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二个词中为为实际意义的后缀。
50.【解析】C。题干是对概念全异关系的考查。二词词义之间没有交叉关系。
二、图形推理
51.【解析】B。将图中的箭头、直线、小圈分别当做元素来看,可知每个图形中所有元素数目均为8。据此规律只B项符合。
52.【解析】D。所给图形均含有由曲线构成的封闭图形。
53.【解析】B。观察题干可知,方框内的线条位置虽有变化,但数目不变,均为7条。
54.【解析】D。已知图形均为wingdings字体(一种图像字体,由美国微软公司发明,用于其Word、Outlook等产品中方便的输入图形符号),这5个图形对应的键盘字符分别为“P”、“6”、“M”、“?”和“Q”,可知下一项不是字母符号。只有A、D项为wingdings字体,分别对应的是“a”和“∶”。
55.【解析】A。图形中均含有圆这个元素。
56.【解析】D。图形中的所有小正方形均由公共点相连接,而没有公共边,只有图形D符合此规律。
57.【解析】A。横向看线条的交点数目依次为:第一排3、4、5;第二排6、7、8;第三排9、10、(11)。
58.【解析】D。九宫格中各已知图形中直线数目分别为:2、3、4、5、6、7、8、9,未知图形中的直线数目应为10。
59.【解析】B。每行图形中都会含有由相分离的元素构成的图形。所以第三行中未知项应为分离结构。
60.【解析】C。由已知图形可知,第二列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注意第一行第一个图形和第三个图形为非对称图形。依此规律,未知图形为非对称图形。只有C项为非对称图形。
三、逻辑判断
61.【解析】C。根据题意可将上述关系整理如下图:

如图所示,只有C项是肯定可以推出的。
62.【解析】B。题干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项明显为无关选项;B项符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中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推理规则,为正确项;C项将贫富差别的原因归结为个人因素,只涉及后件中的原因,不能由题干推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中否定前件并不能否定后件,D项不符合推理规则。
63.【解析】C。由题意可知,小岛国联盟中的某些小岛经济高速发展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带动的,C项正确。小岛国联盟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并不知晓,同理,题意也未提及其他热带地区的自然情况,A、B、D项表述均过于绝对。
64.【解析】C。题干为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A、B项只说明了一种情况,表述片面排除;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C项符合推理规则;D项调换了前后件的位置.转化后与原命题不符。
65.【解析】D。因为条件(4)与条件(2)、(3)均有关系,可以条件(4)作为题眼。首先,假设舍弃了雪松,选择了桃树。
此时,是对条件(2)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后件的否定,依据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则桂树是选择的品种,此时,结果与条件(1)相违,故不正确。其次,假设舍弃的是桃树,选择的是雪松。此时,是对条件(3)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后件的否定,依据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的规则,不种柳树,与条件(1)并不相违背,则可能种的是雪松或樟树。最后,假设雪松和桃树均被舍弃,由(2)可推出种桂树;由(3)可推出不种柳树,结合(1)可推出种樟树。结果为种樟树和桂树,B项排除。
66.【解析】A。因为只能派一名干部下乡,故丁肯定不能入选。
67.【解析】B。根据条件(1)可知甲与丙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因为四个人中有三个人都会说某种语言,这三个人的组合有以下几种:甲乙丙、甲乙丁、甲丙丁、乙丙丁;由于乙丙丁找不到一种共同语言,则乙丙丁这个组合被排除;由于甲与丙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则甲乙丙和甲内丁这种组合也被排除,所以只能是甲乙丁这三个人会同一种语言;由于乙不会说英语,则这三个人共同会说的语言不是英语,由于丁不会说日语,则这三个人共同会说的语言不是日语;由于甲是日本人,肯定会说日语,而根据条件(4)可知甲不会说意大利语,则这个人共同会说的语言也不是意大利语。这二个人能够共同会说的只能是德语。
68.【解析】B。由题意可知乙在选择B方案的情况下最大收益为4,而选A方案时最大利益为2,则乙必然选择B方案。此时,甲在选择A、B方案时的收益分别为4和3,则甲会选择A方案。
69.【解析】B。题干中表述(1)、(4)相矛盾,因只有一句为假,故表述(2)、(3)为真。因为只有一人捐钱,则就是丁了。
