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3年《人民日报》时评(七月份)(三)
2013-08-17 21:23: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除了忘带伞的路人,可能就数防汛部门和当地政府了。


  前两天,很多北京市民都收到市政府发的这条短信:8日夜间到10日,本市连续有强降雨……这让很多人想起去年“7·21”特大暴雨,因而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小小细节说明,在面对暴雨洪灾时,政府和公众都已表现得更成熟了。


  比如,“说好的暴雨”暂时失约,市民们戏谑“下的不大,吓得不轻”,却也并没怪罪天气预报“捕风捉影”,说到底,短期天气预报有难度,提高警惕也是为了大家安全。再如,北京的防汛工作,以“有雨无雨按有雨准备,大雨小雨按大雨准备”的原则开展,各个部门都行动有序。政府和市民的“双重成长”,让城市在暴雨中走得更从容——虽然也难免有堵车。


  这些年,不断发生的内涝,让城市成为防汛工作的重要战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对351个城市做过专项调研,发现62%的城市发生过内涝,超过3次以上的有137个,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这样的情况,让各种措施不断出台,促成城市防汛工作的进步。


  但还是有一些地方,把“防汛”仅仅理解成“救汛”,忘记了“晴天修屋顶”。暴雨来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底线。不过,如果能再多运用些手段通知具体危险路段、如果能多培育社区的组织转移自救能力、如果能在考驾照时就普及防汛防震常识,许多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也可以减少救援的负担。亡羊补牢和未雨绸缪真正结合,科学严谨地做好预警和救援的细节,才能更好满足百姓的需要。


  城市水患是古今中外的难题。每次大雨,都把城市的旧账冲上路面,就算是尽全力解决,几十年的旧账要几年内还清也并不容易。每年一季的抢险,只是还上了旧账的利息。要真正连本带利清欠,还需要在平日工作中慢慢补上缺口。


  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的最好时机并不在雨季,防汛工作的治本时机也并不在汛期。但每次汛期前后,人们总能看到“投资几百亿元”的豪言壮语,听到“几年内改善排水设施”的喜人承诺,甚至是城市管理者“不解决问题提乌纱来见”的军令状。在抗汛救灾“圆满成功”之后,承诺却被再次锁入柜中、束之高阁。


  实际上,面对那些见了井盖就躲着走,担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居民期待,与其一下雨就严令工作人员守住危险,不如平时就做好防范施工,甚或在规划时就做好安排;面对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城市、无奈地邀请别人来“看海”的公众诉求,与其不断做出“重大承诺”,不如做一份能管上几任的长期排水规划,不断公开排水工程进度。


  雨还要下,据说许多城市的市长这几天都没睡好觉。暴雨之夜,市长们应该想想,前人留下的账,不仅是账,其实也是机会。服务型政府,整好城市的“里子”是比建好“面子”更重要的政绩。优秀的为政者,关键时刻的非凡作为应该只占10%,日拱一卒的努力才是90%。
人民日报时评:有环保共识,才有多赢结局        2013年07月15日
共识是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共识不可能凭空长出来


  广东江门鹤山核燃料项目,自7月4日公示后,经过延长公示时间、与市民网民沟通对话、与投资者协商交流,终于在13日正式宣布取消立项。


  “在社会未达成广泛共识之前,绝不办理立项手续,绝不开工建设”,当地政府的表态,显示对民意的尊重,也点出了这一项目之所以遭遇尴尬的原因:在环境问题上,社会还缺少一些共识。


  的确,要保护环境,不要“被污染的发展”,这早已是当前中国上上下下的环境共识。但在这样的共识之下,要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两难,要达成项目污染风险与群众环境敏感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一些具体项目上,还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共识。


