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所以需要加上“所有想参加该中学举办的冬令营的学生都想报考该中学”这样一个条件,才能强化“小张一定想报考某中学”的结论。所以选A。
55. A【解析】甲:“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和丙:“或者小王上场,或者小李上场”两者的表述是矛盾的,所以必定一真一假,三人的话不可能全部为真,所以选A。
56. C【解析】题目中证明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依据,是在一所高校所做的调查,而要想削弱这一观点,最强的依据是证明此项调查范围太小,不能反映出所有人的真实情况,所以选C。A项是对题目观点的加强,BD两项削弱的力度不够。
57. B【解析】高速公路管理者认为“如果不关闭高速公路,就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很多司机不同意这种观点,说明这些司机不同意关闭高速公路。只有B项符合要求。
58. B【解析】本题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四个选项分别代入,只有B项符合要求,即张先生说假话,他戴黄色面具,而张女士说的也是假话,她戴红色面具。二人都在说谎,所以选B。
59. C【解析】因为副科长的邻居工龄是3的倍数,且不住在无锡或南京,所以副科长的邻居姓孙。又因为与副科长同姓的访客家住南京,所以副科长姓赵。因此选C。
60. C【解析】题目中条件(5)告诉我们,领导已经选拔了赵一和吴六,可以据此进行判断。根据条件(2)可知没有选拔孙三,排除B项。根据条件(4)可知没有选拔周五,而选拔了李四,故选C。
61.B【解析】不正当竞争包含的三个要素是:经营者,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选项ACD都满足这几点要求,B项中某厂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从而占据市场有利地位,属于正当竞争。
62.A【解析】占有改定所包含的要素:一是动产物权的转让,二是出让人继续占有。BC两项不符合出让人继续占有的要求,D项中房屋不属于动产。所以选A。
63.D【解析】根据题意,选项A、B、C不符合“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要求,所以选D。
64.C【解析】天气是“某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各种天气现象的综合,选项A、B、D都符合这一要求,但C项“今年冬天”表明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所以不属于天气。
65.C【解析】紧急避险的一个构成要素是采取损害第三者合法利益的行为。选项A、B、D都不符合这一要求,只有C项,将货主的部分货物扔进大海,损害了第三者的合法利益。所以选C。
66.C【解析】例证(1)对应社会助长的定义,例证(2)对应社会阻抑的定义,例证(3)不对应以上任何定义。所以有2个存在对应关系,选C。
67.B【解析】例证(1)属于回忆,不符合保留一段短暂时间的要求,所以不是后像。例证(2)对应闪光融合的定义,例证(3)不对应上述任何定义,所以有1个对应关系,选B。
68.B【解析】例证(1)属于回忆,不对应上述任何定义,例证(2)对应创造想象的定义,例证(3)不符合幻想的定义。所以只有一个对应关系,选B。
69.C【解析】例证(1)对应移置的定义,例证(2)对应反向作用的定义,例证(3)不是升华,因为不符合“用社会许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的要求,所以有2个对应关系,选C。
70.C【解析】例证(1)没有影响到对他人的评价,所以不属于心境一致性评价效应,例证(2)对应心境一致性回忆效应,例证(3)对应心境依赖性记忆效应,共有2项对应关系,选C。
71.C【解析】题目中的六个句子主要表达了对现代女性美的理解。第一句是总括,说明当代人心目中美的典型不同于过去,而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只有⑤符合。接下来具体论述这种美包含哪些方面,它不是什么样子,而是什么样子的。最后是论点,即只有这样的美,才是广大女性更加向往和渴望的。所以选C。
72.B【解析】仔细通读题目会发现其中包含几个转折关系。句②指出体内细胞会迅速生长,句④是转折,说明这一快速的生长过程会给人体带来危险。同样,句③“衰老程序一旦启动就不可逆转”,是对句⑥“人体就会启动衰老程序”的转折。因此选B。
73.D【解析】这段话首先指出企业活动是赢利性的,接下来有一个转折,即企业不能以赢利为唯一目的,然后分析除了赢利之外,企业还要受各种伦理道德的约束和限制,最后指出,接受环境道德的约束不仅有利可图而且不会花费企业太大的成本,所以选D。
74.A【解析】这段话主要讲述人体自身治愈疾病的情况。可以看出句⑥是总括,接下来讲述人体如何进行自我治愈,并说明这与内分泌有关,最后指出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选A。
75.B【解析】通读各句,发现第二句是总领全段的一句话,而句③和句⑥存在着明显的转折关系,所以选B。
76.D【解析】这段话是总分的关系,第⑥句是总括句,接下来分别论述再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如何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对其做出带有倾向性的判断,即使会有与判断相矛盾的信息,也总会想尽办法自圆其说。所以应选D。
77.C【解析】这段话描述的是一个逃生的情景选择。首先将情景进行介绍,即句⑤,接下来是对突发情景的设想,然后给定一个道德标准,在此前提下进行选择。应该选C。
78.A【解析】本题主要讲述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可以看出句⑥是总括,接下来分别举例说明什么是发明,什么是发现,两者之间有转折词“而”进行链接,最后给出发现和发明的定义,所以选A。
79.C【解析】本段主要讲述土地荒漠化问题。先介绍这一问题对我国以及世界带来的危害,然后说明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乱垦乱伐、过度放牧等造成的,最后介绍这一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选C。
