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青海市公务员行测真题及答案(八)
2016-03-12 16:16: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回到正常环境也很难恢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单观点

  解析: 论点是科学家担心这种长明环境可能导致新生儿睡眠和苏醒的节律发生紊乱,论据是长时间照明会扰乱幼鼠脑细胞中调节睡眠与苏醒节律的生物钟,所以将两者建立联系,选择C,人体内生物钟机制与实验所用老鼠基本相同,搭桥的方法。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C

  98( 单选题 )

  研究者受萤火虫的启发,用合成生物技术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与其一种名为拟南芥的微小植物传递DNA,来培育发光的拟南芥。他们认为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在树木上,将会使未来的树木发光,并作为路灯使用,这将极大地节约能源。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研究者将荧光基因重组到一种农杆菌中,利用其与树木传递DNA,但这种细菌会影响树木的生长寿命

  B. 拟南芥能够很好地与农杆菌中的荧光基因融合,但一般的树木难以与这种基因结合

  C. 这种利用生物技术实现的廉价光源非常节能,据分析其产生的能量比电池更加密集

  D. 繁华街道中由于车辆密集,这种发光植物很难显现出来,只有在林荫小道中才能发挥照明作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单观点

  解析:论点是如果这项技术应用在树木上,将会使未来的树木发光,并作为路灯使用,这将极大地节约能源。B选项是说拟南芥能够很好地与农杆菌中的荧光基因融合,但一般的树木难以与这种基因结合,既然无法结合就削弱了论点。ACD选项讲的是DNA寿命问题,节能问题和发光植物的具体使用地方,属于与题目的无关选项。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B

  99( 单选题 )

  最新研究发现,狼和狗的关键性区别,是食用人类食物这一特点。经过几个世纪,食用人类食物导致了狗具备消化淀粉的基因,它们因此能依靠人类剩余的饭菜繁衍下来,并最终对它们实现了驯化,即在形态、生理功能、行为习惯,对人类的态度等方面都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成为家畜。

  以下哪项为真,不能质疑上述说法?

  A. 如果人们在野外捕捉了狼的幼崽,并对它们进行驯化,时间长了小狼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并且会和人类亲近

  B. 长期的野外观察表明,当狼群缺少可猎食的动物时也会挖掘植物的块茎充饥

  C. 在牧区许多牧羊犬和其主人一样以肉食为主,并不吃淀粉类食物,并且时代如此

  D. 狗从农业社会开始食用人类的饭菜,因此狗比狼对人类更友好,更愿意在人类定居点的周围徘徊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单观点

  解析:题目是说狼和狗的关键性区别,是食用人类食物这一特点。经过几个世纪,食用人类食物导致了狗具备消化淀粉的基因。看清楚题意,是要选择不能质疑的选项,A,说人们驯化小狼,就可改变狼性,并未经过很长的世纪,所以削弱。B,说狼群也食用植物块茎,也削弱。C说牧羊犬吃肉食,但始终忠于主人,可见食物对动物本性的影响不大,亦在削弱。

  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D

  100( 单选题 )

  在室温气体的作用下,全球平均温度越来越高,并伴随有绝对湿度的全球性增加。大部分热带和中纬度地区可能经历极热天气和极高湿度,在过去50年内,人的劳动力量下降到90%,到2050年,这一数值估计下降到80%,到2200年劳动量将下降到40%以下。因此得出结论,人类的劳动量将在未来的湿热环境中下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A. 湿热天气对户外人员的劳动影响较大,不太影响室内人员

  B. 随着劳动保护和机械能力的提升,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

  C. 气候湿度增高比温度升高更能对人类劳动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D. 气候问题主要限制了热带和中低纬度地区的人类活动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单观点

  解析:题目论点是人类的劳动量将在未来的湿热环境中下降。B.随着劳动保护和机械能力的提升,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既然越来越小,那么湿热环境就不会对人类的劳动量造成影响。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B

  101( 单选题 )

  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种治疗过程,能够减轻或消除痛苦的记忆。研究人员先让受试者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在受试者进入梦乡以后,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观点的是:

