,七个七个一数最后剩一个,则这篇文章共有多少字?_____
A: 501B: 457C: 421D: 365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甲=丙×(1+20%)×(1+20%)=144%丙,则甲比丙多44%。
19、(2008广东,第11题)某人工作-年的报酬是18000元和-台洗衣机,他干了7个月不干了,得到9500元和-台洗衣机,这台洗衣机价值多少钱?_____
A: 8500B: 2400C: 2000D: 150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个人一个月的报酬为
元,洗衣机价值为
元,则:
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利润利率问题>其他利润相关问题
20、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_____。
A: 12%B: 13%C: 14%D: 1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经济利润问题解析
21、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_____。
A: 140万元B: 144万元C: 98万元D: 112万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由题意,甲=1.5(乙+丙),甲+乙=5丙,将乙=56代入,可得甲=144,丙=40。故答案为B。秒杀技秒杀一:由甲的销售额是乙丙之和的1.5倍,而1.5中含有因子3,因此甲的销售额能被3整除,仅B符合。秒杀二:甲和乙的销售额之和是丙销售额的5倍,因此甲乙销售额之和能够被5整除,其尾数为0或5,在四个选项中仅B符合这一要求。
22、在一个两位数之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例如:在72中间插入数字6,就变成了762。有些两位数中间插入数字后所得到的三位数是原来两位数的9倍,下列数字满足条件的是:_____
A: 25 B: 20 C: 18 D: 17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对于这个题来说,首先要判断个位是多少,这个数的个位乘以9以后的个位还等于原来的个位,说明个位只能是0或5,先看0,很快发现不行,因为20×9=180,30×9=270,40×9=360等等,不管是几十乘以9,结果百位总比十位小,所以各位只能是5。略作计算,不难发现:15,25,35,45是满足要求的数。故选A。
23、有面积为1平方米、4平方米、9平方米、16平方米的正方形地毯各10块,现有面积为25平方米的正方形房间需用以上地毯来铺设,要求地毯互不重叠而且刚好铺满。问最少需几块地毯?_____
A: 6块B: 8块C: 10块D: 12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统筹规划问题解析
24、甲、乙两种含金样品熔成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一半,得到含金
的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3.5倍,得到含金
的合金。那么乙的含金量为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解法一:设甲的含金量为
,乙的含金量为
,可列方程:
解得
。所以,选A。解法二:设甲重量单位1,含量a,乙含量是b
解得,
,
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比例问题
25、某班46个同学要在A、B、C、D、E五位候选人中选出一位体育委员。已知A得选票25张,B得选票占第二位,C、D得票相同,而E选票最少,只得4票。那么B得了多少张选票?_____
A: 7张B: 9张C: 6张D: 4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由题干可知,B、C、D三人共得选票46-25-4=17(张)。设C、D每人得票数为m,B得票数为n,则有2m+n=17(n>m),则m=5,n=7。故B得选票为7张。
26、
_____
A: 2cmB: 3cmC: 3.5cmD: 4cm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
27、某单位今年一月份购买5包A4纸、6包B5纸,购买A4纸的钱比B5纸少5元;第一季度该单位共购买A4纸15包、B5纸12包,共花费510元。那么每包B5纸的价格比A4纸便宜_____。
A: 1.5元B: 2.0元C: 2.5元D: 3.0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设A4纸和B5纸的价格分别为x元和y元。根据题意可得6y-5x=5,15x+12y=510,解得x=20,y=17.5,那么B5纸的价格比A4纸便宜20-17.5=2.5元。故正确答案为C。
28、某单位招待所有若干间房间,现要安排一支考察队的队员住宿,若每问住3人,则有2人无房可住;若每问住4人,则有一间房间不空也不满,则该招待所的房间最多有_____。
A: 5间B: 4间C: 6间D: 7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
29、(2008国家,第60题)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如果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那么购买甲、乙、丙各1件共需多少钱?_____
A: 1.05元B: 1.40元C: 1.85元D: 2.10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解法一:根据题意,设购买甲、乙、丙分别需要
元,则:
得:
所以,选A解法二:本题有两个方程,三个未知数,属于不定方程组,因此肯定无法最终解得具体值
由上式可以看到,尽管
都不能确定,但它们的和是确定的,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完全可以找出一个简单的满足条件的数字组合,这样算出来的三个量的和肯定也将是最终的结果。由于原题中
的系数最大,不妨令
,即:
上面两种解法相比,解法一简洁明了,但上了考场不一定能够迅速想到其系数配比。因此,在能够迅速得到两式系数的时候,应该选用解法一,否则,我们应该利用解法二的方法迅速求解。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不定方程问题>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组)
