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省级以上)(十二)
2016-11-28 22:12: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访问网站的顾客和购买商品的顾客不是同一概念,两个群体不是同一范畴,不符合定义,排除。

93.【解析】BA项:将产品升级体现了没有打破产品种类界线,提出创建家庭娱乐平台的概念属于合法利用策略消除偏见,最终游戏机获得畅销,符合定义,排除;

B项:“家庭机器人”和“机器狗”不是同一类别,家庭机器人是用来做家务的,“机器狗”是一种宠物,两者不属于同种产品,不符合关键词“不打破产品种类界线”,不符合题干定义,为正确选项;

C项:某公司宣传强调“小型电脑可作为移动数字化设备” 属于合法利用策略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偏见,最终打开销路,符合定义,排除;

D项:新款SUV车很少有人问津,不被看好,出台昂贵的跑车体现 “合法利用策略消除消费者对产品的偏见”,让消费者觉得SUV性价比高,符合定义,排除。

94.【解析】C。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个体基于某个参照点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参照点之上感受为收益”“参照点之下感受为损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张女士的参照点是健康活泼的儿子,没有看到健康活泼的儿子前,哺乳期暂停工作,失去了客户,心里苦恼,但是看到健康活泼的儿子心里又变得高兴了,说明感受在参照点之上,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排除;

B项:小张的参照点是同时进公司小李的收入,小李的收入大于小张的收入,小张的收入处于参照点之下,小张不满意,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排除;

C项:选项中没有涉及到对得失价值进行判断,也没有体现出和参照点进行明确的比较,不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当选;

D项:妈妈的参照点是姐姐和弟弟期中考试的成绩,姐姐的分数低于参照点是受到了批评,弟弟的分数高于参照点时受到了奖励,符合定义,本题为选非题,排除。

95.【解析】A。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传递关系:“A.和B.有关系且B.和C.有关系,A.和C.也有同样的关系 ”;

反传递关系:“A.和B.有关系且B.和C.有关系,A.和C.没有同样的关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自然数中的大于关系”比如三个自然数“531”,5A.,3B.,1C.,可以推出531A.>B.>C.,符合定义“传递关系”,当选;

B项:“生活中的同学关系”,比如,小张和小王是小学同学,小王和小李是中学同学,小张和小李不一定是同学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家庭中的父子关系”,比如,小张的父亲是老张,老张的父亲是张老,那么小张和张老不是父子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食物链中的天敌关系”,比如兔子的天敌是狼,狼是羊的天敌,但兔子和羊之间不是天敌关系,不符合定义,排除。

96.【解析】B。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白醋的主要功能是烹调,次要功能是消毒,去除病菌,并且白醋是液体,二者是功能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加热是热水器的主要功能而不是次要功能,并且热水器不是液体,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汽油的主要功能是用作燃料,次要功能是去渍,去除污垢,并且汽油是液体,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C项:调味是白糖的主要功能而不是次要功能,而且白糖不是液体,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滋补是人参的主要功能而不是次要功能,而且人参不是液体,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97.【解析】C。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成百和上千都表示数量多,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二者都包含动词,“百”和“千”程度递增。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二者是并列关系,但不包含动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三头是三个脑袋,六臂是六个胳膊,二者是并列关系,不包含动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千变和万化都表示变化非常多,二者是并列关系,并且都包含动词,“千”和“万”是程度递增,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千方和百计都表示计谋和方法很多,二者是并列关系,但不包含动词,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98.【解析】D。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生死和存亡都表示生命的两种状态,二者是近义词,并且“生”和“存”对应,“死”和“亡”对应。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轻重侧重指力度,而缓急侧重指快慢,二者不是近义词,并且无汉字的对应,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亲疏一般指关系的亲近程度,而长幼指的是辈分的高低,二者不是近义词,并且无汉字的对应,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真伪是真假,而对错是事情的正确与否,二者侧重的意思不同,不是近义词,并且无汉字的对应,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D项:好坏和优劣都表示一个事物的好坏两个方面,二者是近义词,并且“好”和“优”对应,“坏”和“劣”对应,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99.【解析】C。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踢皮球常用来形容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办事效率低下,故踢皮球可以比喻相互推诿。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燕归巢是燕子回到了自己的巢穴,时过境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燕归巢不能比喻时过境迁,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破天荒指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闻所未闻指听到了从来没听说过的事情,没出现过与没听说过意思有差别,破天荒不能比喻闻所未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睁眼瞎指没文化的人,思想很封建的人,有眼无珠的,不识字的人,不懂知识的人,有时候也用为看错了人和任何物品,目不识丁形容人不识字或没有学问,睁眼瞎可以比喻目不识丁,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装样子吓唬人的,不堪一击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次打击,二者意思不同,纸老虎不能比喻不堪一击,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100.【解析】C。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战争需要战术来指导,并且胜负是战争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二者是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血型是指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类型,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人有胖瘦之分,血型不能指导人种,并且胖瘦也不是结果,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B项:诉状是指一方当事人为维护或者实现自身的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某种诉讼请求,并陈诉有关事实和理由,或者另一方当事人针对一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提出抗辩的法律文书,不是用来指导案件的,输赢是案件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C项:竞选需要策略来指导,竞选可能有成败两种结果,符合题干逻辑关系,当选;

