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公考行测考点特训-数学运算(2016年06月25日)(二)
2016-06-25 23:22: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41个学生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4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_____
A: 23B: 24C: 27D: 2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4个人渡过去,1个人回来,因此每2次渡河可以渡过去3个学生.41=3×13+2,因此一共需要13×2+1=27次。



2、4532×79÷158的值是_____。
A: 2266B: 2166C: 2366D: 2362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4532×79÷158=4532÷(158÷79)=4532÷2=2266。故正确答案为A。



3、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小龙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是50千米,小龙走完全程用多少小时?_____
A: 10(5/12)B: 12C: 14(1/12)D: 10
参考答案: A



4、比-5大-7的数是_____。
A: -3B: 2C: -12D: -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 [解析] -5+(-7)=-12。故本题选C。



5、假设五个相异的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5,中位数是18,则此五个相异的正整数中最大数的最大值可能是多少?_____
A: 24B: 32C: 35D: 4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五个数和为15×5=75,第三大的数是18。要让最大的数尽可能大,则其他数尽可能小。最小的两个数为1、2。第二大的数最小为19,所以最大的数的最大值为75-1-2-18-19=35。



6、从12时到13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可成直角的机会有_____。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解析】一个小时内成直角只有两次,选B。



7、(2006北京社招,第18题)有-水池,池底有泉水不断涌出,要想把水池的水抽干,l0台抽水机需抽8小时,8台抽水机需抽12小时,如果用6台抽水机,那么需抽多少小时?_____
A: 16B: 20C: 24D: 2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依题意:设泉水的原有存量为;单位时间进水量即自然增长速度为;存量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时间为所求;代入公式: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特殊情境问题>牛儿吃草问题>标准型牛儿吃草问题



8、某企业有甲、乙、丙三个仓库,且都在一条直线上,之间分别相距1千米、3千米,三个仓库里面分别存放货物5吨、4吨、2吨。如果把所有的货物集中到一个仓库,每吨货物每千米运费是90元,请问把货物放在哪个仓库最省钱?_____
A: 甲 B: 乙 C: 丙 D: 甲或乙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B。假设都运到甲仓库,供需运费为90×(4×3+2×4)=1800元,若均运到乙仓库,则需运费90×(5×1+2×3)=990元,若运到丙仓库,则需运费90×(5×4+4×3)=2820元,所以应该将货物运到乙仓库。



9、一个数被4除余1,被5除余2,被6除余3,这个数最小是几?_____
A: 10B: 33C: 37D: 57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此题为剩余定理中差同的情况。根据"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做周期"可知:这个数加上3以后,为4、5、6的倍数;而4、5、6的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该数最小为;所以,选D。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余数问题>一个被除数,多个除数>特殊形式>差同



10、有十名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已知前八名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九名比第十名多2分,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7分。问第九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几分?_____
A: 70B: 72C: 74D: 76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解析第九名和第十名的成绩和为87×10-90×8=150,第九名比第十名多2分,所以第九名的分数=(150+2)÷2=76(分),故正确答案为D。平均数问题



11、三件运动衣上的号码分别是1、2、3,甲、乙、丙三人各穿一件。现有25个小球。首先发给甲1个球,乙2个球,丙3个球。规定3人从余下的球中各取一次,其中穿1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1倍,穿2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3倍,穿3号衣的人取他手中球数的4倍,取走之后还剩下两个球。那么,甲穿的运动衣的号码是_____。
A: 1 B: 2 C: 3 D: 1或者2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首先发出了1+2+3=6个球,第二次又取出了25-6-2=17个球,穿2号和3号球衣的人第二次取走的球都是3的倍数,穿1号球衣第二次取走的球不多于3,所以只能是2个,即是乙。甲丙二人第二次共取走17-2=15个。若甲穿3号球衣,丙穿2号球衣,两人第二次只能取走3×3+1×4=13个,若甲穿2号球衣,丙穿3号球衣,两人第二次取走1×3+3×4=15个。甲穿的是2号球衣。



12、乘火车从甲城到乙城,1998年初需要19.5小时,1998年火车第一次提速30%,1999年第二次提速25%,2000年第三次提速20%。经过三次提速后,从甲城到乙城乘火车只需要_____。
A: 8.19小时B: 10小时C: 14.63小时D: 15小时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程问题解析设1998年火车的速度为v,三次提速后所需时间为t,三次提速后速度为(1+30%)×(1+25%)×(1+20%)vt=19.5v,解得t=10。因此正确答案为B。



13、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_____。
A: 84B: 85C: 86D: 87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设男生的平均分为y,则女生的平均分是1.2y,根据整除特性可知,女生的平均分数肯定能够被12整除,观察四个选项,只有A选项84能够被12整除,故A为正确选项。



14、一张考试卷共有10道题,后面的每一道题的分值都比前面一道题多2分。如果这张考卷的满分为100分,那么第8道题的分值应为多少?_____
A: 14B: 15C: 16D: 17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数列问题解析10道题的分值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设第一道题的分值为y,则第10道题的分值为y+2×(10-1)=y+18。由题意得(y+y+18)×10÷2=100,解得y=1,则第8道题的分值为1+2×(8-1)=15分,故正确答案为B。



15、有一船从A城到B城,顺水时需要 小时,逆水时需要 小时,如果两城之间距离是 ,那么往返两城一次,平均速度为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根据公式,可知: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路程是,总时间是,所以平均速度是;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基本行船问题



16、一条路上依次有A、B、C三个站点,加油站M恰好位于AC的中点,加油站N恰好位于BC的中点。若想知道M和N两个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只需要知道哪两点之间的距离?_____
A: CNB: BCC: AMD: AB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