30、有黑、白、黄色袜子各10只,不用眼睛看,任意地取出袜子来,使得至少有两双袜子不同色,那么至少要取出_____只袜子。
A: 12 B: 13C: 11 D: 1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 【解析】考虑最坏的情形,把某一种颜色的袜子全部先取出,然后,在剩下两色袜子中各取出一只,这时再任意取一只都必将有两双袜子不同色,即10+2+l=13(只)。故选B。
31、有黑、白、黄色袜子各10只,不用眼睛看,任意地取出袜子来,使得至少有两双袜子不同色,那么至少要取出_____只袜子。
A: 12B: 13C: 11D: 14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考虑最坏的情形,把某一种颜色的袜子全部先取出,然后,在剩下两色袜子中各取出一只,这时再任意取一只都必将有两双袜子不同色,即10+2+l=13(只)。故选B。
32、小王收购了一台旧电视机,然后转手卖出,赚取了30%的利润,1个月后,客户要求退货,小王和客户达成协议,以当时交易价格的90%回收了这台电视机,后来小王又以最初的收购价将其卖出。问小王在这台电视机交易中的利润率为:_____
A: 13% B: 17% C: 20% D: 27%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13%。
33、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_____
A: 177B: 178C: 264D: 265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解析1:设甲、乙、丙和丁四个班的人数分别为a、b、c和d,根据题意可得,b+c+d=131,a+b+c=134,b+c-(a+d)=-1,联立解得:a+d=89,b+c=88,因此四个班总人数为:89+88=177,故选择A选项。解析2:因为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乙两班总人数少1人,因此乙、丙两班总人数的3倍就等于(131+134-1)即为264人,乙、丙两班共有:264÷3=88(人),因此四个班总人数为:88+88+1=177,故选择A选项。秒杀技由“乙、丙两班总人数比甲、乙两班总人数少1人”可知四个班总人数一定为奇数,观察到只有A和D选项符合,而通过题意可知四个班总人数一定小于:131+134=265,故只有A选项符合。标签直接代入数字特性
34、某企业为全体员工定制工作服,请服装公司的裁缝量体裁衣。裁缝每小时为52名男员工和35名女员工量尺寸。几小时后,刚好量完所有女员工的尺寸,这时还有24名男员工没量。若男员工与女员工的人数比为11:7,则该企业共有_____名员工。
A: 720B: 810C: 900D: 108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由于该企业男女员工人数之比为11:7,据此可知若裁缝每小时能为55名男员工和35名女员工量尺寸,则相同的时间后,男女员工能够恰好量完。而实际每小时只能量52名男员工,且量完女员工时还剩24名男员工,这说明测量时间为24÷(55-52)=8。因此该企业员工数为8×(55+35)=720。故正确答案为A。
35、某宾馆一层客房比二层客房少5间,某旅游团48人,若全安排在第一层,每间4人,房间不够,每间5人,则有房间住不满;若全安排在第二层,每间3人,房间不够,每间住4人,则有房间住不满,该宾馆一层有客房多少间?_____
A: 9B: 10C: 11D: 1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设该宾馆一层有客房x间:
,所以,
,因此
,即宾馆一层有10间客房。(z为取整)
36、有关部门要连续审核30个科研课题方案,如果要求每天安排审核的课题个数互不相等且不为零,则审核完这些课题最多需要_____。
A: 7天B: 8天C: 9天D: 10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解析】1+2+3+4+5+6+7=28,再加一个2等于30,但因为是要互不相等,所以8天的情况和更多的情况都不符合,只能是7天,也就是1+2+3+4+5+6+9的情况,选A。
37、一列普通客车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在9时由甲城开往乙城,一列快车以每小时58公里的速度在11时也由甲城开往乙城,为了行驶安全,列车间的距离不应当少于8公里,则客车最晚应在_____时在某站停车让快车通过。
A: 14B: 15C: 16D: 1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两列火车间的速度差,由题知两列火车的速度差为18公里/小时;从9小时到11时普通客车所行使的路程为40×2=80公里,由题中列火车间最少距离的规定,可设的这一个速度差行使普通列车先行使80公里的路程所需时间为x,所可列方程为80-18x≥8,解之得x≤4,故该普通列车应在15时在某站停车让快车通过。
38、有一1500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若同方向跑50分钟后,甲比乙多绕整一圈;若以相反方向跑2分钟后二人相遇,则乙的速度为_____。
A: 330米/分钟B: 360米/分钟C: 375米/分钟D: 390米/分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同方向跑时,可以计算出甲、乙速度差为:
(米/分钟);反方向跑时,可以计算出甲、乙两人速度和为:
(米/分);乙的速度为:
(米/分),故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环线相遇问题>环线多次相遇问题
39、校对一份书稿,编辑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编辑乙、丙每天工作效率之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之和的1/5。如果三人一起校对只需6天就可完成。现在如果让乙一人单独校对这份书稿,则需要_____天才能完成。
A: 20B: 16C: 24D: 1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 解析:三人一起完成校对需要6天,那么三人每天的效率之和是1/6。因为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每天工作效率之和,那么甲的工作效率为1/12,乙、丙的效率和也是1/12。设乙单独完成校对需要x天,那么根据题意可得到方程:1/12-1/x=(1/12+1/x)×1/5解得x=18,即乙单独完成校对需要18天,正确答案为D。
