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着陆器“菲莱”登陆彗星是一个惊人壮举,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由上述文字可知( )
A.《科学》杂志与网友判断科学突破的标准存在差异
B.2014年美国在生命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C.可治疗糖尿病的细胞在经过两轮投票后最终落选
D.普通大众对探索外太空的努力已经失去兴趣
40.【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细节的把握。根据文段内容可知,A项中“标准存在差异”在文段中并未提及,A项错误,排除。C、D两项均为无中生有,排除。B项,根据文段表述可知,在“十大科学突破”中,至少有两项是关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因此B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以下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外发文的一部分,阅读之后回答41~45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p.91ExAM.ORg]
①职业培训是_______劳动者技能水平和促进就业、_______就业的重要手段。加强职业培训,加速____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②对本市紧缺、企业急需的非本市户籍的技师、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在京工作3年以上、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并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来京务工人员,经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的,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继续加大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引进力度,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对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的,可从外省市引进,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咨询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对企业、职业院校根据生产和教学需要引进、聘用的国外专家和留学生,享受本市有关人才的优惠政策。
③积极推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大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新职业(工种)标准开发力度,及时更新、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题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和统一证书”的原则,优化运行机制,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专业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水平和质量。健全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完善“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考评机制,进一步突破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完善多层次职业技能竞赛工作机制,每年举办不少于30个职业(工种)的行业、地区性职业技能竞赛,每3年举办一次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
41.下列关于该公文主送机关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市属机构
B.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市属机构、市 政府各委、办、局
C.各市属机构,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人民政府
D.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41.【解析】D。根据公文格式的要求,在公文主送机关中,各区县人民政府在前,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在后。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42.依次填入第①段三处划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A.提高 保障 发现培训
B.提高 稳定 培养造就
C.稳定 支持 培养教育
D.稳定 保障 锻炼提拔
42.【解析】B。先从第一个空入手,该空需和“技能水平”搭配,对应“提高”,排除C项和D项。再看第二个空,该空与“促进就业”形成并列,同时按照时间的顺承关系,促进就业之后要把就业“稳定”下来。第三个空,“加强职业培训”的作用是“培养”人才而非“发现”人才,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43.根据本文,下列哪位属于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的人才( )
A.杨某,非北京户籍,是北京市某企业急需的高级技师
B.李某,已在京工作6年,经引进人才综合评价为优秀
C.刘某,符合北京某职业院校急需紧缺专业学科带头人的要求
D.张某,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43.【解析】D。根据第二段内容“获得或培养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的教师,可从外省市直接引进”,D项“张某,她所培养的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符合要求。A项“高级技师”可参照有关规定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而非直接引进,排除A项。B项缺少“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且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排除B项。C项缺少“通过了本市引进人才综合评价”,排除C项。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44.该公文的类型最可能是( )
A.意见
B.函
C.命令
D.通知
44.【解析】A。根据第一段尾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可知,本篇公文的类型为意见。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
45.第③段内容是针对下列哪项工作目标提出来的( )
A.设定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选拔标准
B.完善职业技能人才统一考试制度
C.构建高质量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系
D.加大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力度
45.【解析】C。文段共四句话,分别从“积极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新职业标准开发、更新完善题库”、“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健全技能人才多元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对“技能”进行考核和评价,归纳概括对应C项。A项“设定标准”、B项“完善统一考试制度”和D项“加大培养选拔力度”表述片面,均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46~50题
纽约的曼哈顿城区是全世界高楼密度最大的地方,狭窄的街道却能看到阳光:这里是世界上行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但行人却不会感到拥堵。曼哈顿城区林立的高楼大都是竹笋般的退台式建筑,保证了阳光的照射路径,街道对行人也非常友好,摩天大楼纷纷将宝贵的底层镂空,作为行人行走、休憩的公共空间,狭窄的街道事实上被拓宽了。是什么原因,让阳光从高楼的狭缝中打在纽约的街道上,让开发商奢侈地放弃建筑底层,“好心”考虑行人的需求?
