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可得:60×(100-x)×(3/2)=100×(96-x),解得x=60。故选A。
第三部分 逻辑推理
四、逻辑判断
41.B[解析]A项“骑自行车的人必须和机动车抢道,比较危险”与题干矛盾。C项“‘绿色通道’通常只是在公园内铺设”与题干叙述显然不符。D项“该市女性早已普遍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与题干“真正将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口比率依然很低”相矛盾。由此可知,答案为B。
42.A[解析]题目要反驳的转基因公司的观点是:“种植者通过种植转基因作物增加了收入,所以很多地方的小规模种植者都在种植转基因作物。”要反驳这一观点,选项A指出小规模种植者之所以种植转基因作物是另有他因——政府补贴,从而反驳了该观点。所以本题答案为A。
43.B[解析]题目的逻辑是出生时间不由自己选择,所以犯罪人是否犯罪也不由自己选择,故犯罪人不应当为自己所犯的罪负责。B项指出出生时间不直接决定所犯的罪,个人选择才是主要决定因素,所以犯罪人应当为自己所犯的罪承担责任。本题答案为B。
44.D[解析]D项说手足口病病症“变异较大,很多医生在初诊时无法确诊”,会导致误将手足口病当做其他病来治疗,从而使报告的病例数小于实际病例数,从而加重该卫生组织的担忧。故正确答案为D。
45.C [解析]题干由“过去一年狭长风力走廊上的风力下降”得出结论“过去一年美国风力发电的电力输出比上年大大减少”。C项是必需的前提,如果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风力改变无关的话,则这个论证就不成立。故本题答案为C。
46.A [解析]题干“油缸里还有油”是“我们的车还能开”的必要条件,“我们的车还能开”是“油缸里还有油”的充分条件,即后半句是前半句的充分条件。A项的推理逻辑方式跟题干相似;B、C、D三项均为前半句是后半句的充分条件。所以本题答案为A。
47.A[解析]A项“人体的疲劳状态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评价和对比指标”最能够对交警的做法提出质疑,如果疲劳状态的测定和评价方法各异,没有统一的指标,那么交警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司机是否是疲劳驾驶,也就无法减少疲劳驾驶的情况。B、C项与题干无关。D项是应对交警的一个方法,但是客观上起到了减少疲劳驾驶的效果。故本题答案为A。
48.C[解析]题干中治疗败血症的方法是用磁珠过滤病原体,以使抗茵药物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这里隐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减少病原体数量有助于提升药物疗效”,故选C。
49.B[解析]该导游的反驳是“每次针对投诉的调查都说明,这些针对他的投诉只是游客太过挑剔”。要想使这一反驳成立,③是必须假设的。因为导游的反驳是以调查结果为依据的,只有调查能够真实反映当时的状况,之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若调查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的状况,那么针对他的投诉很可能并非只是游客太过挑剔,还有可能是其服务不到位。①和②并非必须的假设,故正确答案为B。
50.D[解析]D项“所有的空调都应当保证能够在当地正常运转,才能出售”,也就是说无论当地空气质量是好还是坏,所有空调都必须保证能够正常运转,否则,在此地就不能出售。D项有效地反驳了该工程师的观点。所以本题答案为D。
五、类比推理
51.B [解析]垃圾利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矛盾的对立面,变成资源。挑战利用得好就可以转化为矛盾的对立面,变成机会。所以本题答案为B。
52.B[解析]控制的目的是管理,奖惩的目的是激励。故答案选B。
53.C[解析]窗户需要用窗帘来遮掩,头发需要用梳子来梳理。所以本题答案为C。
54.D[解析]货币和价值同属名词,货币体现价值;D项观点和立场也同属名词,观点表明立场。其他三项不符合。所以本题答案为D。
55.D[解析]快递是一种物流方式;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所以本题选择D。
56.C[解析]制定和实施都是加诸同一客体的动作,且有先后之分。如制定和实施计划、政策等。与之相似的是C项,追踪和猎杀目标、猎物等。注意A项,痊愈描述的是状态,而不是动作,不选。
57.B[解析]家具的原材料是木材;枪支的原材料是金属。故选B项。
58.B[解析]“前”与“后”、“上”与“下”均是相对关系,并且“前后”、“上下”可以单独作为词语使用。B项“彼”与“此”、“矛”与“盾”也均是相对关系,而且“彼此”与“矛盾”也可以单独作为词语使用。
59.D[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词义相近,感情色彩一贬一褒。故本题选D。
60.C[解析]题干激发创意是动宾结构;C项集中注意也是动宾结构。故选C。
六、图形推理
61.C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按照第一组的方法,可知正确选项为C。
62.A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从第一幅到第三幅图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图形的完成过程;第二组图形中,第一幅图可以看成是两条重合的直线,第二幅图中重合的直线被拉成了两条曲线,故第三幅图中两条曲线应完成为两个椭圆。从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来看,A项最符合完成图的形态。故正确答案为A。
63.B [解析]第一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旋转180。后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组图形中,前两个图形旋转360。后叠加得到B项图形。注意,在第三个图形中,前两个图形体现为包含关系,而A、C项均为相交,故不选。本题答案为B。