40、现在有64个乒乓球,18个乒乓球盒,每个盒子里最多可以放6个乒乓球,最少要放1个乒乓球,至少有几个乒乓球盒子里的乒乓球数目相同?_____
A: 4B: 5C: 8D: 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假设第一只盒子装1个乒乓球,第二只盒子装2个乒乓球,第三只盒子装3个乒乓球,第四只盒子装4个乒乓球,第五只盒子装5个乒乓球,第六只盒子装6个乒乓球。由于最多只能装6个乒乓球,所以第七到第十二也只能是这种情况,第十三到第十八也相同。第一到第六个盒子共装了21个乒乓球,第一到第十八个盒子装了21×3=63个乒乓球,此时有三个盒子装的乒乓球数量一样多。所以如果将第64个乒乓球算上,则有四个盒子装的乒乓球数量一样多。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抽屉原理问题>抽屉原理1
41、某次数学竞赛共有10道选择题,评分办法是答对一道得4分,答错一道扣1分,不答得0分。设这次竞赛最多有,N种可能的成绩,则N应等于多少?_____
A: 45B: 47C: 49D: 51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设答对
道,答错
道:则得分为
,且
。考虑最大值和最小值:答对十道题得分是40分,最高分是40分,答错十道题扣十分,最低分是
分。
时,
可取0、1、2、3,
可得28、27、26、25;同理:
时,
可取0、1、2、3、4,
可得24、23、22、21、20,……;可看出
一定可以在
连续取值,共有39个;另当
时.
可得31、32、30、36、35、40;所以N应当等于
。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不等式问题>由不等式确定未知量取值范围
42、反事实思维通常是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现为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发生的方向可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是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下行反事实思维,是对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是_____。
A: 要是当时好好复习,这次考试就可以通过了B: 如果我发挥的稍微差一点,就与奖牌失之交臂了C: 如果祖父还活着,他一定不愿意看到今天这个局面D: 如果没有带这么多东西的话,我们现在就可以跑的快点了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本题是定义判断,是一道双定义题,讲反事实思维,后又延生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而问题问的是哪个选项是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反事实思维的意思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要是满足某种条件就会发生比真实结果坏的事,A、C、D答案都是没有出现一个坏的结果,只有B答案出现了一个比预期坏的结果。所以B为正确答案。
43、张先生步行上班,他用每分钟45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如果这样走下去,他就要迟到7分钟;后来他改用每分钟55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了5分钟。那么张先生的家和单位相距多少米?_____
A: 3000B: 3105C: 3550D: 399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设张先生的家和单位相距
,出发时离迟到还有
分钟,则:由“每分钟45米的速度走了3分钟,迟到7分钟”:即
;由“改用每分钟55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早到了5分钟”:即
;联立得:
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初等行程问题
44、四个相邻质数之积为17017,他们的和为:_____
A: 48B: 52C: 61D: 7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由数字敏感可知,
,而1001恰好能被11整除,故17017可分解为
,四个质数之和为48。因此,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数字问题>数字的拆分
45、有一种红砖,长24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问至少用多少块这种砖才能拼成一个实心的正方体?_____
A: 600块B: 1200块C: 1800块D: 2400块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24是12的倍数,且24和5互质所以24,12,5的最小公倍数是
所以正方体边长最小是120厘米
所以最少要1200块(该解析由用户“裔天628”于2010-12-0622:18:27贡献,感谢感谢!)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公约数与公倍数问题>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46、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长是30厘米,另一边长是65厘米,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
A: 125厘米B: 160厘米C: 125厘米或160厘米D: 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几何问题解析已知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由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另一条腰为65cm,因为30+30<65,则其周长为30+65+65=160厘米。故正确答案为B。
47、10个连续偶数的和是以1开始的10个连续奇数和的2.5倍,其中最大的偶数是多少?