17、甲、乙两瓶中的混合液均是由柠檬汁、油和醋混合而成,其中甲瓶中混合液由柠檬汁、油和醋按1:2:3的体积比混合,乙瓶中混合液以3:4:5的体积比混合而成。现将两瓶中混合液混合在一起,得到体积比为3:5:7的混合液。则原来甲、乙两瓶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
A: 1:3B: 2:3C: 3:1D: 3: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



18、(2007北京应届,第24题)的值是_____。
A: 1B: 2C: 3D: 4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解法一:鉴于题中数字两两相近,可以采用整体消去法:原式=1;所以,选A。解法二:=1;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速算与技巧>消去法



19、某试卷共25题,答对的,一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的,一题扣1分,小王得了60分,则小王答对了多少题?_____
A: 14B: 15C: 16D: 17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D [解析] 设答对了x道题,则未答对的题为(25-x)题,可得4x-(25-x)×1=60,解得x=17。故本题选D。



20、一个商家要将自己的广告牌装在一条马路的一边,计划每隔4米装一块广告牌。在该马路上,每隔7米都栽种一棵树。已知这段马路长1092米,且一端是树,请问在不砍掉树的情况下,这段马路上可以装_____块广告牌。
A: 234B: 233C: 157D: 15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方法一:如果没有树的话,马路应该可以装1092÷4+1=274(块)广告牌。但因为马路上原来栽有树木,则每隔4×7=28(米)处是树和广告牌重合的地方,不能立广告牌,只需求得广告牌与树木重合之处共有多少,减去即可。至此,本题转化成求在1092米的道路上,间隔28米,可栽种多少树木的问题。套入公式,该条道路上间隔28米处可以种树的棵数1092÷28+1=40。因此,这段马路上能装的广告牌的数量为:274—40=234(块)。方法二:题目可以看做是周期问题。每隔28米可装广告牌数量为28÷4+1=8(块),其中两端都种有树,则28米内可以装广告牌8—2=6(块)。1092米内间隔为28米的路段共有1092÷28=39(个),所以共可装广告牌的数量为6×39=234(块)。



21、已知两个四位数的差为7930,问这两个四位数的和最大值为多少?_____
A: 12068B: 12560C: 13268D: 1365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 【答案】A。要使两数的和尽量的大,则应使这两个数尽量大,取较大的数为9999,则较小的为9999-7930=2069,它们的和等于9999+2069=12068,选A。



22、如下图所示,△ABC中DE∥BC,且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已知AB=25.4cm,BC=24.5cm,AC=20cm。问△ADE的周长是多少?_____
A: 45.4cmB: 45.1cmC: 44.8cmD: 44.5cm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几何问题解析BO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O=∠OBC,又DE∥BC,得∠OBC=∠BOD,因此△BOD是等腰三角形,有BD=OD,同理有CE=OE,因此△ADE的周长=AD+AE+DE=AB+AC=45.4(cm)。标签画图分析



23、在一个口袋中有lO个黑球、6个白球、4个红球.至少从中取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 _____
A: 14B: 15C: 17D: 18
参考答案: B



24、甲、乙、丙、丁四个队共同植树造林,甲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4,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1/3,丙队造林的亩数是另外三个队造林总亩数的一半,已知丁队共造林3900亩,问甲队共造林多少亩?_____
A: 9000B: 3600C: 6000D: 4500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和差倍比问题解析



25、从某车站以加速度为 始发的甲列车出发后9分钟,恰好有一列与甲列车同方向,并以每5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乙车通过该车站,则乙车运行多少分钟与甲车距离为最近?_____
A: 9B: 3C: 5D: 6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确定甲列车在行驶9分钟之后的终速度:对于匀变速而言,终速度=初始速度+加速度×时间,初始速度为0m/s,故甲列车在行驶9分钟之后的速度为:0+1/18×540=30m/s(注意单位统一);求距离最近的时间:设速度相等时乙列车运行时间为t秒,根据终速度=初始速度+加速度×时间,初始速度为0m/s,则50=0+1/18×(9×60+t),解得t=360秒,即6分钟。所以,选D,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追及问题>直线追及问题>直线多次追及问题



26、1路、2路和3路公交车都是从8点开始经过A站后走相同的路线到达B站,之后分别是每30分钟,40分钟和50分钟就有1路,2路和3路车到达A站。在傍晚17点05分有位乘客在A站等候准备前往B站,他先等到几路车?_____
A: 1路B: 2路C: 3路D: 2路和3路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周期问题解析解析1:从8点到晚17点05分共历时9×60+5=545分钟,17点05分之后公交车到达的时间为1路30×19=570分钟,2路40×14=560分钟,3路50×11=550分钟,因此最先等来的是17点10分的3路公交车,故正确答案为C。解析2:17点05分距8点位9×60+5=545分钟,545÷30=18余5,即1路公交车还有30-5=25分钟到达,545÷40=13余25,2路公交车还有40-25=15分钟到达,545÷50=10余45,3路公交车还有50-45=5分钟到达,因此先等来3路公交车。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构造调整



27、1995×19961996-1996×19951995=_____ B: 39824182020C: -39824182020D: 1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计算问题解析1995×19961996-1996×19951995=1995×1996×(10000+1)-1996×1995×(10000+1)=0所以正确答案为A。



28、100个孩子按1、2、3…依次报数,从报奇数的人中选取A个孩子,他们所报数字之和为1949。问A最大值为多少?_____
A: 43B: 44C: 45D: 4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依题意:数字之和为1949,而1949是奇数;根据“奇数个奇数相加,和是奇数”:A必是奇数,去掉B、D选项;其次,100以内的50个奇数之和为2500,而在100内最大的5个奇数是:99,97,95,93,91,它们的和是475;可以推出:;而,C选项也不满足条件。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奇偶性与质合性问题>奇偶性