64.C[解析]题干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依次是1、2、3、4,故应选择一个封闭区域数是5的图形。奇数项为直线图形,偶数项为曲线图形,故应选择一个直线图形。选项中只有C项满足这两个条件。故本题答案为C。
65.A [解析]看每个图形的重心位置,第一图偏下;第二图偏下;第三图在中心;第四图偏上;故第五图应偏上。所以本题答案为A。
66.D [解析]第一幅图形旋转180。得到第三幅图形,第二幅图形旋转180。得到第四幅图形。故第五幅图形应由第三幅图形旋转180。得到,D项正确。
67.B [解析]题干给出的四个图形从结构方面看都是总线型拓扑结构,即都有主干线,其余支路都直接联到主干线上,与此类似的只有B项。A项和D项都是树状结构,主干不唯一;C项是网状结构。
68.C [解析]九宫格图形推理。从每行来看,观察黑色三角形和灰色三角形的移动情况。在第一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两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一格,当二者重合时变为空白;在第二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三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逆时针移动两格,当二者重合时变为空白;在第三行中,黑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灰色三角形每次顺时针移动三格。所以本题答案为C。
69.A[解析]前两行都有三个黑圈和三个白圈,所以第三行缺少两个白圈,故排除B、D项;前两行圆圈分别在线段的同一侧,线段的两侧及线段端点上,第三行还缺一个圆圈在线段端点上的图形,故答案为A。
70.A [解析]每行前两个图形内黑点(黑块)数目相减.图形外黑点(黑块)数目相加,构成第三幅图形。第一行图形为矩形十圆一矩形,第二行图形为圆十圆一圆,故第三行应为矩形十矩形一矩形。所以答案为A。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七、资料分析
71.C [解析]由图1可以得出,在不考虑交回承包地时,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群体中,“80前”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群体所占比重最大,为33.9%。由于基数相同,因此他们的总人数也是最大的。故本题选C。
72.B[解析]在不考虑是否交回承包地时,“80前”和“80后”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分别是16.1%和18.6%,因为基数都是5000名,因此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工占所有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比重约为(16.1%+18.6%)/2≈l7.4%。故选B。本题也可以不用计算,直接观察选项得出答案。很明显,16.1%<(16.1%+18.6%)/2<18.6%,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
73.D[解析]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工,“80前”人数为5000×21.9%×60.1%≈658(人),“80后”人数约为5000×26.3%×52.1%≈685(人),前者比后者少685-658=27(人),与D项最接近,故选D。
74.A [解析]若转变为非农户口需要交回承包地,则原本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态度没发生改变的比例依次为:
A项:(16.1%×57.4%+18.6%×51.1%)/(16.1%+18.6%)≈54%;
B项:(21.9%×60.1%+26.3%×52.1%)/(21.9%+26.3%)≈56%;
C项:(28.1%×61%+27.4%×56.8%)/(28.1%+27.4%)>(28.1%×56.8%+27.4%×56.8%)/(28.1%+27.4%)=56.8%;
D项:(33.9%×59.2%+27.7%×52.3%)/(33.9%+27.7%)>(59.2%+52.3%)/2=55.75%。
故四个选项中,原本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态度没发生改变所占比重最小的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也即是态度发生改变最大的群体。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75.A[解析]材料中并没有说明5000名农民工分别占“80前”或“80后”农民工的比例,因此B、C两项都无法推出。由图2可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的农民工比重都超过了50%,但小于65%,因此D项错误。由图2可知,即使交回承包地,仍愿转变为非农户口的比重,“80后”都比“80前”要低,因此A项正确。
76.D[解析]2009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657.81万人,初中教育在校生5440.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195.1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144.66万人。因此在校生规模最小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选D。
77.B[解析]2009年,小学招生1637.8万人,比2008年减少57.92万人;初中招生1788. 45万人,比2008年减少71. 15万人,因此2009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人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