A: 34B: 38C: 40D: 4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猜证结合,以1开始的10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50,代入答案中得A。
48、A、B两桶中共装有108公斤水。从A桶中取出1/4的水倒入B桶,再从B桶中取出1/4的水倒入A桶,此时两桶中水的重量刚好相等。问B桶中原来有多少公斤水?_____
A: 42B: 48C: 50D: 6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解析】D。代入排除思想。由题意,最后两桶水中各有54公斤水。代入D项60。则A桶原有水量为48公斤,48×1/4=12,12+60=72,72×1/4=18,72-18=54,满足题意。
49、小明和小强从400米环形跑道的同一点出发,背向而行。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小明转身往回跑;再次相遇时,小强转身往回跑;以后的每次相遇分别是小明和小强两人交替调转方向。小明每秒跑3米,小强每秒跑5米,则在两人第30次相遇时。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_____
A: 11250B: 13550C: 10050D: 1222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两人相向运动,经过400÷(3+5)=50秒相遇,之后小明转身,两人做追及运动,经过400÷(5-2)=200秒第二次相遇;接着两人又做相向运动,经过50秒相遇,再做追及运动,经过200秒相遇,以此类推,第30次相遇共用30÷2×(50+200)=3750秒,则小明共跑了3×3750=11250米。
50、用2、4、5、7这4个不同数字可以组成24个互不相同的四位数,将它们从小到大排列,那么7254是第多少个数?_____
A: 19B: 20C: 18D: 17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由已知得每个数字开头的数各有24÷4=6个,从小到大排列,7开头的从第6×3+1=19个开始,易知第19个是7245,第20个是7254。
51、蓝蜗牛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经过一段时间后,白蜗牛从同一地点以相同速度前进,在M时刻白蜗牛距起点35厘米;两只蜗牛继续前进,当白蜗牛走到蓝蜗牛在M时刻的位置时,蓝蜗牛离起点125厘米,问此时白蜗牛离起点多少厘米?_____
A: 60B: 70C: 80D: 9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设此时白蜗牛离起点x厘米,则白蜗牛从35厘米处爬行到x厘米的同时,蓝蜗牛从x厘米爬行到125厘米。这段时间里,时间、速度都相同,故距离也相同,故可得x-35=125-x,解得x=80,答案为C。
52、
53、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小龙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是50千米,小龙走完全程用多少小时?_____
A: 10(5/12)B: 12C: 14(1/12)D: 1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上坡、平路、下坡的速度之比是:14∶25∶36=5∶8∶10平路速度为:3×8/5=24/5(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3×10/5=6(千米/小时)上坡路程为:50×1/(1+2+3)=50/6=25/3(千米)平路路程为:50×2/(1+2+3)=50/3(千米)下坡路程为:50×3/(1+2+3)=25(千米)小龙走完全程用的时间为:25/3÷3+50/3÷24/5+25÷6=10(5/12)(小时)故本题选A。
54、有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可以坐8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正好可以坐12人,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_____
A: 44B: 45C: 48D: 5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有船m只,则根据题意可得:8(m+1)=12(m-1),解得m=5。所以这个班共有同学8×(5+1)=48,故正确答案为C。
55、要求厨师从12种主料中挑选出2种、从13种配料中挑选出3种来烹饪某道菜肴,烹饪的方式共有7种,那么该厨师最多可以做出多少道不一样的佳肴?_____
A: 131204B: 132132C: 130468D: 13345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排列组合问题解析
秒杀技由题中”烹饪方式共7种“,可知总的方法数中一定含有因子7,仅B符合,故正确答案为B。
56、如图所示,梯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D、BC相交于O,EF平行于两条边且过O点。现已知AB=6,CD=18。问EF长为多少?_____
A: 8.5B: 9C: 9.5D: 1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几何问题解析
57、一项任务甲做要半小时完成,乙做要45 分钟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分钟完成?_____
A: 12B: 15C: 18D: 2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直接设90的总量,两人每分钟分别是3和2。所以90/(3+2)=18。
58、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_____
A: 88B: 89C: 90D: 9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要使第十名成绩尽可能的低,那么其他人应该尽可能的高,那么前九名应该分别为100、99、98、97、96、95、94、93、92分,而最后一名未及格,最多59分,此十人成绩之和为923,还剩837分。现要把这837分分给其余10个人,而在这10个人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成绩最高,要使其得分最低,则这10人的成绩应尽可能接近。易知此10人平均分为83.7,据此可构造79、80、81、82、83、84、85、86、88、89,因此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89分。故正确答案为B。
59、某礼堂的观众座椅共96张,分东、南、西三个区域摆放。现从东区搬出与南区同样多的座椅放倒南区,再从南区搬出与西区同样多的座椅放到西区,最后从西区搬出与东区剩下的座椅数量相同的座椅放到东区,这时三个区域的座椅数量相同。则最初南区的座椅有_____张。
A: 24B: 28C: 32D: 3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统筹规划问题解析第一次搬:东-南,2南,西;第二次搬:东-南,2南-西,2西;第三次搬:2东-2南,2南-西,2西-东+南。2东-2南=2南-西=2西-东+南,解得4南=7西,则南区座椅数肯定为7的倍数,只有B符合条件。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数字特性
60、甲、乙、丙三人沿着400米环形跑道进行800米跑比赛,当甲跑1圈时,乙比甲多跑17圈,丙比甲少跑17圈。如果他们各自跑步的速度始终不变,那么,当乙到达终点时,甲在丙前面_____。
A: 85米 B: 90米C: 100米 D: 105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解析】C。甲跑 1 圈,乙比甲多跑 17 圈,即 87 圈,丙比甲少跑 17 圈,即 67 圈,则甲、乙、丙三人速度之比为 7 ∶ 8 ∶ 6 。所以,当乙跑完 800 米 时,甲跑了 700 米 ,丙跑了 600 米 ,甲比丙多跑了 100 米 。
61、某公交线路有15站,假设一辆公交车从起点站出发,从起点站后,每一站都会有到前方每一站下车的乘客各一名上车,那么在第九站和第十站之间,车上有_____人?