29、某工厂11月份工作忙,星期日不休息,而且从第一天开始,每天都从总厂陆续派相同人数的工人到分厂工作,直到月底,总厂还剩工人240人。如果月底统计总厂工人的工作量是8070个工作日(一人工作一天为1个工作日),且无人缺勤,那么,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共多少人?_____
A: 2B: 60C: 240D: 298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数列问题解析解析1:到月底总厂剩下240名工人,这240名工人一个月的工作日为:240×30=7200(个),8070-7200=870(个),由题意可知这870个工作日是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人在总厂工作的工作日,设每天派a人到分厂工作,则这些人中留在总厂的工作日是:a人做29天,a人做28天,a人做27天,••••••,a人做1天,即每天的工作日构成等差数列,根据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a+29a)×29÷2=870,解得a=2,因此派到分厂的工人共有:2×30=60,故选择B选项。解析2:因为11月份有30天,由题意可知,总厂人数每天在减少,最后为240人,且每天人数构成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相当于:8070÷15=538,也就是说第一天有工人:538-240=298,每天派出(298-240)÷(30-1)=2,所以全月共派出2×30=60,故选择B选项。秒杀技因11月有30天,又知每天从总厂派到分厂的人数是相等的,因此可知这月由总厂派到分厂工作的工人总数必定能被30整除,故只有B和C选项符合,下面将两选项代入验证即可,这里以240为例,即原来总厂总人数为480,每天派8人到分厂工作,总厂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为:480-8+240=712,而实际由总厂总工作量计算得到的总厂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人数的总和为:8070÷15=538,二者不等,因此C项错误,故选择B选项。标签直接代入数字特性公式应用



30、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是:5千米内起步费10.8元,以后每增加1千米增收1.2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费。现老方乘出租车从A地到B地共支出24元,如果从A地到B地先步行460米,然后再乘出租车也是24元,那么从AB的中点C到B地需车费_____元。(不计等候时间所需费用)
A: 12B: 13.2C: 14.4D: 15.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经济M题。共花钱24元,超过5千米的部分为24-10.8=13.2(元),超过5千米后走了13.2÷1.2=11(千米),总路程最多为16千米,因为步行460米后花费相同,说明460米后的路程一定超过15千米,则总路程15+0.46<S≤16,则C到B的距离7.73<< p>S/2≤8,因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费,故应看成8千米,共花费10.8-9(8-5)×1.2=14.40(元)。



31、股票买入和卖出都需要通过证券公司进行交易,每次交易手续费占交易额的 ,某人以10元的价格买入1000股股票,几天后又以12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若每次交易还需付占交易额 的印花税,则此人将获利_____。
A: 1880元B: 1890元C: 元D: 1944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每次交易损失为:2‰+3‰=5‰故将获利:1000×12-1000×10-1000×10×5‰-1000×12×5‰=1890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利润利率问题>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等量关系问题



32、甲、乙、丙、丁四人为地震灾区捐款,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丁捐款169元。问四人一共捐了多少钱?_____
A: 780元B: 890元C: 1183元D: 2083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其他解析设捐款总数为60x元,则由“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得到甲捐款20x元;由“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3”得到乙捐款15x元;由“丙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1/4”得到甲捐款12x元。由题意得方程:20x+15x+12x+169=60x,解得x=13。因此60x=780,故正确答案为A。秒杀技由“甲捐款数是另外三人捐款总数的一半”可知捐款总数必须能被3整除,只有A选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A。



33、一学校的750名学生或上历史课,或上算术课,或两门课都上。如果有489名学生上历史课,606名学生上算术课,问有多少学生两门课都上?_____。
A: 117B: 144C: 261D: 345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题目详解:解法一:设两门课都上的学生有x人。(原因:因为学数学的和学历史的人数和为1095人,但是全年级只有750人,这就说明有一部分同学是两科都学的,也就把两科都学的人算了两遍,所以只要减去年级总人数,剩下的就是两科都学的人数。)解法二:解设两门都上的人有人,只学数学的人有人,只学历史的人有人。③1-②得,代入③中,得。所以,选D。解法三:直接用尾数法快解,秒杀题。,尾数为5的只有D。(该解析由用户“估计考不上”于2010-12-0213:04:48贡献,感谢感谢!)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容斥原理问题>两个集合容斥关系



34、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的上底长18厘米,下底长27厘米,高24厘米,三角形ABF、三角形ADE和四边形AECF’面积相等。三角形AEF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_____
A: 165B: 132C: 160D: 156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题目详解:依题意:平方厘米;且平方厘米;故厘米;则厘米;方厘米;故厘米,厘米,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所以,选D。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几何问题>平面几何问题>周长与面积相关问题



35、一只猎豹锁定了距离自己200米远的一只羚羊,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发起进攻,2秒钟后,羚羊意识到危险,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快速逃命。问猎豹捕捉到羚羊时,羚羊跑了多少路程?_____
A: 520米B: 360米C: 280米D: 240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程问题解析猎豹的速度为108千米/小时,即30m/s,当羚羊意识到危险时,二者距离为200-30×2=140m,而羚羊的速度为72千米/小时,即20m/s;这是一个运动追及问题,故可得140÷(30-20)=14s,即羚羊从开始跑到被追上一共用了14s,共跑了20×14=280m。故正确答案为C。



36、已知,则的值为:_____
A: 9B: 8C: D: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原式的倒数为;则原式=。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算式等式问题



