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轻重着手排除选项。第一空处,“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是一个褒义词。“挖空心思”比喻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色彩。形容骗子应该用贬义词,所以排除A、B选项。第二空处,“防不胜防”形容防备不过来,“谈虎色变”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由前面的“花样百出”可知,此处应强调老百姓“防备不过来”,“谈虎色变”的语义过重,使用“防不胜防”更为合适,故排除D。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10.D[解析]从文段来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显然是建立在“宽容”的基础之上。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才成为捣蛋鬼,而“问题”的语义过重,与作者的感情基调不吻合,故第一个空处应该使用“偏差”更为合适。所以,排除A、C选项。“循循善诱”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与“偏差”搭配使用最为恰当,即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将孩子们的偏差纠正过来。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阅读理解
11.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B和C选项都可以从文段中找到相关信息,可以排除。D选项偷换范围,文段是说“中东多数国家不同于日本、韩国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而D选项将其扩大为“单一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之间的比较,并且认为前者的民主化进程更为顺利,明显错误。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12.C[解析]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由“这与几千年文化铸就的百姓心中的‘格式塔”’可知,“格式塔”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在百姓心中的缩影、定型。由后文可知,中国文化的主流是文学的,是“期待明天会更美好”,故“格式塔”实际上是中国文化铸就在百姓心中的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和向往,C项正确。
13.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文段是总一分式的行文结构,第一句话“成本决定了绿色燃料的发展速度”就是文段的主旨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主旨句展开的,即解释了绿色燃料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B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准确概括。
14.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A项是对文段内容的部分概括,不全面,所以排除。C项中的“重点发展”在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来,也应排除。D项说法有误,文中说的是在同等经济规模下,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例越高,区域劳动力人口承载力越大,而不是“经济规模对劳动力人口承载力有很大影响”。B项是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是对文段两个部分内容的完整概括。
15.C[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句是“而这显然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显示出作者对于前文所提到的观点的否定,也就是说中国不应该等达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同的发展水平时才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A、B和D项不是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故排除。
16.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A项明显不属于文段意在指出的内容;B项的表述片面,只说出了学者所忽视的内容;C项是对文中部分内容的复述,也不是文段意在指出的内容。D项的表述最为全面,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受到两大思潮的影响都表述在内。从“事实上”一词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即“1919年的中国思想界同时受到来自南北两大社会思潮的夹击式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C[解析]本题属于词语理解题。“处境化”一词修饰的是“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后面的文字是对这一体系的解释,一正一反,正面说“由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反面说“不要脱离当地的社会实际”,故最准确的解释为C项“与当地农村社会实际相联系、相融合的”。A项,将选项代入即为“农村文化是一套与农村各地生产、生活经验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由后文可知,“处境化”强调的是“当地化”,而非与“各地生产、生活经验”都适应,且A项中“与生产、生活经验相适应的”与文中“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表述重复,故排除。B项,文段强调的是与当地实际相适应,而非“适应发展变化”,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明显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8.C[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首句说“把核能看成可持续性资源,可能会很困难”,所以A项正确。文段最后一句提到“核反应堆也是高效的电力之源……就某些类型的反应堆而言,其设计能够使废料减少到最低限度,基本能够防止反应堆熔毁”,所以B项和D项说法也正确。C项说法错误,文段中说的是“不排放任何污染气体”,但核反应堆仍然会产生“放射性废物”。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经典的法学家“从来都没有孤零零地谈论法律”,但是不能说“孤零零地探讨法与法律问题不能得出关于法与法律的有益见解”。C项在文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D项,文中并没有提及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主要内容,也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D[解析]文段的主体是思考,重点在后一句,即我们应如何思考。由转折词“而”可知,“思考时……只要认识到,我们的行为是按照人类状况对我们的要求,认真地、理智地并且是自律地进行的,就已足够”为文段主旨,D项是对主旨的准确概括。A项“使命”一词在文中并未提及,排除。B、C项表述片面,非文段主旨。故正确答案为D项。