A: 48B: 54C: 56D: 6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解析1:总站点数为M,求第N站和第N+1之间车上的人数,有下述公式,车上的人数=N×(M-N),可知所求人数为9×(15-9)=9×6=54,故选B。解析2:第一站点有14个人上车,没有人下车,第二个站点有13个人上,1个人下车,所以到第九站时候,前面上车人数为14,13,12,11,10,9,8,7,6,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一共有(14+6)×9÷2=90人,下车的人数为1,2,3,4,5,6,7,8,一共有(1+8)×8÷2=36,则到第九站点后,车上人数等于一到第九站上车的人减去一到第九站下车的人数,即90-36=54,故选B选项。此题不用考虑过于复杂,起始站为第一站。
62、一排长椅共有90个座位。其中一些座位已经有人就座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人要坐在这排长椅上,有趣的是,他无论坐在哪个座位上都与已经就座的某个人相邻。原来至少有多少人已经就座?_____
A: 3lB: 30C: 29D: 32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解法一:根据题意:可推知这排长椅上已经就座的任意相邻的两人之间都有两个空位;已经就座的人最左边一个(最右边一个)既可以坐在左边…边)起第一个座位上,也可以坐在左边(右边)起第二个座位上(如图所排…的两种情况,“●”表示已经就座的人,“○”表示空位)。(1)●○○●○○●…(2)○●○○●○○●○……题目中问“至少”有多少人就座:那就应选第二种情况,每三人(○●○)一组,所以共有
人。所以,选B。解法二:已经就坐的人占据的座位应该为第2,5,8.....:组成一个公差为3等差数列;即第
个人占据第
个座位时新来的人无论坐哪个座位上都与已经就坐的某个人相邻且
因为人数只能取整数所以
最大取30;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排列组合问题>常规排列组合问题
63、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_____
A: 1张B: 2张C: 4张D: 8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抽屉原理问题解析剩余的票数为52-17-16-11=8,假设甲是4张,乙得4张,那甲仅以一票的优势当选,此时再少一票甲就不能保证当选,因此甲最少再得4张票就能保证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
64、(1296-18)÷36的值是_____
A: 20B: 35.5C: 19D: 3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算问题解析
秒杀技根据数字特性,个位数是8的数整除36,商的个位只能是3或者8。排除A,C,D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
65、分多次用等量清水去冲洗一件衣服,每次均可冲洗掉上次所残留污垢的3/4,则至少需要多少次才可使得最终残留的污垢不超过初始污垢的1%?_____
A: 3B: 4C: 5D: 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浓度问题解析由题意可得,(1-3/4)^n≤1%,4^n≥100,则n≥4,故正确答案为B。
66、1分、2分和5分的硬币共100枚,价值2元,如果其中2分硬币的价值比1分硬币的价值多13分,那么三种硬币各多少枚?_____
A: 5l、32、17B: 60、20.、20C: 45、40、15D: 54、28、18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解法一:带入排除法根据“2分的币值比1分的币值多13分”,由此排除B、C、D,A项符合题意解法二:2分的钱是偶数减去一份钱是奇数,说明有奇数个一分钱,只有A对(该解析由用户“ivye”于2011-04-1619:00:43贡献,感谢感谢!)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奇偶性与质合性问题>奇偶性
67、有红、黄、蓝、白珠子各10粒,装在一只袋子里,为了保证摸出的珠子有两粒颜色相同,应至少摸出几粒?_____
A: 3B: 4C: 5D: 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抽屉原理问题,利用最不利原则解题。题目要求“两粒颜色相同”,“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每种颜色都只摸出来一粒,即从口袋中取出红、黄、蓝、白珠子各1粒,即取出4粒球后,再取出一粒珠子,就必有两粒颜色相同。因此,至少取出4+1=5粒才能保证摸出的珠子中有两粒的颜色相同。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68、某商店实行促销手段,凡购买价值200元以上的商品可以优惠20%,那么用300元钱在该商店最多可买下价值_____元的商品。
A: 350元B: 384元C: 375元D: 420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300/80%=375元。故选C。
69、100张多米诺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依顺序编号为1、2、3……99,100.第一次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第二次再从剩余骨牌中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依此类推。请问最后剩下的一张骨牌的编号是多少?_____
A: 32 B: 64 C: 88 D: 96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第一次拿走的是所有奇数,第二次拿走的各项是2分别乘以1、3、5、7、9……,依次类推,每拿走一次后,剩下的第一个数是20、21,22、23、24……,在100之内要使2n取值最大,所以最后剩下的是64,选B.