37、已知,问X的整数部分是多少?_____
A: 182B: 186C: 194D: 19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解析】由题意可知的整数部分是182,的整数部分也是182,因此X的整数部分也是182。



38、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个数之和_____。
A: 2353B: 2896C: 3015D: 3456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根据题意,两数相除商是8,则说明被除数是除数的8倍,两数相减结果2345应为除数的7倍,从而求得除数2345÷7=335,被除数为335×8=2680,两数和为2680+335=3015,答案为C。



39、3×999+8×99+4×9+8+7的值是:_____
A: 3840B: 3855C: 3866D: 3877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四个选项尾数各不相同,可考虑结果的尾数。7+2+6+8+7=30,所以尾数为0,故选A。



40、已知4/15=(1/A)+(1/B),A、B为自然数,且A≥B,那么A有几个不同的值?_____
A: 2B: 3C: 4D: 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不等式分析问题解析标签直接代入



41、我国民间常用十二生肖进行纪年,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2011年是兔年,那么2050年是_____。
A: 虎年B: 龙年C: 马年D: 狗年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从2011年增加到2050年,需要增加39年,其中前36年为12的倍数,在周期过程中不予考虑。因此2050年为兔向后数3年,即为马年。故选C。



42、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_____
A: 2B: 3C: 4D: 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行程问题解析解析1:题目的关键在于第一次相遇,两人游过长度之和为泳池长,之后每次相遇,都需要两人再游过两个泳池长。两人一起游一个泳池长,所需时间为30÷(37.5+52.5)×60=20(秒),因此两人分别在20秒时、60秒时、100秒时相遇,共相遇3次。故正确答案为B。解析2:关键点同解析1。直接求出1分50秒两人合起来游过的距离为(37.5+52.5)×110÷60=165(米),为5.5个泳池长。而两人相遇时都恰是合起来游过距离为奇数个泳池长时,也即两人分别在合游1个、3个、5个泳池长时相遇,故共相遇3次。故正确答案为B。解析3:套用公式。先看迎面相遇,30×(2N-1)≤(37.5+52.5)×11/6,得N≤3.25,即有3次迎面相遇;再看追上相遇,30×(2N-1)≤(52.5-37.5)×11/6,得N≤23/24,即没有追及相遇。故总的相遇次数为3次。故正确答案为B。公式:两运动体从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不断往返:第N次迎面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和=全程×(2N-1);第N次追上相遇,两运动体路程差=全程×(2N-1)。标签公式应用



43、20+19-18-17+16+15-14-13+12+11···+4+3-2-1=_____。
A: 10B: 15C: 19D: 2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计算问题解析解析1:原式=(20-18)+(19-17)+(16-14)+(15-13)+···+(4-2)+(3-1)=2+2+2+2+···+2+2=2×10=20。故正确答案为D。解析2:原式=20+(19-18-17+16)+(15-14-13+12)+…+(3-2-1)=20。故正确答案为D。



44、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07年12月29日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法律条文第十五条规定如下:(注:本表所称每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假设某人上月收入为6000元,不考虑保险,速算折扣数等其他费用,此人的个人所得税为:_____
A: 450元B: 475元C: 550元D: 575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某人上月收入为6000元,那么他这个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二千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也就是6000-2000=4000部分。不超过500元,税费为:500×5%;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费为:(2000-500)×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费为:(4000-2000)×15%;所以,此人的个人所得税为:500×5%+(2000-500)×10%+(4000-2000)×15%=475。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gt;数学运算&gt;特殊情境问题&gt;分段计算问题



45、一本100多页的书,被人撕掉了4张,剩下的页码总和为8037,则该书最多有多少页?_____
A: 134B: 136C: 138D: 14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撕掉一张纸,其正反两面的两个页码之和为奇数,则撕掉4张,页码总数必为偶数,剩余页码和为8037,所以原书的页码总和必然为奇数,由此排除BD(BD选项能被4整除,而连续4页的页码和必然为偶数)。代入C,可知整书的页码总和为(1+138)÷2×138=9591,于是撕掉的页码和为9591-8037=1554,那么撕掉的8页的页码平均值为194.25,显然与最多138页矛盾。故正确答案为A。



46、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为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有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_____。
A: 22B: 18C: 28D: 2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由题意,两次考试中至少有一次及格的人数为32-4=28(人),设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n,则有:28=26﹢24-n,解得n=22。故正确答案为A。注: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为A∪B=A+B-A∩B。标签两集合容斥原理公式



47、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 。(2)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 。(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 。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_____
A: 20B: 30C: 50D: 6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已知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那么设甲获二等奖的人数为5份,乙为6份。因为二等奖的人数占两校人数总和的60%,那么甲校获二等奖人数占总数又因为甲、乙两学校获奖人数比为6:5,所以设总人数为11份,甲得奖的占其中6份可知甲校获二等奖者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和差倍比问题>比例问题



48、某机关20人参加百分制的普法考试,及格线为60分,20人的平均成绩为88分,及格率为95%。所有人得分均为整数,且彼此得分不同。问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多少分?_____
A: 88B: 89C: 90D: 91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多位数问题解析要使第十名成绩尽可能的低,那么其他人应该尽可能的高,那么前九名应该分别为100、99、98、97、96、95、94、93、92分,而最后一名未及格,最多59分,此十人成绩之和为923,还剩837分。现要把这837分分给其余10个人,而在这10个人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成绩最高,要使其得分最低,则这10人的成绩应尽可能接近。易知此10人平均分为83.7,据此可构造79、80、81、82、83、84、85、86、88、89,因此成绩排名第十的人最低考了89分。故正确答案为B。



