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sp; C.既然 那么 筹集 应对 D.虽然 但 筹措 应付
132.分析师关于“护城河”和“疆界”的比喻,强调的意思是:
A. 公司的利益能受到有效的保护
B. B.电信市场正面临国际化潮流的强烈冲击
C.各国电信业将不再是受各国政府保护的行业
D.国际电信市场将出现难以预料的悲剧
133.第二段谈电信业“大变革”,列举了各个公司的种种做法。这些做法可概括为:
A.怎样增强竞争实力的措施
B.怎样革除经营弊端和怎样实现国际垄断的手段
C.怎样推进企业改革和怎样在新世纪新环境中生存的对策
D.怎样领导新形势和怎样实现跨国经营、抢占对方地盘的幻想
134.上文认为“全球电信市场大战”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是:
A. 各公司实际利益的冲突和争夺的空间过于狭小
B.许多冗员充斥或资金不足的电信公司的存在
C. 电信市场国际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电信业务的需求
135.所罗门兄弟公司对电信市场走向国际化的总的看法是:
A. 电信业者将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导致电信业股票的升值
B.消费者将得到更好的服务而经营者将面临更严峻的竞争
C.公司之间将竞争加剧而导致电信技术的一场新危机
D.日、美之间将获得最大利益而其他各国处境十分艰难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资料分析试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当的答案。
一、文字资料(136~140题)
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人均158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12.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人均52l元,同比增长 16.6%。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8845万人,增长4.4%,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91元,增长 23.7%,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707元, 同比增长 20.3%。其中, 出售种植业产品的收入人均373元,增长 16%:出售牧业产品的收入人均290元,增长 25.9%:出售林业产品的收入人均17元,增长20%,出售渔业产品的收入人均27元,增长19.9%。农民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的现金收入人均242元,同比增长 14.7%。其中,工业现金收入人均49元,增长 11.6%:建筑业现金收入人均26元,增长 3.1%: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现金收入人均60元,增长 23.0%: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现金收入人均64元,增长22.4%:社会服务业现金收入人均18元,增长 4.2%。农民的财产性现金收入人均39元,同比增长20.9%。转移性现金收入人均68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粮食直补、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收入8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36.2004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A.12.5% B.13.1% C.14.l% D. 10.9%
137.2005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人均现金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最高的是
A.出售种植业产品 B.出售牧业产品 C.出售林业产品 D.出售渔业产品
138.2004上半年农民转移性人均现金收入大约为多少元
A.58 B.64 C.68 D.78
139.2005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最高的是
A.工资性收入 B.出售农产品收入
C. 家庭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D.财产性、转移性收入
14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2005上半年农民人均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2.4%
B.2005上半年农民二三产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最高的行业是建筑业
C.2005上半年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同比增长20.9%
D.2005上半年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人均107元
二、表格资料
[一]根据下表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41~145题):
我国分区域、分城乡小学在校学生数——2003年与1985年的对照
|
再校学生数及增长率 |
华北三省两市 |
东北三省 |
华东六省一市 |
华中、华南六省 |
西南四省一市 |
西北五省 |
全国 |
农村 |
学生数(万人) |
1985 |
1054.73 |
794.25 |
3040.98 |
3246.37 |
2162.93 |
777.00 |
11076.26 |
2003 |
786.28 |
404.68 |
1753.80 |
2523.66 |
1439.47 |
781.24 |
7689.13 |
增长率(%) |
-25.45 |
-49.05 |
-42.33 |
-22.26 |
-33.45 |
0.55 |
-30.58 |
县镇 |
学生数(万人) |
1985 |
109.50 |
178.00 |
408.56 |
270.13 |
147.16 |
84.90 |
1198.25 |
2003 |
236.95 |
134.86 |
748.57 |
565.43 |
353.11 |
154.00 |
2192.92 |
增长率(%) |
116.39 |
-24.24 |
83.22 |
109.32 |
139.95 |
81.39 |
83.01 |
城市 |
学生数(万人) |
1985 |
173.79 |
217.66 |
265.50 |
253.82 |
92.39 |
92.51 |
1095.67 |
2003 |
233.48 |
173.15 |
489.33 |
584.43 |
191.76 |
135.54 |
1807.69 |
增长率(%) |
34.35 |
-20.45 |
84.31 |
130.25 |
107.55 |
46.51 |
64.98 |
141.按表中变化趋势,2021年城市小学在校中生数最少的区域将是
A.东北三省 B.华北三省两市 C.西南四省一市 D.西北五省
142. 2003年与1985年相比,农村、县镇、城市小学在校学生数合计增长率最低的区域是
A.华北三省两市 B.东北三省 C.华东六省一市 D.西北五省
143.1985~2003年,分区域、分城乡看,小学在校学生数年平均变动百分比最小的地方是
A.东北三省农村 D.华北三省两市 C. 西北五省农村 D.华中、华南六省
144.2003年与1985年相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北五省每所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数都增长了约0.55%
B.县镇小学在校学生数的增长率在表中所列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最高达164.19%
C.县镇小学在校学生数的增长率在表中所列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最低为0.21个百分点
D.我国城市小学在校学生数增长率最高的达到了130.25%
145.2003年与1985年对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有所下降
B.全国农村小学在校学生数有所下降
C.全国县镇小学在校学生数的上升幅度大于城市
D.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平均上升了约40%
[二]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46~150):
2003年江苏省社会发展评价指数
城市 |
综合指数 |
人口素质指数 |
生活质量指数 |
社会结构指数 |
公益事业指数 |
社会保护指数 |
南京市 |
143.53 |
28.99 |
36.83 |
26.83 |
26.65 |
24.24 |
无锡市 |
146.77 |
30.89 |
46.19 |
21.15 |
27.33 |
21.22 |
徐州市 |
63.01 |
13.89 |
12.23 |
8.71 |
18.18 |
9.99 |
常州市 |
142.77 |
29.57 |
40.80 |
19.68 |
28.67 |
24.05 |
苏州市 |
146.10 |
29.47 |
49.66 |
17.99 |
28.19 |
20.77 |
南通市 |
102.57 |
20.07 |
24.86 |
13.45 |
21.67 |
22.52 |
连云港市 |
62.32 |
10.30 |
11.34 |
9.28 |
19.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