70、某商场开展购物优惠活动:一次购买300元及以下的商品九折优惠;一次购买超过300元的商品,其中300元九折优惠,超过300元的部分八折优惠。小王购物第一次付款144元,第二次又付款310元。如果他―次购买并付款,可以节省多少元?_____
A: 16B: 22.4C: 30.6D: 48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统筹优化问题。由题意,第一次付款144元可得商品原价为160元;第二次付款为310元,可得原价为350元。故总价510元,按照优惠,需付款300×0.9+210×0.8=438元,节省了454-438=16元。
71、某玩具店同时卖出一个拼装玩具和一架遥控飞机,拼装玩具66元,遥控飞机120元,拼装玩具赚了10%,而遥控飞机亏本20%,则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赚钱或是亏本多少_____
A: 赚了12元B: 赚了24元C: 亏了14元D: 亏了24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根据题意,拼装玩具赚了66÷(1+10%)×10%=6元,遥控飞机亏本120÷(1-20%)×20%=30元,故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亏本30-6=24元。
72、_____
A: 182B: 186C: 194D: 19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不等式分析问题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A。
73、某单位有3名职工和6名实习生需要被分配到A、B、C三个地区进行锻炼,每个地区分配1名职工和2名实习生,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多少种?_____
A: 90B: 180C: 270D: 54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排列组合问题解析
74、某单位2011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_____
A: 10B: 11C: 12D: 1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趣味数学问题解析65÷7=9余2,即平均分配给7个不同部门还剩余2名毕业生,已知行政部门毕业生毕业生最多,所以只需将剩余的2名毕业生分配给行政部门即可(如果只分配1名,那么其他部门也会出现不少于10人的情况),可得9+2=11,故正确答案为B。
75、一个小数去掉小数部分后得到一个整数,这个整数加上原来的小数与4的乘积,得27.6。原来这个小数是_____。
A: 2.60B: 5.65C: 7.60D: 12.6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将原来的小数分成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整个小数。此题可理解为:原小数的4倍与它的整数部分之和为27.6,这样27.6等于5个整数部分与4个小数部分之和。因为4个小数部分之和小于4,可知原小数的整数部分应满足:5倍整数<27<5倍整数+4,所以此整数为5。所以此小数为:5+(27.6-5×5)÷4=5.65,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76、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张先骑摩托车从甲出发,1小时后李驾驶汽车从甲出发,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摩托车开始速度是50千米/小时,中途减速为40千米/小时。汽车速度是80千米/小时。汽车曾在途中停驶10分钟,那么张驾驶的摩托车减速时是在他出发后的多少小时?_____
A: 1B: 1(1/2)C: 1/3D: 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汽车行驶100千米需100÷80=1(1/4)(小时),所以摩托车行驶了1(1/4)+1+,1/6=2(5/12)(小时)。如果摩托车一直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2(5/12)小时可行驶96(2/3)千米,与100千米相差10/3千米。所以一开始用5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10/3÷(50-40)=1/3(小时)。故本题选C。
77、(2008安徽,第15题)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仓库,且都在一条直线上,之间分别相距l千米、3千米,三个仓库里面分别存放货物5吨、4吨、2吨。如果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每吨货物每千米运费是90元,请问把货物放在哪个仓库最省钱?_____
A: 甲B: 乙C: 丙D: 甲或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此题遵循“小往大处靠”原则,先把2吨的货物移动到4吨那,这样就相当于有了6吨货物,然后在把5吨的货物也移动到6吨,综上所述,运到乙仓库最省钱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统筹问题>货物集中问题
78、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_____
A: 21B: 24C: 17.25D: 21.33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解析】A。水量越大,费用越高,所以要用水最多,所以每个月应该用满10吨,所以总吨数为20+(108-100)/8=21.
