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宽度为20米的马路,每两包水泥可以制造1立方米混凝土。使用现有的水泥,如果按照2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工程完成后剩余4600包水泥;如果按照50厘米的混凝土厚度铺设马路,就还缺5000包水泥。则这条马路长( )米。
A.800 B.850 C.920 D.1000
37.一个杯子最大的容量是500毫升,甲将杯子装满水,喝了部分后又加入了杯子容量1/5的水,之后甲又将杯子里一半的水用来浇花。这时,杯子里还剩下200毫升水。则甲喝了( )毫升水。
A.100 B.150 C.200 D.250
38.某部队组织新兵从甲地到乙地进行长途拉练。去的时候第一天走25公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走5公里,结果最后一天只走25公里便到达了目的地。回程时,第一天走35公里,以后还是每天比前一天多走5公里,结果最后一天只走30公里便回到出发地。则甲乙两地相距()公里。
A.175 B.200 C.225 D.250
39.某书店按阶梯价格出售一批书,原价每本15元,10本以下部分按原价计算,第11本至第20本按原价九折计算,第21本至第30本部分按原价八折计算,折扣以此类推,但最低只能为五折。则用1000元最多可以买()本书。
A.66 B.95 C.103 D.111
40.某单位前台有两个窗口,办理业务的人员要先到1好窗口审核资料,审核通过的才可以到2号窗口缴费。已知平均一份资料的审核时间为1.5分钟,且审核通过率仅有1/3,而一份资料的缴费时间仅为50秒。假设前台共有10名工作人员,且各窗口的人员数量固定,则1号窗口应安排()人,才能使得前台运作效率最高。
A.9 B.8 C.7 D.6
第三部分 常识判断
(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41.笔墨纸砚的制作历史悠久,历代都有著名的制品和艺人。安徽泾县(旧属宜城邵或宣州)就以生产( )而闻名。
A.笔 B.墨 C.纸 D.砚
42.以下措施不能起到扩大内需作用的是( )
A.实施国民休闲计划,给予民众更多的节假日
B.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
C.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D.政府给予购买家电的民众以旧换新补贴
43.下列个人收入中,与其它三项性质不同的是( )
A.工资 B.稿费 C.加班费 D.存款利息
44.“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描绘的是( )的美景。
A.吉林雾凇 B.桂林山水 C.云南石林 D.长江三峡
45.法国国歌《马赛曲》原是一名战士创作的战歌,它诞生于( )时期。
A.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滑铁卢战役
46.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省电的技巧。以下做法,不能省电的是( )。
A.经常清洗空调进风口处的过滤网
B.用同等亮度的LED灯代替节能灯
C.把新、旧电池接在一起使用
D.冰箱内尽量多放或放满食物
47.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餐桌上的健康。用餐时,使用( )对人体更健康。
A.铝制餐具 B.不锈钢餐具 C.可降解泡沫饭盒 D.素色的陶瓷餐具
48.以下洗剂用品,最为环保的是( )
A.洗衣液 B.洗衣粉 C.肥皂 D.衣物漂白剂
49.树木的年轮不仅记录着树的年龄,而且指示着方向。年轮一般总是一面稀疏、一面密集。那么,在中国北方平原上的树木,年轮密集的一面指向的是()
A.东向 B.西向 C.南向 D.北向
50.人类利用杠杆原理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使工作生活更加便利。以下工具中,使用杠杆原理的目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扫帚 B.手推车 C.开瓶器 D.扳手
51.大马士革刀是古代( )等国军队的主要兵器。
A.波斯 B.蒙古 C.俄国 D.新西兰
52.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起源于(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荷兰
53.根据下列叙述,这位人物是( )。
(1)他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公务员考试真题]
(2)他创造了“五禽戏”。
(3)他被历来的医家推崇为“外科鼻祖”。
A.李时珍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54.“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一样事物时,受事物的某种突出特征影响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心理效应。下面能体现这种效应的是()。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心有灵犀一点通
C.柳暗花明又一村 D.无心插柳柳成荫
55.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
A.乌江自刎 B.挟天子以令诸侯
C.完璧归赵 D.焚书坑儒
第四部分 逻辑推理
(共30题,参考时限30分钟)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请开始答题:
类比推理:请选择适合的答案填入括号处,使得前后两组词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56.规避:风险 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最为相似。
A.开怀:畅饮 B.弹冠:相庆
C.控制:管理 D.防止:灾害
  |