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C类(八)
96.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1999年相比 A. 增加了1.6% B.减少了1.6% C.增加了6.5% D.减少了6.5% 【答案】 B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于低难度的运算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1999年相比增加了98.4%-1= -1.6%,即减少了1.6%。 97.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增长最快的是 A.有效灌溉面积 B.农村用电量 C. 棉花产量 D.油料产量 【答案】 C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根据表中最后一列的数据大小,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增长最快的是棉花产量。 98.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大约为多少亿元 A.4000 B.400 C.3600 D.360 【答案】 A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根据表中最后一行的数据大小,可以看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200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大约为39786852.6万元,即约4000亿元。 99.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从1990年到200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约 A. 增加了3000公顷 B.减少了3000公顷 C.减少了300万公顷 D.减少了132万公顷 【答案】 C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于低难度的运算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从1990年到200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20631002.6-23626130=-2995127.4公顷,即减少了2995127.4公顷,即减少了约300万公顷。 100.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方面的分析,正确的有几项 (1)1990年、1999年、2000年数据惟一不变的是县个数 (2)2000年总人口数与乡村人口数都有所增加 (3)2000年农村用电量与棉花产量增长较快 (4)虽然200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但粮食总产量增加 A.1 B.2 C.3 D.4 【答案】 C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1)1990年、1999年、2000年数据惟一不变的是县个数、(2)2000年总人口数与乡村人口数都有所增加、(3)2000年农村用电量与棉花产量增长较快等都是正确的。而2000年粮食总产量比1999年有所减少,显然(4)是错误的。 三、图形资料 请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01-105题): 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能源消耗量 101.下列关于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能源量随时间推移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明显的上下波动的规律 B.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C.总体上变化幅度较小 D.均值在120~130千克标准煤之间 【答案】 A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根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B、C、D三个选项表述的内容是正确的,只有A显然与图不符。 1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的数量总体上存在此消彼长关系 B.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的数量不存在相关性 C.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的数量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D.1988年以来,我国各年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数量的增减情况正好相反 【答案】 A 【QZZN解析】 该小题属较高难度的细节理解题。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1987年之前,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的数量总体上不存在此消彼长关系,存在着共变关系,所以B、C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的。而1994~1995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和电力的数量都呈增加趋势,所以D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103.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电力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量约为多少千瓦时 A.5 B.6 C.7 D.8 【答案】 C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于低难度的运算题。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1983年、2002年的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电力数量分别为18千瓦时和150千瓦时,便可算出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电力数量的年平均增长量约为(150-18)÷19≈7千瓦时。 104.图中我国人均生活消费煤炭数量下降最快的时段是 A.1988—1991年 B.1991—1992年 C.1992—1994年 D.1996—1998年 【答案】 D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下降最快亦即下降的坡度最大的地方,观察图可知1996~1998下降最快。 105.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能源量的最高峰出现在哪一年 A.2002 B.1996 C.1988 D.1982 【答案】 B 【QZZN解析】 该小题属低难度的细节理解题。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1983~2002年,我国人均生活消费能源量的最高峰出现在1996年。
|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2006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