20世纪初,纽约市迅猛发展,地产商纷纷投资曼哈顿,诸多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黄金地段自然价格不菲,出于经济考虑,地产商对建筑师提出了在当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要求——建筑高度更高、面积最大的摩天大楼。从审美角度来说,这是一场灾难——曼哈顿城市用地被臃肿、庞大的建筑体块占满,狭窄的街道终年不见阳光,阴暗、逼仄,空气非常浑浊,城市环境日渐恶化。著名的丑陋项目恒生大楼,就是当地建筑风格的代表之一,容积率惊人,体量巨大,不仅阻挡了周边地块建筑的采光和通风,1.3万人的容量也给交通和服务造成不小的压力。冬季,恒生大楼形成面积高达2.6公顷的阴影,相当于自身面积的6倍,直接造成周边地块办公楼出租率下降。
纽约市敏锐地意识到这种问题。1916年,纽约出台了区划法案,旨在遏制这种贪婪摄取空间的趋势。法案明确规定了地块中建筑高度和体量的标准——地产开发者可以在一定的高度限制范围内,在用地上保持100%的建筑密度:超过这一高度,则应让出临街一侧的空间;如果更高,则继续让出面积。只有建筑体量出让到一定程度,即主楼的平面面积少于用地面积的25%时,才不必继续后退。这部分改善了曼哈顿的街道环境,此后的建筑形体也变得稍微克制,美观起来,从平顶、方盒子形状,向山坡般跌落式转变,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等就是退台式建筑的代表。这种建筑形态,被人们戏称为“婚礼蛋糕”或“巴比伦塔”。区划法案颁布后的近40年中,纽约新建成的摩天大楼无一不层层后退。
如果一直如此,类似帝国大厦的建筑早就应该占领曼哈顿了,相似的退台式建筑会成为纽约统一的建筑风格,纽约的立法者应该感到欣慰。直到1952年,一名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用全新的方案,巧妙地糅合法案要求、建筑美感、商业需要于一身,引领了20世纪中期曼哈顿的建筑时尚。他的作品就是利华大厦。
46.退台式高楼看起来不像( )
A.多层蛋糕
B.竹笋
C.方盒
D.山坡
46.【解析】C。查找类的细节理解题。答案在文章第一和第三段中,第一段中说竹笋般退台式建筑各种好,故排除B。第三段中“此后的建筑形体变得稍微克制起来——从平顶方盒子形状向山坡般跌落式转变”,故排除D。再根据“这种建筑形态,被人们戏称为婚礼蛋糕”,可排除A。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47.关于恒生大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积率很高
B.占地面积小
C.改善了周边采光
D.扩大了公共空间
47.【解析】A。
48.1916年,纽约出台区划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足够的建筑间距
B.限制建筑用地的扩大
C.改善街道的整体环境
D.满足地产商的商业需要
48.【解析】B。查找类的细节理解题。根据设问定位1916年,纽约出台区划法案的主要目的在第三自然段首句“旨在遏制这种贪婪攫取空间的趋势”同义替换就是限制建筑用地的扩大。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49.根据本文,接下来最可能介绍( )
A.区划法案的修订
B.一位著名的建筑师
C.中国的摩天大楼
D.新建筑时尚的代表
49.【解析】D。该类题目做题思路是“看尾句—找主体—选答案”。文段最后一句说的是有一个建筑师糅合各种方法打造出了引领时尚的建筑,这就是利华大厦。那文段接下来一定会论述利华大厦如何好,主体就是“利华大厦”。故本题答案为D选项。
50.这篇文章的主题是( )
A.美国纽约的经典建筑
B.美国摩天楼管理经验
C.二十世纪美国的建筑师
D.法律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50.【解析】B。主旨概括题。本文主体一直在说各个建筑,所以主体排除法,先排掉C和D,它们一个在说建筑师,一个说法律的影响。A项美国纽约的经典建筑,不能涵盖全文,文中也有提到“丑陋的建筑”恒生大厦。该文章首段说美国之前的退台式大楼很好,20世纪初出现的恒生大楼不好,紧接着美国纽约政府出台政策去规范摩天大楼的建造,最后好的利华大厦在这种背景下就应运而生的故事。故本题答案为B选项。
阅读以下文字,回答51~55题
器官捐献率在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太乐观,然而一组来自欧洲的数据引起了人们注意。这组数据显示,欧洲各国人口中签署器官捐献知情同意书的比率,分别如下:匈牙利99.997%,奥地利99.98%,法国99.91%,葡萄牙99.64%,波兰99.5%,比利时98%,瑞典85.9%,荷兰27.5%,英国17.17%,德国12%,丹麦4.25%。统计结果呈现出显著的两极分化,前七个国家的同意率都很高,在这几个国家之后,器官捐献的民意率_______,是什么因素让那些国家有哪些高比例的人同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呢?
英国和法国教育、经济水平相当,可英国仅有17%的人同意捐献器官,而法国却接近100%;另一组比较则更能说明问题,德国和奥地利接壤,也同为德语国家,然而德国只有12%,奥地利却为100%,说明以上这些因素还不足以解释。
会不会是宣传的作用呢?在荷兰,全国对器官移植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每个家庭都能收到关于器官捐献的信件,在电视、广播中也时常能看到宣传广告,甚至还有一档极具争议的综艺节目,让亟持器官移植的患者选择想要谁做他的供者。做了这么多活动,钱也花了不少,然而荷兰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只有28%,与邻国比利时一比就相形见绌:人家没花过一分钱做宣传,器官捐献的同意率却高达98%。
原因究竟是什么?当研究者排队了以上这些因素后,他们将目光聚集在一个极其细微的环节上,那就是人们签署的那张器官捐献的知情同意书。在那些同意率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是这么写的:“如果您想参与器官捐献计划,请在这里画勾。”而在同意率高的国家中,知情同意书里只有一个地方不同,那就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