D项:能力和经验是并列关系,并且能力有高低之分,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

101、观众:电视:新闻

101.【解析】D。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观众是电视的主要受众,电视是发布新闻的一种载体。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靶场是士兵的训练场所,靶场也不是发布命令的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B项:渔船是渔夫捕鱼的工具,渔船也不是发布渔汛的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C项:课堂的主要受众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与题干逻辑关系不符,排除;

D项:消费者是消费指南的主要受众,消费指南也是发布优惠信息的一种载体,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102.【解析】A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寒”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冷;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冷一词中的“寒”指的是冷,寒舍一词中的“寒”指的是穷困。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甘”字有两个主要的语义:甜,味道好;自愿,乐意。甘甜中的“甘”指的是甜,甘愿中的“甘”指的是自愿,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仇恨、怨恨中的“恨”指的都是仇视的意思,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皮肤、肌肤中的“肤”指的都是肉体表面的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讽刺、讥讽中的“讽”指的都是用含蓄的话讥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103.【解析】B。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设计、发放是问卷实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且设计和发放有着先后顺序(设计在前,发放在后)。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快进不是磁带播放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步骤,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制定、执行是政策实行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且制定和执行也有着先后顺序(制定在前,执行在后),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复制、修改不是文字形成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且复制和修改并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预习、复习不是参加考试必然经历的两个步骤,不预习、不复习也可以考试,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104.【解析】D。将选项逐一代入,判断各选项前后部分的逻辑关系。

A项:教案与课件是并列关系,教106.【解析】A。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那些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在家庭中拥有更大的控制权

论据:当代亚洲女性在网购服饰、化妆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8%,在网购家居用品方面的决定权为85%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的网购支出只占其家庭消费的25%,说明女性网购部分的支出在家庭消费中比重不大,并不起控制性作用,即25%的消费不足以证明在家庭消费中起控制作用,削弱论证,当选;

B项:习惯上网购物的人数只占女性总人数的30%左右,说明喜爱网上购物的女性占比不高,但喜欢购物的女性的占比与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在家中的控制权情况无关,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C项:不清楚购买贵重商品是否是通过网购,题干讨论的是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D项:一些亚洲女性经济不独立,是否为喜爱网购的亚洲女性不确定,而经济不独立与控制权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107.【解析】B。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9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

论据:公元250年到800年,玛雅文明十分发达,从公元820年左右起,在连续95年的时间里,该地区开始经历断断续续的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甚至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玛雅文明开始衰落。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讨论的是气候变化和玛雅文明消亡之间的关系,选项说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也大大减少,属于无关项,排除;

B项:干旱导致农产品减少,严重影响玛雅人的生存,解释了为什么气候变化会导致玛雅文明消亡,解释论点,当选;

C项:大多数玛雅城市衰落期间和干旱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即在干旱发生期间,大多数玛雅城市都走向了衰落,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即使时间重合也不表明一定是导致消亡的原因,与B项比较,加强力度较弱,排除;

D项:选项中描述的是公元1000-1075年(即11世纪)之后干旱与玛雅地区石雕和其他建造活动减少,而论点是9世纪的气候对导致玛雅文明消亡,时间段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108.【解析】D。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

论据: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荷尔蒙5-羟色胺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说明喝热牛奶使得皮肤温度上升,能够加快入睡速度,解释了论点,加强了题干的论点,排除;

B项:无论是喝小份牛奶还是大量的牛奶,只是喝的量有差别,其实还是在喝牛奶,喝大量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能够说明喝牛奶是可以促进睡眠,加强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6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