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B.樟树或者桂树
C.雪松或者柳树 D.雪松或者樟树
【解析】A
运用假设代入法,通过条件(1)、(3)得出特色树种为柳树或桃树。
66.江天市财政局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决定派出一名同志前往农村扶贫。财政局甲、乙、丙、丁、戊等多名同志知道消息后积极报名,申请前往。根据报名情况及本局自身工作需要,局领导做出以下几项决定:
(1)在甲、乙两人中至少挑选1人;
(2)在乙、丙两人中至多挑选1人;
(3)在甲、丁两人中也至多挑选1人;
(4)如果挑选了丁,那么丙、戊两人缺一不可。
据此,可以推出
A.不挑选丁 B.挑选甲 C.不挑选甲 D.挑选丁
【解析】A
由条件(4)得出如果挑选了丁,那也要挑选丙、戊,而题干中给出“决定派一名同志前往”相矛盾。所以不能挑选丁。
67.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来自英、意、日、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他们每人除了会说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A.日语 B.德语 C.英语 D.意大利语
68.因某种原因,甲乙两人现面临AB两种方案的选择。如果两人都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5个单位利益,而乙得到2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方案,则甲乙均得到4个单位利益;如果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则甲得到6单位利益,乙得到1单位利益;如果甲乙均选择B方案,则各得到3个单位利益。假定甲乙两人都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标准来进行算计和行动,都明白上述的利益得失情况,两人的选择不分先后。据此,可推出<font color="#f5fdff">来源:91考试网 91exam.org</font>
A.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B方案
B.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B方案
C.甲选择A方案,乙选择A方案
D.甲选择B方案,乙选择A方案
【解析】B
69.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停下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 B.丁捐了
C.甲捐了 D.乙捐了
【解析】D
该题所给条件中(1)和(4)为矛盾关系,所以二者必有一真一假,那么(2)(3)(5)都为真。因此由(5)得出,丙、丁没有捐,代入(3)中,得出乙捐了,因此答案选D。
70.N中学在进行高考免试学生的推荐时,共有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位同学入围。在7人中,有3位同学是女生,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岁,而另3位同学年龄则为17岁。已知,甲、丙和戊年龄相同,而乙、庚的年龄则不相同;乙、丁与己的性别相同,而甲与庚的性别则不相同。最后,只有一位17岁的女生得到推荐资格。
据此,可以推出获得推荐资格的是
A.庚 B.戊 C.乙 D.甲
【解析】A
甲丙戊年龄相等,而乙、庚年龄不同,而有4位同学年龄为18,因此得出甲丙戊为18岁;同理,乙丁己性别相同,甲和庚性别不同,而有4位同学为男生,因此得出乙丁己为男生。综上排除B、C、D。
四、定义判断。本部分包括单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两类。
(一)单定义判断。先给你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一组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二)【例题】
消费者:指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下列不属于消费者行为的一项是
A.小李购买家用电脑 B.小王使用洗衣机
C.小章接收商家免费安装空调的服务 D.小赵到人才市场应聘
正确答案是D
请开始答题(71-75题):
71.舆情:指在经过收集整理之后所分析归纳出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典型性的舆论意见、情况和信息的综合。
下列不涉及舆情的是( )
A.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1月10日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B.我国反腐工作创造了一种新方法,即借助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来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
C.某地方政府近年来一直坚持对人事工作采取社会公示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具有透明度,选拔任用的干部素质不断提高
D.“新意见阶层”的网民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影响社会
71、D
解析:定义中说的舆情是对……的综合,A、B、C分别形成了通知、方法、制度,只有D只是畅所欲言,没有形成任何综合的结论。
72.行政确认:指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有关法律事实进行甄别,通过确定、证明等方式决定管理相对人某种法律地位的行政行为。
下列不属于行政确认的是( )
A.某法院依据《招标投标法》,认定某招标代理机构在一次招标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与招标人私下串通,谋取不当利益,并确认此次招标无效
B.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并引起责任纠纷,交警到达现场后,经过勘察了解,认定甲司机应负主要责任
C.某市地税局干部小丁和小杨因工作中产生的一些矛盾吵得不可开交,一直闹到李局长那里,李局长了解情况后认为小杨应负主要责任,并批评教育了小杨
D.赵某市养鱼专业户,去年冬天因抢救落水者而不幸死亡,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法律,确认其为烈士
72、C
解析:行政确认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的组织,所以C不属于行政确认。
73.合理化防御:指为了替自己的行为提供解释二给出某些看似合理,但并不真实的理由。
下列属于合理化防御的是()
A.小刘的婚宴盛邀老同学小吕亲临,而小吕那时已参与高考命题。于是小吕对小刘说:“问哦明天就与校长出差半个月。南下考察项目。你的婚宴恕不能参加,回来后我请你夫妇。”
B.有评论家称,不良传播媒介如黄色小说、照片、录像等,具有诱发青少年犯罪的恶性功能,净化传播媒介的工作应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