  平心而论,核燃料加工技术,是非常成熟安全的技术,市民对它的忧惧,很大程度上缘于对这一技术的不了解。应该说,在立项预研过程中,鹤山市方面的工作做得还是比较认真仔细的,曾先后三次赴四川宜宾的核燃料工厂考察,考察团成员包括了镇、村干部和民众代表。而且,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也按规定进行了公示。从长远来看,项目的流产,无论对当地居民和产业发展,还是对此前已有不少投入的核电企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纵观项目论证的过程,“共识缺乏”的症结,有居民过度的焦虑心理,也源于缺乏前期沟通:公示时间偏短,有时太过突然。不管是核燃料项目还是PX项目,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如果没有经过听证程序就签订协议决定上马,如果向社会的公示姗姗来迟,就很难增进了解、促成理解、达到共识,甚至有可能激化“异见”。


  很多现成的环境事件案例表明,对于环境问题,目前最缺乏的是常识。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专业门槛,需要认知常识;环境问题牵涉公共利益,需要治理常识。共识只能建立在常识的基础上,环保意识有了、环境理念也有了,但如果常识欠缺,只能是众说纷纭而“谣言”生、民意沸腾而“散步”起。说到底,缺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共识不可能凭空长出来。


  比如,无论是对核燃料项目还是PX项目,公众都需要有更多了解,不能因为有人反对就“我也反对”,也不能因为极端事件而夸大风险。再比如,政府部门要对舆情反应有预料、对社会风险有预期,不能总是抱着大事化小的心态,希望“生米做成熟饭”后悄然过关。而媒体也需要更为耐心细致地引导舆论、传播常识,不能被无原则的偏激言论裹挟而行。


  去年出台的《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已经规定在上项目之前,必须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分析和论证。这是制度完善的重要一步,但如何进一步细化,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处身“环境敏感期”,要在更大范围内达成共识,粗放的管理思维早已过时,而有赖于严格的程序保证和严肃的事后究责。


  如果对公示发布的时间节点及公示范围作出强制要求,如果由第三方专业权威机构而非利益相关方作安全性评估,如果依照详细条款自动启动听证程序而不是靠“获得项目选址居民支持”等变通方法,很多环境事件,可能都会在凝聚起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达成政府、投资方和公众的多赢,走向更合理的结局。
人民日报时评:向“含贿价”药品动刀          2013年07月17日
 药价虚高背后,包含着不当的,甚至是违法的成本,必须举起利剑刺破


  公安部门针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调查尚未结束,就在外资制药业界引发了震动。从相关权威部门公布的情况看,葛兰素史克通过一家旅行社,利用会议招待的机会,虚增参会人数甚至虚构会议,从“正常”的招待费用中扣出钱来,一部分用于葛兰素史克高层的回扣款,另一部分则向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商业贿赂。


  从此前曝光的案例看,类似葛兰素史克这样的操作手法并不罕见。如果有机会到各大旅游城市的机场看一看,会发现接机大厅里满是来自药企的接待人员,他们多是来接医生或官员参加“会议”的。而这些会议多以学术名义进行,附带旅游休闲和直接给医生部分现金,实际目的只有一个:要求医生多开某种药品。


  业界常戏谑地称,现在的药品价格是“含贿价”。此话虽难听,但多年市场操作中,确实有不少药品在药价中分摊了这部分违规成本。此次出事的葛兰素史克高管就承认,用于推广和回扣的成本占了总药价的20%—30%。而据业内人士判断,葛兰素史克的这一比例并不算高。此前有调查发现,各个环节“明扣暗扣”后的最高比例,甚至占到总药价的50%左右。在这一业内“潜规则”影响下,许多药企为了争夺市场,往往无所不用其极,进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药价出现严重虚高。


  药品销售乱象丛生的背后,暴露了中国医药市场中的一些软肋。比如,一些医务工作人员“向钱看”的倾向严重,而医院的薪酬体系不够灵活,一有企业投其所好、以利益引诱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不正当竞争甚至是违法行为时,有些医护人员就可能铤而走险,“利益联手”之下,直接间接地推高了药价。从这个角度上说,去除“以药养医”的顽疾,不仅必然,而且还应提速发力。


  客观说,跨国药企的研发实力普遍高于国内企业,一些创新药品正是治病救人所急需的,价高也符合市场规律。不过,葛兰素史克案件再次提醒我们,价高背后,还包含着不当的,甚至是违法的成本。必须举起利剑刺破虚高。