79、2007年4月20日,上证综指早盘高开11点,以3460.90点开盘后,随即逐波上扬,至终盘报收于3584.20点,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了_____
A: 3.56%B: 11点 C: 113.70点 D: 134.30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多少应该以上个交易日收盘点数为准,所以高开的11点依然属于今天上涨的部分,故有
点。故选D。
80、(2003国家,A类,第8题)某剧场共有100个座位,如果当票价为10元时,票能售完,当票价超过10元时,每升高2元,就会少卖出5张票。那么当总的售票收入为1360元时,票价为多少元?_____
A: 12元B: 14元C: 16元D: 18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解法一:根据票价和人数的关系,将选项代入,容易得到下表:
注意到总的票价收入应该既是单价的倍数,又是人数的倍数。则表中第一、二、四列的12,90,18都含有3因子,但1360没有3因子,排除A、B、D,选择C。解法二:总售票收入1360元应该是票价的倍数,由此排除A、B、D,选择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特殊情境问题>分段计算问题
81、地铁工程在某1000米路段地下施工,两头并进,一侧地铁盾沟机施工,每天掘进3米,工作5天,休息一天进行检修;另一侧工人轮岗不休,每天掘进1米,多少天此段打通_____
A: 282B: 285C: 286D: 28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一侧工程队6天挖3×5=15米,另一侧工程队6天挖6米,以6天为一个周期,两个工程队一个周期一共挖了21米,1000米的路段一共需要1000÷21=47…13。一共需要47个整周期,还余13米,两侧工程队一起挖还需要4天,所以一共需要47×6+4=286天。
82、请计算99999×22222+33333×33334的值_____。
A: 3333400000B: 3333300000C: 3333200000D: 333310000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算问题解析原式=33333×3×22222+33333×(33333+1)=33333×(66666+33333+1)=3333300000故正确答案为B。秒杀技因为原计算式中99999与33333均为3的倍数,因此最终结果一定是3的倍数,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符合条件。
83、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为14,假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
A: 20B: 22.5C: 24D: 24.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几何问题解析
标签勾股定理直接代入
84、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1999年第二次提速25%,2000年第三次提速20%。经过三次提速后,从甲城到乙城乘火车只需要_____。
A: 8.19小时B: 10小时C: 14.63小时D: 15小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程问题解析设1998年火车的速度为v,三次提速后所需时间为t,三次提速后速度为(1+30%)×(1+25%)×(1+20%)vt=19.5v,解得t=10。因此正确答案为B。
85、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进行计算,师傅一天加工的零件比徒弟多_____个。
A: 10B: 20C: 40D: 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工程问题解析由题意可得,师傅一天加工的零件比徒弟多(25-20)×8=40个。故正确答案为C。
86、三位采购员定期去某市场采购,小王每隔9天去一次,大刘每隔6天去一次,老杨每隔7天去一次,三人星期二第一次在这里,下次相会将在星期几?_____
A: 星期一B: 星期五C: 星期二D: 星期四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倍数约数问题解析此题乍看上去是求9、6、7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即“每隔”,“每隔9天”也即“每10天”,所以此题实际上是求10、7、8的最小公倍数。10、7、8的最小公倍数是5×2×7×4=280。280÷7=40,所以下次相遇肯定还是星期二。秒杀技秒杀1:既然该公倍数是7的倍数,那么肯定下次相遇也是星期二。秒杀2:大刘每隔6天去一次,也即每七天去一次,因此大刘始终在星期二去,故下次相遇还会是星期二。标签最小公倍数数字特性
87、有甲、乙两只钟表,甲表8时15分时,乙表8时31分。甲表比标准时间每9小时快3分,乙表比标准时间每7小时慢5分。至少要经过几小时,两钟表的指针指在同一时刻?_____
A: 12(7/11)B: 15C: 15(3/11)D: 17(8/11)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 解析: 甲表比标准时间每小时快3/9=1/3分,乙表比标准时间每小时慢5/7分。甲、乙两表每小时相差是1/3+5/7=22/21分8时31分-8时15分=16分按追及问题,追及路程为16分,速度差是每小时22/21分,求追及时间。16÷22/21=16×21/22=15(3/11)(小时)至少再经过15311小时,两钟表的指针指在同一时刻。
88、在一次有四个局参加的工作会议中,土地局与财政局参加的人数比为5∶4,国税局与地税局参加的人数比为25∶9,土地局与地税局参加人数的比为10∶3,如果国税局有50人参加,土地局有多少人参加?_____
A: 25B: 48C: 60 D: 63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解析】根据以上比例关系,可得出土地局︰地税局︰国税局=30︰9︰25,所以土地局有60人参加。所以选C。
89、某月刊杂志,定价2.5元,劳资处一些人订全年,其余人订半年,共需510元,如果订全年的改订半年,订半年的改订全年,共需300元,劳资处共多少人?_____
A: 20B: 19C: 18 D: 1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解析】本题用解方程的方法也可以解答,但是速度较慢。由题意可知,如果劳资处所有人都订一年半的话,总计810元;而单人订一年半的月刊需元;所以共有