49、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小周五个人的收入依次成等比,已知小赵的收入是3000元,小孙的收入是3600元,那么小周比小孙的收入高_____。
A: 700元B: 720元C: 760元D: 780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数列问题解析5人收入成等比数列,则第一、三、五个人收入也成等比数列,因此小周的收入为3600×3600÷3000=4320元,比小孙高4320-3600=720元。故正确答案为B。



50、有关部门要连续审核30个科研课题方案,如果要求每天安排审核的课题个数互不相等且不为零,则审核完这些课题最多需要_____。
A: 7天B: 8天C: 9天D: 10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每天审核的课题应尽可能少,才能增加审核天数。假设第1天审核1个,则第2天最少审核2个,……依此类推,则审核完这些课题天数最多的方案应为每天审核1,2,3,4,5,6,9或1,2,3,4,5,7,8。显然所需天数都为7天。所以,选A。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抽屉原理问题>抽屉原理1



51、某玩具店同时卖出一个拼装玩具和一架遥控飞机,拼装玩具66元,遥控飞机120元,拼装玩具赚了10%,而遥控飞机亏本20%,则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赚钱或是亏本多少_____
A: 赚了12元B: 赚了24元C: 亏了14元D: 亏了24元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拼装玩具赚了66÷(1+10%)×10%=6元,遥控飞机亏本120÷(1-20%)×20%=30元,故这个商店卖出这两个玩具亏本30-6=24元。



52、(2008.陕西)一个三位数除以43,商是a,余数是b,则a+b的最大值是:_____
A: 957B: 64C: 56D: 33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这个三位数可表示为43a+b,且100≤43a+b≤999:当43a+b取得最大值时,有43a+b=999。由999÷43=23……10可得,此时a为23,b为10;a+b=33;再根据根据商与余数的关系可知:b可以取得的最大值为43-1=42,此时a的最大取值为(999-42)÷43=22,则a+b=64。所以,a+b的最大值为64。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最值问题



53、一艘游轮逆流而行,从A地到B地需6天;顺流而行,从B地到A地需4天。问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一块塑料漂浮物从B地漂流到A地需要多少天?_____
A: 12天B: 16天C: 18天D: 24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解析设两地距离为12,则逆流速度=12÷6=2,顺流速度=12÷4=3,顺流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则水流速度=0.5,所以漂流时间=12÷0.5=24天,故正确答案为D。行程问题标签顺水漂流模型赋值思想



54、某医院内科病房有护士15人,每两人一班,轮流值班,每8小时换班一次,某两人同值一班后,到下次这两人再同值班,最长需要几天_____
A: 15B: 35C: 30D: 5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n×(n-1)/2=15×14/2=105,105×8/24=35。故选B。



55、_____
A: AB: BC: CD: D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几何问题解析



56、两港相距560千米,甲船往返两港需10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用了35小时。乙船的静水速度是甲船的静水速度的2倍,那么乙船往返两港需要多少小时?_____
A: 24B: 20C: 28D: 48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题目详解:甲船往返航行的时间分别是:小时,70/2=35甲船逆水速度:千米/小时,甲船顺水速度:千米/小时,甲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千米/小时;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千米/小时,乙船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小时。所以,选D。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基本行船问题



57、下列排序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观察选项,可得:;比较三者大小:因为,所以,即所以,选B。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比较大小问题



58、小张和小王同时骑摩托车从A地向B地出发,小张的车速是每小时40公里,小王的车速是每小时48公里。小王到达B地后立即向回返,又骑了15分钟后与小张相遇。那么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_____
A: 144B: 136C: 132D: 12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相遇的时候小王比小张多走了,共用时24÷(48-40)=3小时,所以A地与B地之间的距离为48×3-12=132公里。



59、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_____
A: 31:9B: 7:2C: 31:40D: 20:11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A考点其他解析设两个瓶子每个容量为20,第一个瓶子中酒精和水分别为15和5;另一个瓶子中酒精和水分别为16和4,混合后酒精和水体积比为(15+16):(5+4)=31:9,故正确答案为A。



60、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按顺时针沿环形跑道同时、同地起跑,甲每分钟跑60米,乙每分钟跑50米,甲、乙两人每跑200米均要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首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_____
A: 60B: 36C: 77D: 103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行程问题解析故正确答案为C。



61、一警官2004年前三个月、后四个月、中间5个月的月平均出警次数分别为46次、36次、54次,问这个警官去年的月平均出警次数为多少次?_____
A: 49B: 48C: 46D: 4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根据题意:前三个月出警次数为:;后四个月出警次数为:;中间5个月出警次数为:;则月平均出警次数为:次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平均值问题>算术平均值



62、筑路队原计划每天筑路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筑路80米,这样在规定完成全路修筑任务的前3天,就只剩下1160米未筑,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_____
A: 8.10B: 10.12C: 11.16D: 13.5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现在每天筑路:720+80=800(米)规定时间内,多筑的路是:(720+80)×3-1160=2400-1160=1240(米)求出规定的时间是1240÷80=15.5(天),这条路的全长是720×15.5=11160(米)。故本题选C。



63、四年级学生搬砖,有12人每人各搬7块,有20人每人各搬6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这样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每人各搬8块,有8人每人搬9块,其余的每人搬10块,这样分配最后余下20块。学生共有多少人?_____
A: 80B: 76C: 48D: 24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每人如果都搬5块,则共余下的块数:(7-5)×12+(6-5)×20+148=192(块);把另一种分配方法改为,每人都搬10块,则砖总数不足:(10-8)×30+(10-9)×8-20=48(块)。设学生人数为x,则:5x+192=10x-48,故x=48(人)。



