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7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十一)
2016-03-12 16:30: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此属于自我实现预言;C项小红对父亲有期望,但没有直接对父产生影响;D项小李的期望是针对自己,而不是别人的。

67D    【解析】根据定义判断出来只有D项符合条件,所以选D项。

68D    【解析】法院调解必须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ABC三项的行为都不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进行的。

69B    【解析】行政许可必须是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处理行为。AC不是赋予资格或权利的行为。D根本不是行政行为。

70D    【解析】A项被迫加班不属于自主决定,不能选;B项按时上下班属于正式工作要求,也不能选;C项和同事起冲突不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不正确。帮助同事既属于自主决定,又不属于正式工作要求,还能促进组织的有效性,故选D项。

三、类比推理

71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同一属性的两个并列的概念,选项C中“玉米”和“小麦”都是粮食作物,关系最相近,故选C

72B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选项中“邮箱”是用于装“信件”的,也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故选B

73D    【解析】题干中两词是近义关系。四个选项相比较,D最接近于近义关系,“悦耳”和“动听”都可以用于形容声音好听。

74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选项中“寒冷”与“冷凝”也属于这种关系,故选D

75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物品与其制作材料的关系,答案中“水果”是做“果酱”材料中的一种,与题意相符,故选C

76B    【解析】题干中的“小时”是时间的一个度量单位,选项中只有B合乎要求,“千克”是“质量”的一个度量单位。

77D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选项中的“人造黄油”与“黄油”的关系与题意相符,故选D

78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选项中《嘱咐》为“孙犁”的作品,《米龙老爹》为莫泊桑的作品,《爱尔克的灯光》与“巴金”是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契诃夫”与《苦恼》才是作者与作品的关系,故选C

79D    【解析】题干中两词的关系是人员与任务的关系。选项中只有D与其较为相近,即“老师”的任务是“教学”。

80C    【解析】题干中的两个词构成了人员与工具的关系,选项中“盾”是“骑士”的一种使用工具,故选C

四、演绎推理

81D    【解析】由材料可知,材料重在分析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但只涉及一方面,即商品价格。而消费者购买日本电器的原因在于其商品质量,所以价格不是影响日本电器在中国销量的主要因素。ABC都只是次要因素,因而D项分析更为合理。

82B    【解析】分析材料找关键词句,可抓住材料主旨。“走进现实社会中找资料,绝不能凭空臆度”一句为句子中心意思,因此B项最切题;A项说的是人,而主题是谈论工作方法;CD项与题中表述均有出入。

83C    【解析】假设甲回答真话,则两人当中没有骑士,而根据陈述中的前提可知甲是无赖,那么乙是骑士,C项正确。

84D    【解析】本题的主要结论是工业部采取高效的节能措施导致了工业能源总耗用量的降低。要削弱这个结论,就要找出另外一个导致降低的理由,D项用低价替代物替代高价石油,促使石油的消耗总量的降低,刚好符合条件,所以当选。

85D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陈述中并未涉及年龄问题,所以A不正确;陈述中并没有关于“写诗”与“写小说”之间的比较,所以不正确;由“……阅历不多、涉世不深的作者,是很难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的”说明写小说者不是没有青年人,所以B不正确。只有D项符合题意。

86D    【解析】这道题的解答需要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知识。生产力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其本质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本题的三个陈述中,“人类征服自然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物质产品的类别及多寡状况”,而这又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知识,可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项BC是错误的观点,选项A在本题中找不到依据,故D为正确答案。

87B    【解析】由陈述可以得到三个不等式。①甲+乙>丙+丁;②甲+丁>乙+丙;③乙+丁>甲+丙。由①+②可推知甲>丙,由①+③可推知乙>丙,由②+③可推知,丁>丙,所以,丙最小。

88D    【解析】本题强调的重点是充分发挥个性和积极性,故D正确。

89A    【解析】新疆成为石油开采中心,这是库尔勒物价大涨现象出现的条件;B项当成为开采中心这一条件不存在的时候,库尔勒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故此项的说法不正确;C项根据选项的意思,“某一特定事件”指成为开采中心这件事,“现象”就是指物价上涨,成为开发中心之前物价没有上涨,所以成为开采中心不能引起物价上涨,这种说法明显不正确;而D项的说法过于模糊,“某种现象”、“某种解释”指代都不是很清楚,故也不选。

90D    【解析】由“名牌是一代创,代代保”,可知A不正确;由“关键是要保持和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可知BC不正确。只有D符合题意。

91B    【解析】本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实际运用。A项,石头和小鸡有着本质的不同;B项表述错误,人是同时受外因和内因影响的;C项,学生是内因,起决定作用;D项,温度是孵化过程中的外部因素,起重要作用。

92D    【解析】由题干知,立法通过规定父母、子女共处时间的下限,使家庭幸福。因此,D项中未成年孩子的压力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障碍,立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其余选项没有针对问题进行分析。

93B    【解析】题干有褒扬的意思,因此AC项均可排除;D项“改过自新”用词不当;B项与题干表述一致。

94A    【解析】“大多是一些三流院校”说明还有少数是一、二流院校,因此B不正确;题意中对某些三流院校宣称与国外院校合办持否定态度,不以为然,故C不正确;没有MBA学位的人也能管理好企业,故D不正确。只有A符合题意。

95A    【解析】由本题可推知,对作家没有真正的共鸣,对一个作家的了解就无从深入,A是本题的“逆否命题”,所以为正确答案。BCD是本题的“否命题”,由题目无法推出。

 

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A    【解析】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是监护人,同时规定,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甲17周岁,已参加工作,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答案为A

97A    【解析】国有企业连年大规模亏损,主要原因就是国有经济受到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余三项的表述均不正确。

98A    【解析】印刷货币的多少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单纯的印刷货币并不能推进经济建设的进程,相反会引发通货膨胀,给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危害,多少亿元人民币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一种货币表示形式。选项A是对题干的准确解释。

99D    【解析】中世纪时神学占统治地位,片面强调神是万能的,不重视人的力量,严重阻碍了欧洲的发展。所以人们称这段时间是欧洲历史最黑暗的时期。故正确答案为D

100C    【解析】只有“机密文件”更能强调出文件的重要性质即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利益,其他的选项都不用来指有关国家文件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为C

101D    【解析】精神病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负有刑事责任,只有当在ABC项所

述情况时才不负有刑事责任。D项过于绝对化,故正确答案为D

102B    【解析】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让刑事诉论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暂时限制或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挽留和逮捕,据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103A    【解析】《民通意见》第28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下落不明的起算时间,从公民音讯消失之次日起算。”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宣告失足和宣告死亡的,宣告时间为下落不明次日起算2年或者4年;但是,因为战争或者意外事故的,则从当日起算。余某属于意外事故,因此选A

104B    【解析】我国刑法上的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甲某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认识到将一个刚生下的女婴扔进河里足以导致女婴死亡,所以甲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此种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故应选B。在致女婴死亡方面,甲某并没有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所以排除A项。遗弃罪和虐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民在家庭中依法享有的平等权利,本案的犯罪客体是人的生命权,所以排除选项CD

105C    【解析】“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产物,是我国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方针。故此,正确答案为C

106B    【解析】社会法的基本特点是:调整对象中既有公共利益的内容,又有私人利益的成分,立法宗旨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资源与机会的合理保存与利用,保障公共道德与弱者利益等。如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等。劳动法是典型的社会法。故只有B项正确。

107B    【解析】《民法通则》第133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本题中乙的监护人监护不力,也应承担适当责任。因此,B正确。

108B    【解析】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故正确答案为B

109C    【解析】根据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 9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4年山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