人。故选C。
90、面值分别为1角、2角、5角的纸币共100张,总面值为30元整,其中2角的总面值比1角的总面值多1.6元。问面值1角、2角、5角的纸币各多少张?_____
A: 24 20 56 B: 28 22 40 C: 36 24 40 D: 32 24 44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本题可用代入排除法解答,可知答案为D项。
9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
,长减少
,就得到一个相同周长的新长方形。原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_____
A: 250平方厘米B: 400平方厘米C: 10000平方厘米D: 1000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题目详解:依题意可知:长的
和宽的
相等即长和宽的比是
;长方形的长、宽为:长=
厘米;宽=
厘米;原长方形的面积:
平方厘米。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几何问题>平面几何问题>周长与面积相关问题
92、施工队要在一东西长600米的礼堂顶部沿东西方向安装一排吊灯,根据施工要求,必须在距西墙375米处安装一盏,并且各吊灯在东西墙之间均匀排列(墙角不能装灯)。该施工队至少需要安装多少盏吊灯?_____
A: 6 B: 7 C: 8 D: 9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375与600的最大公约数为75,600÷75=8,两端不安装吊灯,则中间需要安8-1=7盏灯。
93、1005×10061006-1006×10051005=? _____
A: 0 B: 100 C: 1000 D: 1000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1005×10061006-1006×10051005=1006×1006×10001-1006×1005×10001=0。即正确答案为A。
94、四年级一班选班长,每人投票从甲、乙、丙三个候选人中选一人,已知全班共有52人,并且在计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甲得到17票,乙得到16票,丙得到11票。如果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将成为班长,甲最少再得多少张票就能够保证当选?_____
A: 1张B: 2张C: 4张D: 8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抽屉原理问题解析剩余的票数为:52-17-16-11=8,假设甲是4张,乙得4张,那甲仅以一票的优势当选,此时再少一票甲就不能保证当选,因此甲最少再得4张票就能保证当选,故正确答案为C。
95、已知A、B是河边的两个口岸。甲船由A到B上行需要10小时,下行由B到A需要5小时。若乙船由A到B上行需要15小时,则下行由B到A需要_____小时。
A: 4B: 5C: 6D: 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解法一:根据题意,设甲船速度为a,水流速度为b,乙船速度为c,乙船由B到A要时间t,AB间距离为s,则有:甲船的上行速度为:
,甲船的下行速度为:
;乙船的上行速度为:
,乙船的下行速度为:
;那么,则有:
,化简得
;
,
,得
;代入
,解得t=6所以,选C。解法二:根据漂流瓶问题核心公式,设乙船从B到A下行需要
小时:
(小时)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基本行船问题
96、小红把平时节省下来的全部五分硬币先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正好用完,后来又改围成一个正方形,也正好用完。如果正方形的每条边比三角形的每条边少用5枚硬币,则小红所有五分硬币的总价值是_____。
A: 1元 B: 2元 C: 3元 D: 4元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设三角形每条边X,正方形为Y,那么Y=X-5,同时由于硬币个数相同,那么3X=4Y,如此可以算出X=20,则硬币共有3×20=60个,硬币为5分硬币,那么总价值是5×60=300(分),得出结果。
97、已知
,则
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由
可知:
=0,
=0,即
,
;则原式=
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算式等式问题
98、某服装店老板去采购一批商品,其所带的钱如果只买某种进口上衣可买120件,如果只买某种普通上衣则可买180件。现在知道,最后该老板买的进口上衣和普通上衣的数量相同,问他最多可以各买多少件?_____
A: 70件B: 72件C: 74件D: 75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根据题意,设钱数为360元,则进口上衣3元,普通上衣2元,因此可以各买360÷(3+2)=72件。
99、
_____
A: 4B: 5C: 6D: 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依题意得:
;令
则原式=
;即
解得:
所以
的最小值为6;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不等式问题>均值不等式
100、甲、乙两个港口相距120公里,船从甲到乙顺水航行需要5小时,从乙到甲逆水航行需要20小时。现有A、B两条船分别从甲、乙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C船从甲港出发驶往乙港,则A、B相遇后_____小时,B、C相遇。
A: 6.5B: 5.2C: 4D: 3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船顺水航行速度为:
(公里/小时),船逆水航行速度为:
(公里/小时)。设
、
两船航行
小时后相遇,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设
船开出
小时后与
船相遇,过程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
,解得
;
、
相遇需4小时,相遇后B继续航行1小时后,
才出发,
出发3小时后
、
相遇,从
、B相遇到
、
相遇,相隔了
。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基本行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