21.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文段最后一句说“如果将所有可见光都过滤出去,即使剩余的电磁波强度再高,我们也只能看到一片漆黑”,由此可见存在可见光是人眼感知颜色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偷换概念,眼睛捕捉电磁波后所产生的反应是颜色,而不是光感。C、D两项的内容在文段中都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所以,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A[解析]本题属于标题结语题,从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这实在是一个历史误会”可知,下文需要对这个历史误会进行澄清。D项“这个历史误会产生的原因”在文中已经解释过了,所以排除。C项“官窑瓷器在民间的流传”与文段内容不相关,属于干扰项,应排除。B项“西方历史上对中国瓷器的评价”看似正确,但是仍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最佳答案为A选项,后文通过对中国瓷器出口西方历史的追溯,来澄清这一历史误会,揭示真相之所在。
23.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A项说法有误,道德感是个体生命从家庭生活所习得的情感与社会技能的核心要素,而不是“道德感决定个体的情感与社会技能”。B项错误,神经元编码只是为个体习得这一情感的能力设置了一段时间,而不能说“个体能否习得道德感是由神经元编码决定的”。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文段中只是说“错过这一时段,便难以习得相应的技能”,而不是“无法习得”。D项正确,当选。
24.D[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文段第一句话说“经济新闻报道也不例外”,说明作者对于这一报道方式并不反对。但是,下文接着谈到了这一报道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即要有“大局意识”。由此可见,作者对于经济新闻选择微观切入的态度是辩证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A [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B项只是文中的部分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C项表述过于绝对,文段的意思是当人们需要作出可靠判断时,理性更值得信赖,但这并不意味着非理性工具就不可信赖;并且C项也不是文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文段主要谈论的是理性的作用。D项表述过于绝对,文中的表述是“最可信赖”“最易获得成功”,依理性作出的对复杂情势的判断也可能出错。故A项是文段所表达的主要意思。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三、数学运算
26.D[解析]滚筒转动一周所压路的面积为滚筒的侧面积,则压路机每分钟可压路的面积为2兀×0. 54×1.5×16~81(m2)。故选D。
27.D [解析]路程相同,速度之比等于时间的反比。甲、乙、丙三人所用时间比为30:60:45=2:4:3,则他们的速度之比为1/2:1/4:1/3=6:3:4。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8.C [解析]6点时,钟声响了6声,有5个间隔,因此每个间隔的时间为4÷5=0.8(秒)。11点时,钟声应响11声,中间有10个间隔,故所用时间为0.8×10=8(秒),即最后一下钟声响起的时间为11点零8秒。
29.B[解析]设小王、小丽、小江分别原有x、y、z本书籍,则有

故小王原有6本书籍,选B。
30.C[解析]第一次相遇后,两人仍是沿相反方向跑步,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跑步距离之和为圆形跑道的周长。此时,乙跑的距离为较短的跑道,为100米,则甲跑的距离为300米,圆形跑道的周长为100+300=400(米)。故选C。
31.A[解析]设瓶子的下底面积为x cm2,水的体积为y cm3,可得

故水的体积为168Cm3,选A。
32.D[解析]假设岛上有x只这样的鸟,则有300/x=4/100,解得x=750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3.B[解析]往返一次需5分钟,则从8点半到8点57分,共有27分钟,27÷5=5...2,则一共运过了5次人,已经到达的人数为(5-1)×5=20(人),第六次车上的5个人正在途中,所以在当地等待运送的人数为46-20-5=21(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4.A[解析]设问号处代表的数字为x,则16右边的两个数字分别为12+x、x+25,则第二行的两个数字为28+x、2x+37,可得28+x+2x+37 =86,解得x=7。故选A。本题也可用代入法。
35.c[解析]设书的价钱为x元。则赵原有钱数为(5/3)x元,钱原有钱数为(4/3)x元,孙原有钱数为(3/2)x元,则(5/3)x+(4/3)x+(3/2)x=216,解得x=48,则赵、钱两人剩下的钱为(5/3)x+(4/3)x-2x=x=48(元)。故选C。
36.B[解析]每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5=25(cm2),覆盖面积为115cm2,则阴影部分面积即重复的面积,为5×25-115=10(cm2)。本题答案为B。
37.A[解析]从O、2、4中任取三个数相加的和最大为4×3=12,最小为0,故有0、2、4、6、8、10、12七种情况,而三行、三列及两个对角线各数的和共有8个,因此至少有2个是相同的。
38.D[解析]设上个月该培训班人数为x人,本月毕业人数为y人。由该培训班学制为1个半月可知,新增加的45名学员本月无法毕业。目前在学人数比上月多了25%,则x-y+45=1.25x,可得y=45-0.25x。因为毕业者都是上月的老学员,因此y≤x。即y=x时,该月毕业人数最多,此时y=x=3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9.B[解析]要使长方形纸没有剩余,且剪成面积相等且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则正方形的边长应为1007、371的最大公约数,即53毫米。本题也可用代入法解题,选项中只有53是1007和371的公约数,故选B。
40.A [解析]设成本为x元,则减价前的利润为60×(100-x),降价4%后的利润为(60+4×10)×(l00-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