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七)
2011-10-28 14:52: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中,我们看不到《涉江》中“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地,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66.第1段意在说明(    )。

 

A.《涉江》与《离骚》都反映了屈原的伟大人格

 

B.《涉江》为屈原壮年时期写于湘沅流域

 

C.学者们对《涉江》的写作时间和地点观点不一

 

D.《离骚》是屈原四十四岁左右写于汉北的作品

 

67.第2段引用白居易诗句“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意在说明(    )。

 

A.《离骚》中的牢骚与不平反映了屈原具有进取心

 

B.写作《离骚》时,屈原年轻气盛,常为是非而不平

 

C.屈原年轻时也曾常常为世道不公而鸣不平

 

D.屈原把壮年时期的牢骚与不平表达在于《离骚》中

 

68.第2段旨在从内容的角度证明《离骚》(    )。

 

A.充满希冀与不平,是充满生机的作品

 

B.不同于《涉江》和《悲回风》的格调

 

C.充满牢骚与希冀,以此证明它不是晚年作品

 

D.没有表达自弃和绝望,但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

 

69.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中的“传统的看法”暗指《涉江》的写作时间与《离骚》大致相同

 

B.郭沫若的“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一语,说明《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很远

 

C.《离骚》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说明屈原当时还有进取心,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

 

D.《离骚》主要反映的是屈原政治理想抱负,而《涉江》则更多地体现了屈原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

 

70.根据本文,屈原在《悲回风》中明确表达出的情感是(    )。

 

A.懊丧    B.惋惜    C.埋怨    D.绝望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数学运算,共15题。你可以在题本上运算,遇到难题,你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请开始答题:

 

71有一个分数,分母加2等于

分母减3等于 这个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为(    )。

 

A33    B11    C30    D19

 

72.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A11千米/时       B12千米/时

 

C125千米/时    D135千米/时

 

73.有一个整数,用它分别去除157234324,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100。求这个整数。(    

 

A44    B43    C42    D41

 

74.调研人员在一次市场调查活动中收回了435份调查问卷,其中80%的调查问卷上填写了被调查者的手机号码。那么调研人员至少需要从这些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多少份,才能保证一定能找到两个手机号码后两位相同的被调查者?(    

 

A101    B175    C188    D200

 

75.某学生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A1    B2    C3    D4

 

7610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其中6个杯子各装有10克纯酒精,4个杯子装有10克纯水。如果从中随机地拿出4个杯子并将其中的液体进行混合,问最终得到50%酒精溶液的可能性是得到75%酒精溶液的可能性的多少倍?(    

 

 

77.某突击队150名工人准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国考2012年《行测》大纲解读:呈..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