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十一)
2013-02-18 22:31: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sp;
B3137万吨       C5331万吨     D442万吨

140.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五”时期粮食产量有所波动

B2005年粮食产量增长率比上一年有所下降

C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增加2636万吨

D.总体来讲“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

【解析】D2003年粮食产量减产了,故AB项错;“十五”期间2005年粮食产量最高,C错。本题正确答案为D?

【解析】A2004年粮食产量比2003年提高了?

【解析】D观察可得2005年粮食产量最高。?

【解析】B。由图中数据计算可得48401-45264=3137(万吨)?

【解析】C通过数据可知2003年粮食产量比2002年减少了。本题注意选项D,尽管“十五”期间2003年粮食产量有所下降,但其余几个年份粮食产量是上升的,所以从总体上说,“十五”期间粮食产量仍然是呈上升趋势。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1.B【解析】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意重点在于强调之后的内容,即运动能够积蓄力量。再由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是因果关系,可推出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是文段的主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D【解析】此题初读起来,古文与现代文夹杂,似乎很难理解,但仔细分析,文段所要表达的内容可分层次来理解,第一层次古人奏乐,每奏一个曲子,都要将内心的志趣表达出来,旨在表达而生;第二层次有什么样的情志,就有什么样的情趣进一步说明了的联系;第三层次人原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物欲的世界,一个是意义的世界是文意的升华,即人的追求和志向决定了人的情趣。由此可知,D项是最正确的表达。?

  3.D【解析】本题的内容是有关诚信,但更在于强调的不可分离性,即只有诚心诚意的,才能获得外部的,是一体两面。故正确选项为D。?

  4.A【解析】本题属于概括主旨型。阅读可见,题干材料是论证型结构。第一句话先提出观点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后面的内容则是从不同方面说明喝茶时的心情,由此可知,题干的主旨是A喝茶时的心情。?

  5.A【解析】通过阅读文段很容易理解文段的主旨是在讲述在生命关头的情况下,人性所散发出来的美和光辉。A项显然不符合文段所要体现的内容。?

  6.D【解析】文段末句为主旨句,用了一旦…………”进行总结,D选项正确。ABC表述片面。?

  7.C【解析】孔子对前一个弟子的批评和对后一个弟子的赞赏,意在说明救人本身不仅仅是一项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道德模范,这种道德模范可能为他人救人起到表率作用。理解到此,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为C。?

  8.B【解析】文段的内容体现的就是手拉手的创作过程,而且这首歌也创造了奇迹。很直接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为B。这样的主旨题切忌多想,想的太多,反而把自己绕进去了。

  9.C【解析】文段中虽然提到了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整的人,但其最终要引出的是对别人的包容的观点。因为,只有包容别人,才能得到最大的释放与自由,这是文字的主旨。故C应为最佳选项。?

  10.B【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捕捉文段中的信息,作家李佩甫为一个短信小说接力赛创作开了一个头——数以千计的短信文学创作者创作了形态各异的短信小说。苏童、赵本夫这样的名作家都把自己的作品授权改编成了短信小说。从文段中找不出有关短信小说之争的相关信息,故A选项排除;C选项只说明了一种事实,不能概括主旨,而非主要内容,故排除;D选项只是为短信小说开头的李佩甫的一家之言,并未得到证实,故排除。?

  11.B【解析】文段第一句悲观的人乐观的人就是对应末句中的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很明显,对这段文字的概括最恰当的是B选项。?

  12.D【解析】此题只要理解但是后面的话,就可以直接得出正确选项。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态度,会体现不同的逻辑。即生活的逻辑并不是单一的。故选D项。?

  13.D【解析】文段的内容很多,但中心句只有一句——而且在鸟巢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了自己的名字。意在表明这些普通焊工的痕迹永远不会磨灭。由此可得正确答案为D。至于A选项,看起来似乎正确,但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并没有在文段中体现,考生切忌自己创想;BC很明显不合题意。?

  14.C【解析】此文段是通过《闯关东》这部电视剧来映照中华民族的精神,故正确答案为C。?

  15.A【解析】A农夫与科学家未体现出任何道理。?

  16.A【解析】由文段末句文化就是送光明,鼓舞士气、提高修养可知感染靠文化,故选A。?

  17.B【解析】阅读此题可知,ACD都是文中提到的内容,不能概括全文。故本题选奥运点滴比较合适。?

  18.A【解析】本题的意思很浅显,稍有常识就可知其主要揭示的道理是勿以恶小而为之。由此可知,BCD均为正确选项。?

  19.C【解析】题目意在说明微软招聘时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方面。理解了这点,就不难选出答案。微软招笨人’”能很好地揭示出文段的内容,而且笨人并不真笨而是有毅力。而AB项均是文段的表面叙述,D项是迷惑项。?

  20.C【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含义,并能区分二者。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必有一假。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假的,必有一真。本题李四先回答谁说我不常看《新华文摘》是说自己常看《新华文摘》,从而否定自己不常看《新华文摘》;而他接着回答我并不是说我常看《新华文摘》是说自己不常看《新华文摘》,从而否定自己常看《新华文摘》。由此可知,李四互相否定的内容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故正确答案为C。?

