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故抵押物可以为第三人的财产。C选项排除。《担保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物权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一)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故房屋抵押的生效要以登记为要件。A项错误,D项正确。
44.【解析】C。担保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出质人和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据此可知,质权的设立必须以物的占有转移为要件,甲未将摩托车交给乙,故质权未设立。
45.【解析】A。物权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故甲乙双方不能在质押合同中规定,在甲不履行债务时,摩托车归乙所有。
46.【解析】AB。2004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人年均增长7.5%,高于从1996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5.56%,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人增长势头良好。A正确。从1986,2000、2007三年的城乡居民收人比的逐渐增大可以看出我国农民与城市居民收人差距拉大。B正确,D错误。从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逐年平稳增长的,C项对材料的理解不确切。
47.【解析】AD。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并不代表农民的消费品购买力约占全国消费品购买力的1/3。消费品与购买力并不是同一概念,B项偷换概念,错误。同理,C项错误。
48.【答案】A。文段第一段中提到1996一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为5.56%。如果要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意味着今后的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八年要增长到5.95%,5.56%与5.95%之间是有较大距离的,很难轻易实现。所以A正确。材料中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可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人持续增长难度并不大”,B项错误。C、D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
49.【解析】ABCD。促进农民增收的意义首先在于改善民生,保证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增多,购买力必然增强,对扩大内需起着积极作用。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我国国家性质的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可以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0.【解析】B。要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全面提高农业的素质和效益,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第三点指出要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要通过结构优化增收,继续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要通过降低成本增收,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促进秸秆等副产品和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要通过政策支持增收,加大惠农力度,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合理调控重要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可以看出B项符合题意。A、C项属于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保证,而D项属于社会环境保证,都属于外因,不是根本措施,故排除。
51.【解析】AB。材料中经大忠的话强调的是党员干部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带领群众奋力自救的带头和模范作用。人民军队、人民群众并不是他这句话强调的主体。因此C、D项排除。
52.【解析】B。迅速将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果断地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在通讯、交通中断时,组织身边群众自救这三种行为是共产党人在山崩地裂的生死关头,始终和人民在一起的这种精神的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符合对共产党人本色的解释。故选B项。
53.【解析】ABCD。解析:材料中,当发生地震时,经大忠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疏导幸存群众,后又担任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战斗在第一线,无暇顾及家中亲人。这体现了经大中忠于职守、以身作则、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伟大精视,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公务员的职责。本题答案为ABCD。
54.【解析】ACD。楷模榜样是一定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人格化,楷模榜样形象、生动、具体,这使得它在道德角色教育中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力强的特点,容易激发国民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道德楷模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对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榜样具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特点,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项观点错误,榜样不是抽象的,是最具生动性的道德教科书。本题答案为ACD。
55.【解析】ABCD。《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材料处理题
1.青年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青年创业是一项既有利于社会、又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充满风险的复杂活动,美好的愿望和火热的激情并不意味着创业活动必然成功。当前我国政府的多项政策双管齐下,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大力推进当代青年的创业活动。
首先,青年应当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政府鼓励大学生当村官,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指明了方向,为青年去基层自主创新提供了一个平台,青年应该在基层发挥自己的潜力,自主创新,把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带到基层,服务基层,回报社会。
其次,青年应当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可以让有知识、懂科技的青年到基层成长、锻炼,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阅历,使青年一代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最后,青年应当树立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理念。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基层同样可以实现人生价值,青年应当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信心投A到基层工作中。青年应当在基层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2.农村工作计划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踏入村官行列,本人即将到农村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即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时,本人通过国家政策、新闻传媒、网络对农村村情和农村政策以及群众需要进行了一定的了解,特制定了一份村官工作计划。
第一,在农村工作中本人要认真学习中央的惠农政策,上网时刻关心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新动向,关注时事新闻报道。十七届三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