80.B【解析】本段首先介绍了生活中某一问题的由来,即城市气温与全国平均气温大致相同,句⑤将问题加以补充,句①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不但……还”将句⑥和句④连接起来,最后句②引出问题的根由所在。所以选B。
81.A【解析】本文主要探讨思想解放和既得利益的关系,指出既得利益是思想解放的阻力,而B、C、D三项都是围绕这一核心思想来谈的。所以选A。
82.C【解析】“思想解放更大的阻力,显然来自既得利益”,由此可知A错误。BD两项所表述的内容文中都没有提及。所以选C。
83.B【解析】文中说“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应为个别人的既得利益所累”,并不是说一个民族的命运不得不为个别人的既得利益所累,所以B项错误。
84.D【解析】选项A是从一般性的角度对这句话的解析,不是它在文中的意思,B项是全文的核心思想,不是这句话的含义,C项表述过于偏颇。所以选D。
85.D【解析】文中指出“某些改革先行者,后来成了既得利益者,进而成了思想解放的阻力。为什么思想解放容易口号化、标签化,难于落实,难于把自己摆进去?根本原因就在这里。”由此可知D项是根本原因。
86. A【解析】2005年全国园地1154.90公顷(1.73亿亩),与2004年相比,园地面积增加2.31%,故2004年全国园地约为1.73÷(1+2.31%)≈1.69(亿亩)。
87. B【解析】城镇建设用地总量为26.24÷7.8%=336.41(万公顷),到2004年底,批而未供土地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为13.56÷(26.24÷7.8%)=4.03%。
88. D【解析】全国总出让土地平均价款是招拍挂出让土地平均价款的(5505.15÷16.32)÷(3920.09÷5.72)=49.22%。
89. D【解析】2005年,新增城镇、村庄建设用地分别占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相差:(9.82-6.66)÷43.2≈7.31%。
90. A【解析】2005年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面积与当年实际减少的耕地面积之比为:30.67÷36.16≈84.82%。
91. B【解析】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顺义区 1452;密云县 1297;大兴区 1317;昌平区 1517。密云县最少,故选B。 [申论范文]
92. C【解析】北京市7月人均支出水平为260.41元,低于这平均数的区县有: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延庆区7个区。
93. A【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数占全市总数最多的是东城区7076户,最少的是大兴区747户,因此,最大比例和最小比例相差:(7076-747)÷72474≈8.73%。
94. D【解析】门头沟区 2800.4÷6559=0.427;宣武区2851.7÷7075=0.403;石景山区2774.6÷6069=0.457;大兴区238.1÷747=0.319;由以上可看出大兴区户均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支出最少。
95. D【解析】题中没有给出各县人口总数,故无法判断,选D。
96. B【解析】国库利息计算不计复息,所以本息合计为100×(1+13.96%×3)=14188元。
97. A【解析】2万元国库券本金为2×109.30÷100=2.186(万元),3年后本息合计2+2×9.5%×3=2.57(万元),所以可得利润为2.57-2.186=0.3840(万元)=3840(元)。
98. B【解析】买入2002年五年期国库券1万元,于2004年6月1日在上海证交易所全部卖出金额为10000÷101.20×105=10375,收益率是(10000÷101.20×105-10000)÷10000=3.75%。
99. D【解析】本金为1000×101.2÷100=1012(元),到期后本息合计1000+1000×10.5%×5=1525(元),所以利润是1525-1012=513(元)。
100. A【解析】第一次交易后所得的利润为(108.4-100)÷100×12500=1050(元),可在上海证交易所购买2002年五年期国库券1050÷105×100=1000(元)。
101. A【解析】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的中位数是2006年的43.2,损失最小年份的损失额是1999年的24.5,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额的中位数比损失最小年份的损失额(43.2-24.5)÷24.5≈76.33%,高于76.3%。故选A。
102. B【解析】在1999年至2006年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最大直接经济损失是在2002年51.0,最小直接经济损失是在1999年24.5,最大直接经济损失比最小直接经济损失多(51.0-24.5)÷24.5≈108%。
103. D【解析】1999年至2006年期间的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24.5+49.5+35.0+510+48.7+40.9+36.5+43.2)÷8=41.1625,41.1625÷150.0×100%=27.44%。
104. C【解析】1999年至2004年的平均直接经济损失是(24.5+49.5+35.0+51.0+48.7+40.9)÷6=41.6,由此可看出2000年,2002年,2003年三年高于此值。
105. A【解析】2000年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是(49.5-24.5)÷24.5×100%=102%,2002年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是(51.0-35.0)÷35.0×100%=45.7%,2003年直接经济损失相对于2002年减少,无增长率,2006年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是(43.2-365)÷36.5×100%=18.3%,由上可知,2000年直接经济损失增长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