  21.D【解析】分析李渔的话,可以总结他的观点是对敢于救治重症者的先生的肯定和对个个能医好病的先生的否定,由此可直接推出BC选项。而A项是从对文段的理解而引出对矛盾的理解,是正确的。故选D项。?

  22.D【解析】此题从多克的种种行为来说明即使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能以他积极的行动鼓励他人,给他人奉献爱心,送去帮助。故D是正确选项。?

  23.D【解析】由悦心理义,总是深入浅出,如……‘悦口那样,否则很可能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可知D选项正确。?

  24.C【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而且还是自身素质、品味和形象的一种体现。由此可以理解文段主要强调的是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规范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是一种表率,以此来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ABD虽有体现,但并不是主要强调的内容。?

  25.D【解析】阅读完文段注意抓住其题眼,即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可知应选D项。?

  26.A【解析】第一句话是对文段意思的总括,并引用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来印证生态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故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

  27.B【解析】无论是动物的进攻原地不动,还是动物的逃跑,都是动物生存行为的选择。A项表述含糊,CD项文不对题。?

  28.A【解析】文段的第一句话就强调了城市标语应挖掘城市独有的精神内涵和风土特色。所以,很容易得出正确选项为A。?

  29.C【解析】阅读本题可知主要讲述的是有关甲醛的危害,从而可以得出一种信息,就是要对甲醛污染引起高度重视。文字并没有确定地说明甲醛是致癌物,故可排除A选项。文中也没有专家支招的体现,故D可排除。B为无关选项。?

  30.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的说法过于笼统,并没有揭示代价的含义。C不符代价的内涵,因为根据定义可知,代价在很多时候都需要做出取舍、付出和投入,所以会超出理性的尺度。D项为无关项。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31.B【解析】后项减前项依次得数列2-32-22,奇数项均为2,偶数列为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故未知项为-1+6=5。故选B。?

  32.B【解析】2×4+5=135×5+13=3813×6+38=116,答案为B。?

  33.C【解析】此题为三级等差数列。数列后项减前项形成新数列7111416,再次后项减前项,形成的数列432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由此经过计算应选C。?

  34.D【解析】此题是典型的分数数列,只需要将1变为10/10即可,分子、分母分别为二级等差数列。?

  35.A【解析】小数数列,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开来看即可,均遵循a?n+a??n+1?=a??n+2?这一规律。答案为A。?

  二、数学运算

  36.B【解析】甲、乙、丙各工作一小时完成总工作量的: 1/18+ 1/24+ 1/30= 47/360,各工作7小时后完成 47/360×7= 329/360,而甲再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 1/18= 20/360,乙单独工作一小时完成 1/24= 15/360,又329+20/360< 329+20+15/360,故答案为B。?

  37.A【解析】设一共捐款x元,则有(1- 1/3- 1/4- 1/5)x=169 13/60 x=169,解得x=780()

  38.B【解析】由于甲、乙速度是一样的,如设乙走完30米后再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走了x米,则有2x+30=108,解得x=39,所以乙离起点30+39=69?

  39.D【解析】2008能被4整除,因此在d线上。故选D。?

  40.A【解析】设甲做了x朵,乙、丙共做y朵,

  则有[x+y=37×3 ? y+41=39×3 ,解得x=35。故选A。?

  41.B【解析】锯成5段只需要锯4次,即每次需要2分钟,而锯20段需要锯19次,故答案为B。?

  42.D【解析】设进价为a,原价为x,则有0?8x-a=20%a,即有x=3/2a,故以原价出售可获利润为x-a=3/2a-a=1/2a,即相当于进价的50%。故选D。?

  43.A【解析】此题很容易错选为B。其实只需设瓶子的大小为20即可,3∶1=15∶54∶1=16∶4,故混合后为(15+16)∶(5+4)=31∶9。?

  44.C【解析】52-17-16-11=8,在这一时刻总票数只剩下8张,假设甲得4张,乙得4张,那甲仅以一票的优势当选。故选C。?

  45.D【解析】(32+27+17)-60=16()。故选D。?

  46.C【解析】乙厂第一天生产的玩具数为106-98=8(),则甲厂一天生产玩具98-8=90()。乙厂第2天生产16件,第3天生产32件,第4天生产64件,第5天生产128件。故选C

  47.B【解析】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处理即可。设最大的一个是x,则最小的一个为x-(24-1)

  ×2=x-46,由求和公式有1992= 24(x-46+x)/2,解得x=106,故选B。?

  48.C【解析】设顺水漂流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有30×3=5(30-2x),解得x=6(千米/小时),因此半小时顺水漂流的航程为3千米。?

  49. A【解析】设第二筐原有苹果a斤,依题意a+15-8=120/3,因此a=33,故选A。?

  50.B【解析】设这批钢材为60个单位,则第一车间每天用60/30=2个单位,第二车间两天用8个单位,那么第三车间两天用了3个单位。剩余四分之三为45个单位。所以第三车间可用30天。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51.D【解析】本题每一组图共3类图形,且每种图形大小各出现一次,因此正确答案为D

  52.C【解析】第一组图形左下角元素每次逆时针旋转一格,其余元素顺次旋转180°。本题正确答案为C。?

  53.C【解析】第一组图形的每个图形均由三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图形嵌套构成,由此类推出,问号处也应为三个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嵌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07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