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 乙 C. 丙 D. 丁
113.为了尽快清除因大雪造成的道路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其原理是()。
A. “融雪盐”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周围的冰雪融化
B. “融雪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而融化
C. 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融化
D. “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融化
1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三网融合”。这里的“三网”是指()。
A. 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
B. 数字信号网、光纤信号网、模拟信号网
C. 互联网、局域网、通信网
D.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
115.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于2011年7月在上海举行,世界泳坛顶尖高手会战东方体育中心。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运动员在游泳前往往需要做一些热身运动。下列选项中,关于热身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下水前活动关节和肌肉,可以防止入水过冷而抽筋
B.游泳前冷水沐浴,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水温
C.游泳前温水沐浴,可以带走身上的部分热量,使体温接近水池的温度
D.入水后,采用踩水的方式活动关节和肌肉,能防止肌肉拉伤
116.中国目前正在对一艘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下列关于航空母舰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按担负的任务分类,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航母、反潜航母、护航航母和多用途航母
B. 航空母舰在战术使用上较为灵活,既可单舰行动,又可作为海上编队的核心舰只
C. 对航空母舰而言,舰载机既是最好的进攻武器,又是最好的防御武器
D. 航空母舰可以受巨大的风浪,甚至在有台风的海况下也能安全航行,其战斗力受气象条件影响小
117.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早在()时期首次发现该群岛,1621年刊印的《郑和航海图》将其列入中国版图。
A. 西汉 B. 东汉 C. 南北朝 D. 三国
118.根据我国保密法规定,下列关于国家秘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国家秘密的密级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B.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不超过20年
C. 国家秘密不能确定保密期限的,按最长的保密期确定
D.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最小范围
119.土壤的酸性太强会带来害虫和疾病,阻碍植物生长,并析出有毒金属。目前,造成我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空气中CO2浓度增大 B. 滥施化肥
C. 酸雨 D. 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120.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在辛亥革命中,平民阶层对革命的参与改变了其生存条件,从而构建了新的社会结构
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第四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综合分析能力
本部分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全部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0题)
请开始答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21—124题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我国自1985年签署《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在申报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目前,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40多处,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将我国申报的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国家文物局局长在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讲坛”时说,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要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申报之后要加强管理,要在一个新高度、新准则的前提下进行保护。
121.文化遗产被称为“历史的记忆”,这是因为()。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B. 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相互联系之中
C. 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D. 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永恒的、有条件的
122.在世界上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中医针灸和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说明()。
A.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B. 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可能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
D.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23.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A. 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 这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C. 只有把尊严还给文化遗产才能使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
D.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124.曾候选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的某省古运河畔千年粮仓,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别意义。2010年,这处遗址竟成建筑工地,该千年粮仓遭遇“强拆”。针对文化遗产遭严重破坏的现象,政府应当()。
A. 履行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重视文化遗产保护
B. 保障公众对文化遗产安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C. 对于不同的文化遗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保护
D. 严格执法,依法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25—129题。
“互联网政治”是指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府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公民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中国政府网站也经历了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的历程。自从1998年中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建成开通,到现在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基本上都建立了正式网站,行业信息网、省级、地方级以下政府站点也陆续建成、开通。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亲切交谈时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这开启了网络问政的元年。2009年及2010年两会前夕,温总理两次亲临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网民在线互动、畅所欲言。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网络参政议政都给予了包容、理性、乐观的态度,并积极倡导。国务院新闻办公开表示,言论发达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鲜明特色,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言论空间。
125.各级政府网站已经成为中国公民()。
A. 直接参加民主决策的崭新平台
B. 参政议政的一条重要渠道
C. 对政府进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D. 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新途径
126.网民把政府网站称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这里的“政府”所包含的涵义是()。
A. 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B. 可以解决公民遇到的所有问题
C. 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可以解决实质问题
D. 是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
127.越来越多的政府各级领导利用网络跟网民在线交流,倾听网民们的意见。这种与网民的在线交流体现了()。
A. 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落到了实处
B. 政府关注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心声
C. 公民通过网上交流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D. 政府努力建设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型政府
128.连续几年来,新华网发展论坛每年两会期间都推出“向总理提问”的网上互动话题,温家宝总理也连续两年在记者招待会上给予了热情的回应。共和国的决策者从网民的意见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和国的总理与普通群众在互联网上直接交流互动。这充分体现了()。
A. 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B.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扩大了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