64、一电信公司在每晚九点到次日早七点以及周六、周日全天实行长话半价收费。请问该电信公司在一周内共有_____个小时实行长话半价收费。
A: 114B: 84C: 98D: 91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星期日期问题解析解法1:依题意,一周内每日0点至7点、21点至24点均是长话半价,共计(7﹢3)×7=70小时;周六、日比常规时间多(24-10)×2=28小时。故一周内共有70﹢28=98小时长话半价。解法2:由题意知,周一至周五0点至7点、21点至24点均是长话半价,共计(7﹢3)×5=50小时;周六、日全天长话半价,共计24×2=48小时。故一周内共有50﹢48=98小时长话半价。故正确答案为C。



65、一支600米长的队伍行军,队尾的通讯员要与最前面的连长联系,他用3分钟跑步追上了连长,又在队伍休息的时间以同样的速度跑回了队尾,用了2分24秒,如队伍和通讯员均匀速前进,则通讯员在行军时从最前面跑步回到队尾需要多长时间?_____
A: 48秒B: 1分钟C: 1分48秒D: 2分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行程问题解析队伍休息时,队伍自身速度为0,可知通讯员的速度为:600÷(12/5)=250米/分钟。队伍行进时,通讯员从队尾到队首用3分钟,可知通讯员与队伍的速度差为:600÷3=200米/分钟,因此队伍的行进速度为:250-200=50米/分钟,因此在队伍行进时,通讯员从队首到队尾用时为:600÷(250+50)=2分钟,故正确答案为D。



66、7,77,777,7777……,如果把前77个数相加,那么它们的和的末三位数是多少?_____。
A: 359B: 349C: 329D: 379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把每一个数的末三位相加即可,也即7+77+777×75=58359。



67、某月刊杂志,定价2.5元,劳资处一些人订全年,其余人订半年,共需510元,如果订全年的改订半年,订半年的改订全年,共需300元,劳资处共多少人?_____
A: 20 B: 19 C: 18 D: 17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解析】本题用解方程的方法也可以解答,但是速度较慢。由题意可知,如果劳资处所有人都订一年半的话,总计810元;而单人订一年半的月刊需元;所以共有人。故选C。



68、下列关于日常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将装有苏打的盒子敞口放在冰箱里可以除异味B: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C: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D: 若电脑着火,即使关掉主机、拔下插头,也不可向电脑泼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可以除异味的是小苏打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A选项说法错误。医用酒精浓度有75%和95%,95%的酒精常用擦拭紫外线灯;75%的酒精常用消毒,故B项正确。“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以井为界线传播进来,井外的光线被挡住不能传播进来,故光线进入眼睛就有限,看见的事物就很小,故C项正确。若电脑着火,泼水后电脑的温度突然降下来,会使炽热的显像管爆裂。此外,电脑内仍有剩余电流,泼水可能引起触电,故D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



69、a=8.8+8.98+8.998+8.9998+8.99998,则a的整数部分是_____。
A: 45B: 44C: 43D: 42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 【解析】因为a>8.8×5=44,a<9×5=45,所以a的整数部分是44。



70、师傅每小时加工25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20个零件,按每天工作8小时进行计算,师傅一天加工的零件比徒弟多_____个。
A: 10B: 20C: 40D: 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工程问题解析由题意可得,师傅一天加工的零件比徒弟多(25-20)×8=40个。故正确答案为C。



71、某市一条大街长7200米,从起点到终点共设有9个车站,那么每个车站之间的平均距离是_____。
A: 780米B: 800米C: 850米D: 900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计数模型问题解析该问题为计数模型中的植树问题。车站间的平均距离为7200÷(9-1)=900。故正确答案为D。



72、某超市购进一批商品,按照能获得50%的利润的定价,结果只销售了70%,为尽快将余下的商品销售出去,超市决定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能获得利润的82%,问余下的商品几折出售?_____
A: 6.5折B: 7折 C: 7.5折D: 8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设成本100,定价150,则原来一件利润是50,再设折扣X,共有Y件商品,所以50Y*0.7+(150X-100)0.3Y=50Y*0.82,整理得X=0.8,选D。



73、将一根绳子连续对折三次,然后每隔一定长度剪一刀,共剪6刀。问这样操作后,原来的绳子被剪成几段?_____
A: 18段B: 49段C: 42段D: 52段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计数模型问题解析对折三次,则绳子变成8折,在上面剪6刀,则得到6×8=48(个)切口,因此绳子被剪成49段。因此正确答案为B。秒杀技对折后剪的刀数位偶数,则切口数为偶数,从而绳子段数奇数,只有B选项符合。



74、一个自然数”x”,除以3的余数是2,除以4的余数是3,问”x”除以12的余数是_____。
A: 1B: 5C: 9D: 11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计算问题解析直接代入选项,很明显只有D符合,故正确答案为D。标签直接代入



75、_____
A: AB: BC: CD: D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几何问题解析因为正三角形的周长和正六边形的周长相等,又因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的边长的个数比是1:2,所以其边长之比为2:1,假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正六边形可以分成6个小正三角形,如下图所示,边长为1的小正三角形面积:加长为2的正三角形面积=1:4。所以正六边形面积:正三角形面积=6:4=1.5,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赋值思想



76、某S为自然数,被10除余数是9,被9除余数是8,被8除余数是7,已知100<S<1000,请问这样的数有几个?_____
A: 5 B: 4   C: 3   D: 2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被N除余数是N-1,所以这个数字就是几个N的公倍数-1。10,9,8的公倍数为360n(n为自然数),因为100<S<1000,所以有两个数符合条件。



