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项心情的好坏只是血压和氧化作用变化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因此这种说法错误。同理D的论断也不正确。
14.C 【解析】题干的重点是说明在手机之间传播的蠕虫病毒第一次被编写出来。A没有说明这种病毒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特性,B项没有确切指出“贡献”的内容,D项则更不能说明题干所表达的意思,所以不选。
15.C 【解析】从题干第一句话可以得知,作者的观点是在批判“一种很流行的观点”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可见作者的观点并不流行,因此不能选B和D;而作者的观点相对于“流行”的观点来说,虽然别具一格,比较新颖,但却不一定正确,所以不选A而选C。
16.C 【解析】本片段主要讲了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正确、善良与否的标准, 然后否定了宣言,肯定了行为,即作品在大众中产生的效果。故答案为C。
17.A 【解析】用排除法。与A和C相比,B和D很容易就被排除。C项看起来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显然不能与“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选;本题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过在乎负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幸福,因此选项为A。
18.C 【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说明企业职工竞争不激烈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学生升学竞争激烈的原因,A、B、D项都能在文中得以体现,故选C。
19.C 【解析】本片段主要是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讲述原子核的构成,故A错误。B、D两项错误理解了文意,因此选C。
20.A 【解析】通过义务教育的时间长、中学教育经费由省里负责、交通问题政府给予补贴的现象不难看出这是国家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因此选A。
21.B 【解析】本文的观点是批判“先发展,后治理”的做法,也就是主张发展、治理一起抓,通过“有些环境问题难以逆转,甚至是不可逆转”可以得知应以防治为主。
22.A 【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不主张在文字上过于拘泥于语法规范。因此选A。
23.B 【解析】全文第一句说明出版物表现出版资源的配置,第二句指出出版物市场与出版资源市场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三句讲出版物与出版资源,出版物市场与出版资源市场各自的关系。A项不符合第一句原意,C项只是第三句的内容,D项是第二句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
24.A 【解析】全文主题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第一句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第二句提出要加强民族教育。A项涵盖了这两句的内容,B项和D项只概括了第一句的内容,C项是第二句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A。
25.B 【解析】B选项显然与文中“当设备已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意思不符。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26.D 【解析】规律为
(n≥1),所以当n=5时,
=
。
27.A 【解析】原数列可变化为3/1,4/2,5/3,6/4,其分母、分子都构成自然数数列,故第五项为7/5。
28.C 【解析】因为第一、三、四项分别为20的2,1/2,1/4次方,而2,1/2,1/4又构成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所以第二项应为20的1次方,即20,故正确答案为C。
29.D 【解析】此数列的规律为:前面相邻两项之和减去1得到下一项,依此规律,即22+35=57-1=56,由此推出56+90=146-1=145。
30.D 【解析】本数列中,两个数为一组,且比为3。
31.C 【解析】从第三项开始后一项是前两项和的平方,即9=(1+2)2,121=(9+2)2,所以第5项是(121+9)2=16900。
32.B 【解析】这道题的前三项均为三位数,其中个位、百位分别为12,34,56,而十位分别为0,1,2,由此可推知第四项为738。在解答此题时,应该观察数字本身的规律。
33.D 【解析】第奇数个项成一等差数列,第偶数个项成一等差数列,依此规律,答案为D。
34.B 【解析】该列数字规律为:第一项第以1/4得到第二项;第二个数字乘以1/3得到第三项;第三项乘以1/2得到第四项;依此规律,第四项乘以1/1得到第五项;故答案为B。
35.C 【解析】该数列是相邻项之差构成首项为64,公比为1/2的等比数列,依此规律,答案为C。
二、数学运算
36.C 【解析】若一人只选修一门课程,则至少有359+408=767(人),但该学校只有500人,多出的767-500=267(人)则是选两门课程的。故正确答案为C。
