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文化的进步会孕育出文明,然后才会有自由。从文意无法直接推导出“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这样一个结论。
88.【答案】B。解析:(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这一句话中,最关键的就是理解“包罗万象的复合体”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只有B项是最恰当的。A项的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其他两项与题目并无直接
关系。
89【答案】C。解析:文中论述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文化与文明的息息相关的关系,都是为了说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石。实际上,正因为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才应该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的建设来构建社会主义文明。
90.【答案】C。解析:“意义相同”和“彼此不分”都没有正确地概括出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不可能入选。“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事实上,文化与文明并不是这样互相扶助的关系,文明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上位概念,只有“息息相关”才最恰当、最准确地概括出了二者的关系。
91.【答案】B。解析:A项不应是“无法解读”,而应是“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C项不应是“只能描绘90%的基因组”,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测绘成功,描绘与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已经可以描绘全部基因组,只不过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D项的理解也不准确。对蛋白质的研究是最难攻克的难关,而不是唯一的一个尚未攻克的。
92.【答案】D。解析:题干要求理解的是“不同物种”间的关系,而D选项中人类属于同一个物种。
93.【答案】B。解析:ACD三项几乎都是照搬的原文,B项中偷换了概念。注意是“跟踪”而不是“控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跟踪未必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94. 【答案】A。解析:由“一旦科技发展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这一前提,推不出“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这
一结论。
95.【答案】A。解析:本题较简单,联系上下文即可。
96.【答案】D。解析:实际上,本文就是在强调卫星在测量方面的优越性。其他三项都不是文章的最主要信息。
97.【答案】B。实际上本题是一道语法题。是在考查语句基本知识。“有助于改进影响气候模式和全球变暖的洋流和海洋流量的模型”,将定语去掉,找到宾语即可。只有B项是最全面的。
98.【答案】B。解析:从时间来看,“(这些信息)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在前,“新的海底图” 在后,所以新的海底图没有“帮助潜艇导航和导弹制导”的作用。从第二段可以推断出选项ACD选项。
99.【答案】C。解析:文中指出,“他们根据卫星测量的、由地球引力变化引起的海面海浪相撞推断出海底特性,从而绘出了这些海底图。”这说明,“对海浪相撞做推断”是科学家通过卫星获得海底信息所凭借的基本手段。
100.【答案】C。解析:文中并未直接说明卫星测控可以替代船上测控,事实上,二者各有利弊。船上测控还是有它本身的意义。
101.【答案】B。解析:本题较简单,并非单纯的阅读理解,答对这道题的前提是掌握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
102.【答案】D。解析:“节气是完全跟太阳走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二十四节气是观察太阳运行来确定的。
103【答案】C。解析:AB两项很容易被排除。即便不知道地理常识,根据后文也可作出判断,尤其是“闰年多一个月就有384天”这一句,闰年肯定是与闰月相对应的。
104.【答案】B。解析:阴历完全是依据月亮的圆缺。而月亮的圆缺就是绕地球公转引起的,月亮绕地球一周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以一月为29.53天,恰恰是阴历的计算方法。
105.【答案】A。一年四季的划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而定的。而“节气是完全跟太阳走的,可称阳历的一部分”。可见,“一年分四季,四季定出二十四个节气”属于单纯的适用阳历,并非阴阳历并用。
文中比喻的并不是对商品不能辨别或分辨不清,而是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无法得到满足而造成的某种商品的短缺及市场因此而形成的空白点。
106.【答案】C。解析:“盲点”肯定是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没有视感细胞的一点,它在
107.【答案】A。解析:“目前这方面的食品奇缺”这样的理解不正确,文章中的原文是“这些方面的食品品种却十分单调”,品种单调与奇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者需要的某种商品买不到,不代表消费者不需要的其他同一性质的商品数量少。其他三项都是对文章的正确解读。