77、甲和乙进行打靶比赛,各打两发子弹,中靶数量多的人获胜。甲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60%,而乙每发子弹中靶的概率是30%。则比赛中乙战胜甲的可能性为_____。
A: 小于5%B: 在5%~10%之间C: 在10%~15%之间D: 大于1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概率问题解析标签分类分步



78、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现将 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 工程,乙队负责工程,丙队参与 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 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 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_____
A: 6B: 7C: 8D: 9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题目详解:解法一:由题意可设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6、5、4,丙队参与A工程x天,那么参加B工程(16-x)天,根据A、B工作量相同可列方程:解得,。所以,选A。解法二:采用代入排除法。由于甲效率比乙高,所以丙在甲的工程参与时间少,由此可排除C、D。代入A、B知,满足条件。所以选择A选项。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工程问题>合作完工问题



79、某次投资活动中在三个箱子中均放有红、黄、绿、蓝、紫、橙、白、黑8种颜色的球各一个。奖励规则如下:从三个箱子分别摸出一个球,摸出的3个球均为红球得一等奖,摸出的3个球至少有一个绿球得二等奖,摸出的3个球均为彩色球(黑、白除外)得三等奖,那么不中奖的概率是_____。
A: 0—25%之间B: 25—50%之间C: 50—75%之间D: 75—100%之间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概率问题解析



80、



81、某大学的文艺社团中,会跳舞的、会吹口琴的会弹古筝的共有38人,其中只会跳舞的有10人,只会吹口琴的有7人,既能弹古筝又会吹口琴的有6人,既会跳舞又会吹口琴的有5人,既会跳舞又会弹古筝的有9人,三种都会的有3人,则只会弹古筝的有多少人?_____
A: 4人B: 6人C: 7人D: 11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解法1:根据已知条件画图分析,有:于是,只会弹古筝的人数为38-(10﹢6﹢3﹢2﹢7﹢3)=7(人)。故正确答案为C。解法2:由容斥原理,A表示只会一种技能的人数,B表示会两种技能的人数,T表示会三种技能的人数,则由已知条件有:B+3T=6+5+9,T=3,于是B=11;又因A+B+T=38,于是A=38-11-3=24。所以只会弹古筝的人数为24-10-7=7(人),正确答案为C。标签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画图分析



82、2008年某人连续打工24天,共赚得190元(日工资10元,星期六半天工资5元,星期日休息无工资)。已知他打工是从6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的,这个月的1日恰好是星期日,这人打工结束的那一天是_____。
A: 7月6日B: 7月14日C: 7月19日D: 7月21日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每一周工资为:元;一共有周……3天;3周的工资为:元,所以剩下的3天中赚了元;则他应该从周四开始打工。由于他从6月下旬某一天开始的:所以这一天应该为6月26日;所以他在7月19日结束打工;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特殊情境问题>日期星期问题



83、甲、乙两种笔的单价分别为7元、3元,某小学用60元钱买这两种笔作为学科竞赛一、二等奖奖品。钱恰好用完,则这两种笔最多可买的支数是_____。
A: 12B: 13C: 16D: 18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甲买x支,乙买y支,则有7x+3y=60,7x=3(20-y),3和7互质,则x必为3的倍数,20-y必为7的倍数;所以y=6、13,对应x=6、3,显然13+3=16最大。故正确答案为C。



84、把一根圆木锯成3段需要8分钟,如果把同样的圆木锯成9段需要多少分钟?_____
A: 24分钟B: 27分钟C: 32分钟D: 36分钟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圆木锯成三段有2个切口,2个切口需要用时8分钟,锯成9段有8个切口,则8个切口需要用时8÷2×8=32(分钟),故正确答案为C。



85、某市举办经济建设成就展,计划在六月上旬组织5个单位参观,其中1个单位由于人数较多,需要连续参观2天,其他4个单位只需参观1天。若每天最多只能安排一个单位参观,则参观的时间安排共有_____种。
A: 630B: 700C: 15120D: 1680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排列组合问题解析标签公式应用



86、甲、乙两地有一座桥,甲、乙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3小时在桥中间相遇,如果甲加快速度,每小时多行2千米,而乙提前0.5小时出发,则仍旧在桥中间相遇;如果甲延迟0.5小时出发,乙每小时少走2千米,还会在桥中间相遇,则甲、乙相距()千米。
A: 60B: 64C: 72D: 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设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x、y。因为甲乙都是在桥上相遇,因此每次甲走的路程都为3x,乙每次走的路程都为3y。列方程:3x/(x+2)=2.5,3y/(y-2)=3.5,解之得x=10,y=14.A、B之间的路程等于甲乙两人3小时的路程和,即(10+14)X3=72.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选项。



87、4只小鸟飞入4个不同的笼子里去,每只小鸟都有自己的一个笼子(不同的鸟,笼子也不相同),每个笼子只能飞进一只鸟。若都不飞进自己的笼子里去,有多少种不同的飞法?_____。
A: 7B: 8C: 9D: 1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本题属于计数问题。本题是排列组合中的错位问题,根据对错位问题数字的记忆,答案应为9种。所以选择C选项。计算过程:设四只小鸟为1,2,3,4,则1有3个笼可选择,不妨假设1进了2号笼,则2也有3个笼可选择,不妨设2进了3号笼,则剩下鸟3、4和笼1、4只有一种选择。所以一共有3&times;3=9种。