70.【解析】A。庚的年龄与性别均不明,可以作为题眼。(1)假设庚为男性,则甲内戊必为女性;此时,因为结果为一名17岁的女性同学获得资格,又甲丙戊年龄相同,则甲丙戊均为17岁,此时与乙庚年龄不同的条件相抵触故庚非男性。(2)可知庚为女性,则丙戊也为女性,甲乙丁已为男性,此时,庚若为18岁,乙必为17岁,甲丙戊庚为18岁,而丙戊庚为女性,与结果为一名17岁的女性同学获得资格不符;则庚必为17岁。此时,甲乙丙戊为18岁,丁己庚为17岁,又丁己为男性,只有庚为I7岁的女性,故可知获得推荐资格的为庚。
四、定义判断
71.【解析】C。A、B、C项中政策出台之前的信息采集、网络监督、意见征集均与舆情有关。C项为一种制度,与舆情无关。
72.【解析】A。法院不是行政机构或法定授权组织,主体与定义不符,故其行为不可能是行政确认。
73.【解析】A。小吕参加高考命题应为保密行为,故不能参加小刘的婚宴,但是小吕为不能参加婚宴提供了另外一个合理但不真实的理由,符合定义。
74.【解析】A。由题意可知商标反向假冒是将别人的商品贴上自己的商标投入市场流通。B项中未涉及商标与商品的置换;C项中的裤子未流入市场,不是商品;D项与题口中的行为相反。
75.【解析】B。B项管理混乱出现的原因并不是两件及两件以上的事件所导致,不符合手表定律。
76.【解析】D。由题意可知,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②①③对应。
77.【解析】D。由题意可知,例证(1)与定义①对应,例证(3)与定义②对应。
78.【解析】A。由题意可知,与例证(1)(2)(3)分别对应的定义顺序为③①②。
79.【解析】C。由题意可知,例证(1)(2)(3)分别与定义①②③对应。注意对应顺序。
80.【解析】B。由题意可知,例证(1)与定义③相符,例证(2)与定义②相符。注意对应项的顺序,D项不正确。
第四部分 资料分析
81.【解析】C。2008年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之比为
,通过估值计算,大约为
。
82.【解析】B。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61.l9÷6.8282≈50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6400美元,故江苏人口数不超过5000÷6400≈0.78亿。
83.【解析】A。材料中只显示了先进制造业各行业的增长幅度,无法计算增长数额。
84.【解析】B。2009年江苏省地区GDP增长12.4%,小于民营工业增长速度18.9%,故民营工业比重上升了。
85.【解析】B。排除法,很容易判断A、C、D正确。
86.【解析】C。大洋洲互联网普及率为20970490÷34700201÷
≈0.6,大洋洲占世界网民数量比率可根据尾数法确定为2。
87.【解析】C。2009年9月中东互联网普及率为28.3%,高于全球总体水平25.6%,中国互联网产业与经济发展不相称,(1)、(2)正确。
88.【解析】B。月增长率为12%,故年增长率为1.12
-1。
89.【解析】D。2009年9月亚洲网民比欧洲多约320000000人,约多
×100%。
90.【解析】B。互联网上英文网页数为大于80%,中文网页数为12%,故中文网页与英文网页的比值最大为
15%。
91.【解析】B。2008年南通市区人口增长0.04万人,最少。
92.【解析】B。扬州市区人口密度为121.78÷1024≈0.119。
93.【解析】C。人口密度最大南通市区为2465,最少的连云港市区为700,2465÷700≈3.5。
94.【解析】C。观察表格估算可知.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女性较多,其余城市男性较多。
95.【解析】D。观察表格中的对应数据,(1)、(2)、(3)都是正确的。
96.【解析】D。对比2006、2007、2008、2009年数据,粗略估计可知.所占的比重2006年较2009年小.2008年大于2009年和2007年,所以2008年的比重较大。
97.【解析】D。2008年中等职业教育增长2万人,相比2007年的810万人,几乎没有增长。
98.【解析】A。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招生数之和最大为2009年。
99.【解析】C。分别估算高等教育本专科平均每年招生数和中等职业教育每年招生数,得到比值。
100.【解析】A。B项显然是错误的,根据96题可知(1)错误;观察2004年和2005年数据就知道2005年本专科与中等职业教龟招生数比值较2004年小,(3)错误;观察2007年、2oo8年和2009年数据可知,2008年较2007年增加约42万人,2009年较2008年增加约84万人,显然2009年增幅较大,(2)错误。
10l.【解析】C。苏州市2009年增长近100亿元,增长量最大,月平均增长量最大。
102.【解析】A。泰州市2009年增长额(98.8-65.2)亿元,增长近50%,月平均增速最快。
103.【解析】D。将13市2009年工业增加值加总估值,约为1540亿元,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工业增加值约为780亿元,占50%左右。
104.【解析】D。2010年l2月南京市实现增加值为137.0×
,计算首数。
105.【解析】D。宿迁市2009年工业增加值少于8亿元,(3)错误,(1)、(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