  现在整治外资药价高企更适逢两大机遇。一是国内企业研发能力逐步增强,经过多年混战,国内涌现出一批接近世界水平的企业,国产新药已经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外资品种相抗衡。二是随着医改的深入,以往难啃的公立医院改革逐渐推进,阻碍改革的症结逐步暴露并消除,对医药商业贿赂动刀正当其时。


  就在上个月,国家发改委组织对制药企业成本调查,其中涉及大量外资企业。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对比这些药品和国外同款药品的价格,指导其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成本调查和价格比较的开展,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实际的政策。中国不会纵容靠非法手段做生意的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因为,一个竞争的市场,也必定要成为一个公平的市场。
人民日报时评:神木人“定心丸”提醒了什么       2013年07月18日
发展政策的关键是让市场有信心,民生政策的关键是让生活有盼头


  在当地政府的及时回应下,陕西神木聚集事件正在趋于平静。神木县相关负责人对此前网上传言一一澄清,证明所谓的县财政亏空、向省里借款发工资均是空穴来风,并特别向媒体证实了免费医疗、免费教育运行正常,给当地群众吃了颗“定心丸”。


  坐拥丰富煤炭资源的神木县,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在国内率先推行12年免费教育以及全民免费医疗,“神木模式”一时为全国津津乐道,也成为神木人引以为豪的民生工程。然而,几天前,几句聊斋志异般的传言,一个领导调动的猜测,竟引发数百群众担心地方财政亏空、“免费”政策有所调整,进而聚集到县政府传递“信任危机”。看似难以理解的背后,其实暗含一种对未来的简单焦虑:经济环境变化,能源经济走低,地方政府有无能力稳住公共财政对民生政策的有力支撑?惠民政策能不能延续保证?主政领导的变化又会不会因此动了自己的奶酪?


  近些年,在不少地方,因为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主政官员变动而产生的“集体情感焦虑”,也屡有发生。和神木风波一样,提醒我们:消除群众的民生焦虑、政策焦虑,是对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新考验,也是确保一方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


  必须承认,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资源的调整,群众利益的日趋多元,会令许多政策遭遇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挑战。民生一头连着政府的公信力,一头连着百姓的切身利益,尤其需要在充满挑战变数的环境下维护好政策权威与政令稳定。那种“新官不理旧政”的思维,那种动辄“翻烧饼”、“朝令夕改”的做法,那种“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全靠领导一句话”的现象,不仅削减了政策的执行力,还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


  发展的关键是让市场有信心,让百姓有盼头。以往定下的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如果符合民众长远利益,就当“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句话,干部想把信任留下,须得强化保持政策连续性的意识,也得锤炼运作可持续性政策的能力。


  一个好的经济政策,应该具备自我执行的惯性;一个好的政策设计机制,也应该具备自我调适的功能,并不会因人事变化产生巨变。如果执政过程中都能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依法行政,那些“翻烧饼”的政策必会少许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是民生善政,如果缺乏现代理念和先进制度的配套,也会影响善政本身的执行效果,也会让民生产生“政策随人走”的印象。长此以往,不仅会消解群众自主创造财富和活跃市场的积极性,甚至造成投资失败找组织不找合伙人、经济不振问领导不问市场的现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精密仪器,越走向完善,越需要一个科学、全面、严谨的政策设计机制。无论是今天的“堵书记”,还是昨天的“留市长”,都在提醒我们,消除群众的焦虑,推进规范地方政令的机制建设时不我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掌控经济必须尊重市场、尊重科学,应该认真纠一纠已有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为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策有稳定性,工作有连续性,一茬接着一茬干。
人民日报时评:治理污染,不讳疾方可得善医       2013年07月22日
污染信息如果没有制度化的公开要求和渠道,“能瞒则瞒”就会成为一种惯性


  环保部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从9月开始,在政府网站设置专门的污染源环境监管信息公开栏目,公开发布重点污染源8大类31项信息,并对信息公开时限提出严格要求。

 

  >> 2013年《人民日报》时评汇总(随时更新)


  强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军转干考试材料:辽宁省省情之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