  A. 痛苦的梦会抑制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B. 快速眼动期并未完全驱散不良的记忆

  C. 快乐情绪会激发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

  D. 保持心理健康是睡眠的一种重要功能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单观点

  解析:论点是做梦可能是一种治疗过程,能够减轻或消除痛苦的记忆。B说快速眼动期并未完全驱散不良的记忆,否定了论点的说法,是在削弱。CD是无关选项,因为题目讲的是梦境和痛苦之间的关系。A说痛苦的梦会抑制大脑情绪区域活跃性,阐明了做梦和痛苦之间是有一定必然联系的。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A

  102( 单选题 )

  在对待异地高考问题上,甲方认为,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皓;乙方认为,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不能作为上述双方观点论据的是:

  A.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不合理是教育不公的根源

  B. 一旦放开异地高考,无法避免高考移民泛滥的问题

  C. 各省高考实行自主命题,要求学生回原籍高考并不公平

  D. 异地高考操作难度很大,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和事情

  正确答案是 A

  考点:双观点

  解析:BCD围绕着题目所给出的甲方认为,异地高考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户籍制度的桎皓,乙方认为,异地高考将导致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这样一个命题观点。都可以拿来做论据进行异地高考的阐述。A是在深挖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与题无关。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A

  103( 单选题 )

  某国研究人员在废水处理池中种植甘草后发现,甘草生长茂盛,吸收水中的磷化物效果特别明显,而且制氧能力也非常优异,因此研究者认为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 相比野生甘草,人工种植的甘草在废水中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磷化物

  B. 废水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目前来看,甘草不能有效分解这类氧化物

  C. 甘草主要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壤多为碱性或中性,而废水主要为酸性

  D. 甘草中所含的物质能够与污水中的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释放氧气,但甘草自身进行光合作用时也会耗费氧气

  正确答案是 B

  考点:单观点

  解析:论点是研究者认为种植甘草有利于净化水质。这道题最大的干扰项是C甘草主要生长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但选项并未言及它是否不能在其他地区生存,所以逻辑不严谨,排除。B说废水中包含大量的硫化物,甘草分解的是磷化物,所以得出一个结论,甘草不能有效分解这类氧化物,削弱了论点。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B

  104( 单选题 )

  根据贝格曼定律,温血动物身体上每单位表面面积发散的热量相等,因此大型化动物能获得更小的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在体温调节中比小型动物消耗的能量少。所以,在同种动物中,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种群其体型比生活在较暖气候中的种群大。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的是:

  A. 较冷气候中的动物种群的冬眠时间比较长

  B. 温血动物身体表面发散热量并不是非常多

  C. 动物体型的增大必然导致绝对散热量增加

  D. 较冷地区也存在许多体型较小的温血动物

  正确答案是 D

  考点:单观点

  解析:纠错论点是生活在较冷气候中的种群其体型比生活在较暖气候中的种群大,D直接否定论点提出较冷地区也存在许多体型较小的温血动物,削弱力度强。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D

  105( 单选题 )

  猫的气味是老鼠的天然威慑剂,老鼠会灵敏的觉察这种味道并主动远离天敌。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当老鼠感染了寄生虫后,寄生虫不但抑制了老鼠对猫气味的恐惧,甚至会使得老鼠向猫靠近,从而大大增加了老鼠被猫捕杀的几率。因此,研究人员推断:寄生虫可使老鼠丧失对猫的恐惧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推断?

  A. 恐惧和亲和可能不是完全不相关的情感

  B. 寄生虫的代谢产物会抑制老鼠对于猫气味的本能恐惧反应

  C. 寄生虫侵入老鼠体内后,寄生在老鼠大脑中负责恐惧和其他情感行为的区域

  D. 寄生虫需进入猫的消化系统才能繁衍后代,所以只有使老鼠被猫捕食才能完成繁衍。

  正确答案是 C

  考点:解释现象

  解析:题目最终观点是研究人员推断:寄生虫可使老鼠丧失对猫的恐惧感,推断的理由是寄生虫抑制了老鼠对猫气味的恐惧,那题目必须围绕寄生虫——气味——老鼠——猫,来展开,B符合题意,寄生虫的代谢产物会抑制老鼠对于猫气味的本能恐惧反应,然后可以得到结论。其它选项属于无关选项。因此,这道题的选项是B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2年4月21日青海等多省联考行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