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过程。
134.【解析】D。一道典型的细节判断题,需要考生仔细辨别文中的表述进行对照。根据文中第五自然段中“可能是由于唤醒了身体中沉睡已久的、负责胚胎早期型态发育的基因”一句,可知这一推断仅仅是“一种可能性”,并非确定性结论,因此A项表述过于肯定和绝对,不符合文意;B项也是同样的错误,由文中最后一段“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一句可知B项表述过于绝对,并非已经找到的意思,也不符合文意;C项表述有误,文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语句,因此属于无中生有;D项表述正确,通过文中最后一段“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及早发现肿瘤的未来走向”一句得出。
135.【解析】D。一道主旨概括题,考生需要纵观整个文章进行归纳。很明显,文中一直围绕与癌症转移相关的转录因子Twist进行论述,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D项。A项表述过于泛化而没有针对性;B项表述在文中并无具体论述,没有讨论如何阻断癌症转移的途径;C项表述也不妥,并非重点讨论癌症是否能够在早期被发现的问题。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136.【解析】A。2008年末,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数与有线电视用户数之比是
≈27.55%。
137.【解析】C。2008年,我国生产故事影片40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73部。前者比后者多
,结合选项,选择C。
138.【解析】B。2008年,我国共出版各类期刊30亿册,全年共366天。平均每天出版:
(亿册)=
(万册)。
139.【解析】B。2008年末我国拥有博物馆的数量是1798个,而不是1789个。说法(1)错误;
2008年末我国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0%。说法(2)正确;
2008年末我国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
≈21((张)。说法(3)正确;
2008年末,我国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全国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为
×100%≈17.76%。说法(4)错误。
140.【解析】D。北京奥运会奖牌总数为100枚,北京残奥会奖牌总数为89+70+52=211枚,故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奖牌总数为100+211=311(枚)。
141.【解析】B。2006年江苏省招生最多的两个教育类型是普通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招生数相差:94.66÷(1-4.4%)-65.19÷(1+1.44%)≈34.75(万人)。
142.【解析】C。普通初中教育三项的增长率均为负值,故均比上一年有所减少。
143.【解析】A。招生数增长率相差6.38%-(-4.40%)=10.78%;
在校生数增长率相差17.34%-(-26.57%)=43.91%;
毕业生数增长率相差5.70%-(-9.83%)=15.53%。
144.【解析】D。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差:45.47-33.36=20;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差:51.63-35.00=20;
普通初中教育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差:111.52-94.66=20;
小学教育招生数和毕业生数相差:93.60-65.19=20。
145.【解析】D。研究生教育,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为:
≈24.9%;
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为:
≈21.3%;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为:
≈22.8%;
普通高中教育,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为:
≈31.1%;
小学教育,毕业生数与在校生数的比值为:
≈21.8%。
故最接近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和小学教育。
146.【解析】B。2008年我国食品价格涨幅与衣着价格涨幅之差为14.3%-(-1.5%)=15.8%。
147.【解析】C。注意到:城市的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下降,而农村的交通和通信消费价格上涨,选择C。
148.【解析】A。设2007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文化用品用服务消费量分别为A、B则分别计算2008年我国全国、城市、农村的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量有:
(A+B)×(1-0.7%)=A×(1-0.9%)+B×(1-0.1%)
2008年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量之比为:
>1。
149.【解析】D。2008年烟酒及用品消费,城市和农村涨跌幅度相差3.1%-2.6%=0.5%;
2008年家庭设备用品与服务消费,城市和农村涨跌幅度相差3.0%-2.4%=0.6%;
2008年医疗保障及个人用品消费,城市和农村涨跌幅度相差3.2%-2.8%=0.4%;
2008年居住消费,城市和农村涨跌幅度相差8.2%-4.3%=3.9%。
150.【解析】A。直接比较即可(注意油脂等本身不是一个消费大类)。
151.【解析】B。2004~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量是
。
152.【解析】C。2004~2008年我国杜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增长速度
。
153.【解析】A。2003、2004、2006、2007年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为:
,
,
,
。
154.【解析】D。2003~2008年,分别为135823、159878、183868、210871、257306、300670亿元。即分别为约14、16、18、21、26、30万亿元,合计约125万亿元。
155.【解析】C。2004年~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杜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呈逐年递增态势。但增长率均非逐年递增的(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2005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增速都与前一年相比有所放缓)。因此(1)(3)正确,(2)(4)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