88、某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某种型号的学生服,已知每3米长的某种面料可做上衣2件。或做裤子3条,计划用3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用多少米布料产生上衣,才能恰好配套?_____
A: 120B: 150C: 180D: 21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3米长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则300米布料可做上衣200件,或裤子300条,即如需成套,则上衣和裤子的数量必须同样多,那么上衣所用布料当为3/5,即180米,裤子为120米,共可做120套服装。所以答案为选项C。



89、小鲸鱼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时,您就31岁啦!”大鲸鱼说:“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请问小鲸鱼现在几岁?_____
A: 13B: 12C: 11D: 1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由题意可得:设小鲸鱼有x岁,大鲸鱼为y岁,则可得出y+(y-x)=31,x-(y-x)=1,解得x=11。故选C。



90、某水果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果。据市场分析,若按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千克;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水果店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最大,则定价应为每千克多少元?_____
A: 65B: 70C: 75D: 80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当销售单价定为每千克2元时,月销售量为:500—10×(χ一50)=1000一1Oχ,每千克的销售利润为(χ一40)元,所以月销售利润为:Y=(χ一40)(1000一1Oχ)=一1Oχ2+1400χ-40000=一10(χ一70)2+9000,因为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0000元,所以40×(1000一1Oχ)≤10000,解得χ≥75。因为二次函数Y=一10(χ一70)2+9000的对称轴为χ=70,χ=75时离对称轴最近,此时Y取最大值,为875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91、两个人做一种游戏:轮流报数,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也不能是0),把两个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是88(或88以上的数),谁就获胜。让你先报数,你第一次报几就是一定会获胜?_____
A: 3B: 4C: 7D: 9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C【解析】 第一次报7一定会赢。以后另一个人报几,第一次报数者可以报这个数与9的差。这样一来,每一次报数都报出的数连加起来都是9的倍数加7;每一次另一个人报数以后,报出的数连加起来都不是9的倍数加7。而88除以9,余数是7,所以第一次报7者一定胜利。



92、(2006年北京社会第24题)一艘轮船在离港口20海里处船底破损,每分钟进水1.4吨,这艘轮船进水70吨后就会沉没。问:这艘轮船要在沉没前返回港口,它的时速至少要达到多少海里?_____
A: 0.4海里B: 20海里C: 24海里D: 35海里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C题目详解:轮船行驶的时间需小于:分钟,;则船的速度至少为:。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行程问题>行船问题>基本行船问题



93、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共18只,有118条腿和18对翅膀,蜘蛛,蜻蜓,蝉各几只_____
A: 5、5、8B: 5、5、7C: 6、7、5D: 7、5、6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这是道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首先,蜻蜓和蝉都是6条腿,数腿的时候可以放在一起考虑,因此蜘蛛有(118—6×18)÷(8—6)=5只,因此蜻蜓和蝉共有18—5=13只,从而蜻蜓有(18—1×13)÷(2—1)=5只,蝉有13—5=8只。



94、某商场在节日期间实行促销,规定凡是购买200元以上的商品可以优惠20%,那么用300元钱在该商场最多可买下价值多少元的商品?_____
A: 375B: 350C: 340D: 320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A。购买200元以上可以优惠20%,即购买200元以上的商品可以打八折。



95、有5个数的算术平均数为25,去掉其中一个数后,算术平均数为31,试问去掉的那个数是多少?_____
A: 4B: 3C: 1D: 2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解法一:(尾数法)。解法二:依题意:设去掉的那个数为,剩余四个数和为;则5个数之和为25,可得:;则去掉一个数之后平均值:,解方程得:;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算式计算>平均值问题>算术平均值



96、(111+222+333+444)×55×666=_____
A: 41789201B: 40659308C: 40659300D: 4178920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计算问题解析原式=111×(1+2+3+4)×55×666=111×10×55×666,易知该式计算值末位数为0,仅C项符合。故正确答案为C。标签尾数法



97、将60拆成10个质数之和,要求最大的质数尽可能小,那么其中最大的质数是_____。
A: 5B: 9C: 7D: 11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题目详解:依题意:最大的质数必大于5,否则10个质数之和将不大于60;又因为60分解质因数为:60=7+7+7+7+7+7+7+2+2:故其中最大的质数为7;所以,选C。考查点:数量关系>数学运算>计算问题之数的性质>奇偶性与质合性问题>质合性



98、公司某部门80%的员工有本科以上学历,70%有销售经验。60%在生产一线工作过,该部门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至少占员工_____。
A: 20%B: 15%C: 10%D: 5%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容斥原理问题解析根据题意,有20%的员工没有本科以上学历,30%的员工没有销售经验,40%的员工没在生产一线工作过,则要使既有本科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历,还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员工最少,需使不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员工数最多,即为:20%+30%+40%=90%,则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员工至少占总员工的10%,故正确答案为C。



99、有六个人的平均年龄是16岁,把其中一个人换成另外一个13岁少年后,再增加一个20岁的青年,这七个人的平均年龄则变为18岁。被换掉的那个人的年龄是多少?_____
A: 6岁B: 3岁C: 5岁D: 4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平均数问题解析六个人平均年龄是16岁,则他们年龄的和为6×16=96,7个人平均年龄是18岁,则他们年龄的和为7×18=126,去掉新进来的13岁少年和20岁青年后,剩下5个人的年龄和为126-13-20=93,这五个人的组合与六个人的组合相差的一个人就是被换掉的人,则他的年龄为96-93=3(岁)。故正确答案为B。标签差异分析



100、建造一个容积为16立方米,深为4米的立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分别为每平方米160元和每平方米100元,那么该水池的最低造价是多少元?_____
A: 3980B: 3560C: 3270D: 384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函数最值问题解析标签公式应用



Tags:公务员 数学运算 行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公考行测考点特训-【数学运算】(..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