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战国时期,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
C.荀子
D.墨子
【答案】C
【解析】“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控制和利用它。这句话出自《荀子·天论》。
2、宋代沈括的一部著作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答案】B
【解析】本题由两个切入点:基础比较好或者记忆清楚的同学,看到沈括和给出的选项就能很快选出正确答案;如果有点混淆的同学,看“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就能知道是科学著作,其它选项都不太符合,《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3、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
B.削弱功臣权力
C.突出六部地位
D.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明朝的权分六部是我国中央集权历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因此本题应该选A。可能有同学会选B,事实上这是一个手段而已,目的还是强化中央集权。
4、中国古代提出的“均田免粮”口号的农民起义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隋末农民起义
C.唐末农民起义
D.明末农民起义
【答案】D
【解析】这个口号是明朝末年李自成农民起义提出来的。
5、1858年,沙俄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该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天津条约》
【答案】C
【解析】通过中俄《瑷珲条约》,迫使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 以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6、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檀香山
B.广州
C.东京
D.香港
【答案】C
【解析】中国同盟会是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由兴中会、华兴会、复兴会合并而成,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7.1937年8月——1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的激烈交战是( )
A.徐州会战 B.台儿庄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答案】D
【解析】淞沪会战是正面战场最早的一次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持续三个月。打破了敌人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
8.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的战略反攻开始于( )
A.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孟良崮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D.辽沈战役
【答案】C
【解析】1947年共产党开始了战略反攻,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为标志。
9.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这已突破的关键是( )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我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
【答案】D
【解析】排除A和B,因为以上两项没有发生在70年代。而在C虽然发生在70年代,但是并不是我国外交活动的核心。因此本题选择D
10.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专制暴政压迫我们,我们祖国献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投入战斗。”这首歌诞生于( )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C.俄国十月革命期间
【答案】B
【解析】题中的歌词是《马赛曲》,诞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
11.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
A.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进行的
B.自上而下进行的
C.保留了专制政体
D.分配给农民土地
【答案】B
【解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是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日本是以明治政府为首的改革,俄国是以亚历山大二世为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12.1971年尼克松提出,世界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日本、中国五级。
A.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B.两级格局已经结束
C.第三世界尚未兴起 D.欧盟实力大大增强
【答案】A
【解析】在70年代,随着日本和西欧,以及其他地区的兴起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图1示意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某板块(局部)向北移动的过程。读图1,完成13-15题。
13、距今1700万年至距今1000万年间,图示半岛P(1-4)的位置沿经线方向的变化幅度(纬度数)约为( )
A.23° B.36° C.45° D.53°
【答案】D
【解析】图示该板块7100万年前位于南纬40°附近,1000万年前乙越
过北纬10°,二者相差50多个纬度,所以选D。
14、图中发生相互碰撞的两个板块是(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答案】A
【解析】图示为印度次大陆的移动,故可知答案为A。
15、图中Q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阿特拉斯山脉 D.大高加索山脉
【答案】B
【解析】图示山脉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撞产生,故答案为B。
读图2,完成16-18题。
16、图示①②③④中,代表山谷部位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① 位置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突起,故此处为山谷,选择A。
17、图示①②③④中,代表缓坡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图中①为山谷,②为山脊,③④为山坡,但④比③处等高线稀疏,故为缓坡,选择D。
18、图中M点和N点的高差是( )
A.30米 B.40米 C.50米 D.60米
【答案】B
【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读出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10米,由此可以推算出N点的海拔高度是160米,而M点的海拔从图中直接读出是200米,因此MN的高差是40米。此题答案为B。
19、图3示意四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图3中城市②是( )
A.哈尔滨 B.石家庄 C.武汉 D.海口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城市②的年降水量达1200㎜以上,判断此地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可以排除AB;而气温年较差达20℃,说明此地冬夏均温差异明显,因此应该为武汉。本题答案为C。
国际上通常把65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将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0%,从10%上升到14%或者从7%上升到14%所需年限,是衡量老龄化速度的指标。读图4,回答20—22题。
20、用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所需年限来衡量,老龄化速度最慢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21、用老年人口比重从从10%上升到14%所需所需年限来衡量,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
A.中国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22、从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亚洲国家老龄化速度最慢
B.发达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
C.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快
D.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决定老龄化速度的唯一原因
【答案】D B D
【解析】20题和21题从所给的柱状图可以读出,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所需年限来衡量,老龄化速度最慢的国家是法国,它需要120年的时间,因此20题选择D。而用老年人口比重从从10%上升到14%所需所需年限来衡量,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日本,它所需的时间比中国略少,大约16,17年的时间,因此21题选B。从柱状图,我们可以读出亚洲的中国和日本老龄化速度相比于英国、美国和法国都比较的快,而同为发达的国家日本老龄化速度比发展中国家的大致相当,因此22题选D。
2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原材料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丰富
【答案】C
【解析】高新技术产业顾名思义可以知道是依托于雄厚的科技力量而发展的,因此本题答案毋庸置疑是C。
库。
2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基本的因素是:
A.接近消费市场
B.原材料市场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丰富
【答案】:C
【解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因素很多,但关键在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