37.D 【解析】某数的百分之一为0.003,则该数为0.3,那么它的10倍为3。故正确答案为D。
38.D 【解析】首先目测可以知道3/7、17/35和101/203都小于1/2,而4/9和151/301都大于1/2,所以只要比较二者的大小就可以,通过计算,151/301大,所以选择D。
39.C 【解析】要使邮票最少,则要尽量多的使用大面额邮票,所以要达到总价值,2角的邮票要使用4张,1角的邮票要使用1张,8分的邮票要4张,这样使总价值正好为1元2角2分,所以要用9张。
40.B 【解析】百位上的数可以在5,3,7三个数中选一个,有3种选法;在确定百位上的数后,十位上的数只有两种选法;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确定以后,个位上的数只有一种选法。所以三位数的组成方法共有3×2×1=6(种)。故正确答案为B。
41.A 【解析】可以设现有城镇人口为X万,那么农村人口为70-X,得出等式4%×X+5.4%×(70-X)=70×4.8%,解出结果为30。
42.C 【解析】设单位为圈,即S=2,那么V甲=1=7/7,V乙=1+1/7=8/7,V丙=1-1/7=6/7,当乙到终点时,S2=2,那么所需的时间t=S2/V2=2÷8/7=7/4,那么S甲=1×7/4,S丙=6/7×7/4=6/4,则S甲-S丙=1/4圈,而一圈有400米,所以相差的距离是100米。
43.A 【解析】本题可以使用阴影覆盖法,即100-(40+18+20)=22(人),故远A项。
44.D 【解析】使用代入法,设经历了X个小时,标准时间为Y,那么10-X=Y,9+3X=Y,将选项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45.A 【解析】由题可知,甲做2天,相当于乙做20天,则乙做30天的工作,甲3天即可完成。
46.C 【解析】早晚八点之间相差12小时,周一至周五的半费时间为12×5=60,周六周日两天共48小时,故一周之中共有108小时实行半价收费。
47.C 【解析】由|a-b|+(a+b)4=0可导出
导出a=0,b=0,所以
。
48.D 【解析】
。
49.B 【解析】此题即比较n-1n随n的增大,其值越来越大,
,即n越大,
越小,其结果越大,又因为1428>580>43,所以
。
50.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徒弟每小时能完成零件总数的1/24,师傅每小时能完成零件总数的1/16,故师徒合作所需时间为1/(1/24+1/16)=9
。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51.B 【解析】前四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都包含一个圆,由此可以断定第五个图形中也是要包含圆的图案。
52.D 【解析】图二去除与图一相同的部分形成图三。
53.B 【解析】图形中叉的数量在依次减少,小方块的数量在依次增加,依此规律应选B。
54.A 【解析】前四个图形中的边数分别是3、4、5、6条,组成一个等差数列,所以第
五个图形应该有7条边,按此规律要选A。
55.A 【解析】图二去除与图一相同的部分形成图三。
56.A 【解析】由第一套图可以看出,图三是图一、二的结合,并去掉中间的重叠部分。
57.A 【解析】由第一组图可以知道,每个图形都是由互不相同的两个图形组成的,而第二组图中的前两个图形都是由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所以第三个图形也应该是有三个不同图案重叠而成的,由此可以排除B、C、D。
58.B 【解析】从选项中可以看出,A、B、C、D显示的均为图形的下半部分,因为上半部分一定是三面阴影,因此从平面图形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出,阴影一定是相对的,所以选B。
59.B 【解析】观察左图可知:A、B、C、D图分别是以标号为4、8、8、32为下底面组合的立方体,此时侧面的顺时针标号顺序A图为16,32,8,64;B、C图为2,64,4,32;D图为2,8,4,16,由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
60.D 【解析】只有D可以由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
二、定义判断
61.D 【解析】根据定义,儿童在未成年时应由父母管教,不属于侵犯人权,可排除A。选项B、C明显不属于侵犯人权,也可排除;选项D私设公堂,审问、拷打公民属于非法干涉或损害人权,故答案为D。
62.B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自由贸易的对象是商品,对自由贸易是不加限制和干涉的,选项A、D可排除;留学生不是商品,选项C也可排除;选项B取消限制,也就是允许中国纺织品自由输入,属于自由贸易。故答案为B。
63.C 【解析】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和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从而减少和削弱不希望出现的行为。由此可见,本题应选C。
64.D 【解析】A是唯物主义的论断;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以“天”为世界的本原,也不是主观唯心主义。
65.B 【解析】工厂布置是指各组成部分的合理安排和组合,B项厂长和副厂长进出大门可以不登记显然与组成部分的安排和组合无关,不属于工厂布置;其他三项均是工厂布置定义的内容,故答案为B。
66.B 【解析】A项小张父母的对他的期望最终没有实现,B项李老师的期望影响到了小张,使得他的成绩有提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