108.【答案】C。解析:本文并未指明这里的“商品和服务”仅指“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不能做缩小理解。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正是使商家显示能力的地方。
“不以利小而不为”的道理这两个都是专家的观点。
109.【答案】D。解析:本题十分简单。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多销”的时代过渡,以及
110.【答案】B。解析:只有“呼唤”一词符合文中的感情色彩和文意。
111.【答案】C。解析: “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但这不代表“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
染在内的环境污染。
“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而并非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放的废热。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而不是由于对能源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112.【答案】D。解析:把“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发育受阻或死亡”理解为造成了水生生物缺氧直接受损不存在任何问题。“发育受阻或死亡”就是直接受到的损害。
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引起疾病流行,另外的一些非致病微生物再多也不会造成疾病流行。
113.【答案】B。解析:文中说的是“上升气流减弱”,而并非“空气流动减弱”。
114.【答案】C。解析:从“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使用。”这句话可知,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应是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重视了以后才能制定控制标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C项是最全面的概括。
115.【答案】C。解析:“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废热而并非工业废水。“热污染”最先影响的是水生生物,而并非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主要受害者应是人类。文中并未说明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热污染”的方法,而只是说还没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是在偷换概念。
116.【答案】B。解析:由图表可直接观察出2003年为最小。
117.【答案】A。解析:由图表可知2006年出口额为9691亿美元,2005年出口额为7620亿
美元。故增长约为:(9691-7620)÷7620×100%≈27.2%,选A。
118.【答案】B。解析:首先年增长率应该为:
×100%,观察图表,在经
过简单估算,只有2003和2004年的进口额增长率超过了25%,故选B。
119.【答案】C。解析:由图表可直接看出,进出口总额增长率最高的为2003年的37.1%,而2003年进出口总额为:4382+4128=8510,选C。
120.【答案】D。解析:由图表给出信息不能算出2001的出口额,而其它选项都是正确的,故选D。
121.【答案】B。解析:首先2002年的GDP绝对值=2001年的GDP绝对值×(1+增长率),观察图表及选项,上海2001年GDP绝对值最大,且增长最快,故2002年GDP绝对值也最大,排除D,然后再比较湖北和四川,经简单计算知:湖北2002年GDP绝对值大于四川,故只有B正确。
122【答案】C。解析:首先,人均GDP=GDP绝对值÷(人口总数);观察选项,先比较福建和湖北,福建的人均GDP值大于1(亿元/万人),而湖北小于1(亿元/万人),排除A、B;再比
较湖南和四川,明显湖南高于四川,故选C。
123【答案】A。解析:直接观察图表可知:上海差距最大。
124.【答案】A。解析:由于假设农村人口比例相同,那么农民总收入最高的省就可以看成是:农村人均纯收入和人口总数的乘积最大的省,观察图表,经简单估算知:四川省的值最大,为8640×1987。
125.【答案】A。解析:由题意,观察图表知,北京最大,福建最小,选A。
126.【答案】C。解析:A项错,非洲的同比月增长率是最大,但是基数太小,故不能说人数增长最多;D项明显错误;B项不好判断,先看C,看游客喜欢徒步的程度只需比较,徒步旅游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就可以,观察图表,C项正确,故选C。
127.【答案】A。解析:外国五月旅游人数:2174629÷(1+19.29%)≈1822977,五月旅游总人数=10666830÷(1+6.47%)≈10018625,那么,比值为:(10018625-1822977)÷1822977≈4.5,
选A。
128.【答案】D。解析:
×100%=
×100%≈4.2%,选D。
129.【答案】D。解析:由图表知:5638299÷10666830×100%≈53%,故选D
130.【答案】C。解析:由于港澳台地区月增长率均小于1,则所求=2174629-239906=1934723,选C。
131.【答案】C。解析:所求为:15777.56÷(1+16.2%)≈13578,选C
132.【答案】B。解析:2006年工业总产值:15777.56÷(1+16.2%)≈14856.5,那么,所求为:14856.5×8.5%≈1154.1;故选B。
133.【答案】A。解析:
×100%≈12.3%;故选A。
134.【答案】B。解析:A项太绝对,明显错误,C项错在涨幅应该是有较大波动,而不是稳中有升,而D项从资料中无法得知,故选C。
135.【答案】C。解析:2006年工业增长值:3806.37÷(1+12.7%)≈3377.43,2006年重工业增加值:2718.12÷(1+14.2%)≈2380.1,故2380.1÷3377.43≈70.5%,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